三益农业网

鸡伤寒的防治措施

热度:188℃ 发布时间:2023-01-13 19:45:38

鸡伤寒的防治措施

鸡伤寒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病程为急性或慢性经过。死亡率与病原的毒力强弱有关。

鸡伤寒呈世界性分布,由该病造成的损失很严重,死亡率可达10%-50%或更高。鸡沙门氏菌可感染任何日龄的鸡,据Hall等报道,发生鸡伤寒的鸡场,1-6月龄死亡率分别为25.6%,13,5%,24.9%,19.2%,13.8%和2.7%。种鸡感染后所产的蛋带有鸡沙门氏菌,因此可垂直传播。Hall等对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两群鸡产的1000枚蛋培养后发现,50%的鸡伤寒阳性鸡产的蛋受到污染,用这些阳性鸡产的蛋,孵出的906只雏鸡中,有296只(32.6%)在最初的6个月内死于本病,在第一个月内死亡最严重。

疾病病原

鸡伤寒的病原为鸡沙门氏菌,该菌呈短粗的杆状,大小为1.0-2.0×1.5μm,常单个散在,偶尔成对存在。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无鞭毛。

鸡沙门氏菌易在pH7.2的牛肉膏琼脂、牛肉浸液琼脂及其它营养培养基上生长,需氧、兼性厌氧,在37℃条件下生长最佳。本菌在硒酸盐和四磺酸肉汤等选择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在麦康凯、亚硫酸铋、SS、去氧胆酸盐、去氧胆酸盐枸橼酸乳糖蔗糖和亮绿琼脂等鉴别培养基上都能生长。

本菌在营养琼脂上形成细小、湿润、圆形蓝灰色菌落,边缘整齐。在肉汤中生长形成絮状沉淀。

鸡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见“鸡白痢”。

该病原在加热60℃10分钟、日光直射下几分钟即被杀死;0.1%石炭酸和1%高锰酸钾能在3分钟内将其杀死;2%的甲醛溶液可在1分钟内杀死。在某些条件下该菌可存活较长时间,如在黑暗处的水中可存活20天;死于鸡伤寒的鸡,3个月后还能在其骨髓中分离到强毒力的鸡沙门氏菌。

鸡沙门氏菌的O抗原为1,9,12,其O12的抗原性没有变异,这一点与鸡白痢沙门氏菌不同。

流行病学

鸡伤寒除发生于鸡和火鸡外,还可见于鸭、珍珠鸡、孔雀鹌鹑、松鸡、雉鸡等。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

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传播方式较多。饲养员的衣服、鞋帽、运输车辆、用具、野鸟、苍蝇等都可机械传播病原。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本病还可经垂直传播。如Rao等对阳性鸡所产的36枚蛋作分离培养,其中13枚(36%)分离到鸡沙门氏菌。Hall等用阳性鸡产的蛋孵化,孵出的906只雏鸡中,有296只(32.6%)在最初的6个月内死于伤寒。

临诊症状

雏鸡与雏火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污染种蛋可孵出弱雏及死雏。出壳后感染,潜伏期4-5天,发病后的表现与鸡白痢相同。

青年鸡或成年鸡发病后,最初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头部苍白、鸡冠萎缩、饲料消耗量急剧下降。感染后2-3天内,体温上升1-3℃,并一直持续到死前的数小时。

火鸡群暴发鸡伤寒时,表现为渴欲增加、食欲不振、精神萎顿、离群、排出绿色或黄色稀粪。体温升高,可达44-45℃。

机理病理

在急性鸡伤寒中,存在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这是由于红细胞受到内毒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被网状内皮系统消除。

最急性病例的组织病变不明显,病程较长者出现肝、脾、肾红肿,这些病变常见于青年鸡。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常见到肝脏肿大,呈绿褐色或青铜色。另外,肝脏和心肌有粟粒状灰白色病灶,心包炎,由于卵子破裂而引起腹膜炎;卵子出血、变形及颜色改变;卡他性肠炎。锥鸡感染后,肺、心和肌胃有时可见灰白色坏死灶。火鸡的病变与鸡相似。

防治措施

发生鸡伤寒时,及时隔离病鸡,对濒死、死亡的鸡以及鸡群的排泄物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对病鸡和大群鸡进行药物治疗。选用磺胺类药进行治疗,另外应加强种蛋、孵化、育雏的卫生消毒工作,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器具的清洗与消毒工作。

  • 养殖技术推荐
更多+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12-08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如何利用沼渣饲养蚯蚓?沼渣养殖蚯蚓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沼渣处理沼渣捞出后,摊开沥干2天,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生活垃圾拌匀后平置坑内,厚度20-25厘米。蚯蚓放养应均匀移入蚯蚓,并保持65%湿度。场地管理蚯蚓生活适宜温度为15℃一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曝晒,应有必要蔽阴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湿度。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防止伤害预防天敌,如水蛭、蟾蜍、蛇、鼠、鸟、蚂蚁、螨等,避免农药、工业废气为害。养殖环境养殖场所...

12-20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

12-21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麸,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麸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蛆,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麸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4-0.5 公斤蝇蛆(视麦麸的质量而定),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蛆的...

12-21

孕蝎的识别方法

孕蝎的识别方法

雌蝎交配初期,靠直观识别其怀孕与否,难度较大。交配过后一段时间,只要留心一下,就可看到一个特征:当雌蝎接触雄蝎时,就迅速逃避,即使被雄蝎追上,也拒绝交配,这表明雌蝎已经怀孕。有些雌蝎在第一次交配后,还愿意同雄蝎跳"交配舞",有可能是复交,也有可能是空怀。只有到几个月之后,雌蝎由于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前腹部逐渐膨大,就比较容易辩认了。...

12-21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