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油菜的科学施肥方法

热度:83℃ 发布时间:2022-11-11 11:23:26
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 油菜在营养生理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量大,对磷钾反映很敏感。但它的养分还田率很高,大约有80%以上的养分以落叶、落花、残茬以及菜饼的形式还田,因而有利于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甘蓝型油菜每亩产100―150公斤的生产水平,每生产100公斤,植株体各器官和菜子本身需要吸收氮素(N)10.1公斤,磷素(P2O5)3.9公斤,钾素(K2O)9.4公斤。油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5:1。但在不同生育时期,其需要量有差异。――秧苗阶段。在适时播种的情况下,该生育期一般为35―40天。此阶段气温较高,一般出苗后4―5天长l片叶,吸收氮素占全生育期的7.2%,吸收的磷和钾素分别占全生育期的2.2%和5.6%。这阶段吸收的养分虽然不多,却是培育壮苗的重要阶段。――大田苗期阶段。此期从移栽后到现蕾前,一般100天以上,如为直播油菜,苗期为130天左右。苗期干物质积累占总干物重的20%以上,吸收的氮素占全生育期吸收氮素总量的36%,磷素和钾素各占20%。这个生育阶段的时间长,并经历2个月的低温阶段,需要吸收较多的营养元素,是需肥的重要时期。――薹期阶段。自现蕾后到始花期,是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以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油菜生长迅速,抽薹生枝,叶面积大幅度增长,到盛花期叶面积指数达一生中最大值。花芽分化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特别是在第一次分枝上的花芽分化数急增。这个阶段约经历30天,是一生中吸收氮素和钾素最多的时期,其中吸收氮素占全生育的45.8%,吸收磷素占21.7%,吸收钾素占54.1%.此阶段氮、磷、钾营养供应充足与否,对单株有效分枝和角果数有重要影响。――花期到成熟阶段。此阶段指始花到成熟所经历的日数,一般是50天以上,是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此期对氮钾养分的吸收积累相对较少,但对磷素的吸收量为一生中的最高峰,吸收磷素占全生育期58.3%,氮素占10.3%,钾素占21.7%。该时期以碳素代谢为主,磷素的同化和积累在茎部、角果中形成高峰.角果表皮和茎的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质逐渐转运到种子中贮存。据分析,成熟期种子内氮素和磷素含量各占植株总量的1/2左右.但是,如果后期施用氮肥过多,会造成贪青,种子不饱满,秕粒增多,脂肪含量下降。因此,需要充足的磷素,以促进种子中脂肪的合成与转化,提高种子含油量。优质油菜的施肥原则与施肥技术在施肥原则上要提出经济施肥与平衡施肥和三要素配方施肥。在施肥技术上,应改变过去重视追肥,轻视底肥;重视薹肥,轻视苗肥;重视氮肥,轻视磷、钾肥的“三重三轻”倾向。施肥原则。――提倡经济施肥与平衡施肥:油菜需肥量大,所需营养元素齐全,但也不是施肥量越多,产量越高,油菜产量与施肥量之间,一般遵循肥料效应递减率,在不同肥力基础上,增施等量肥料,其增产效果是不同的。据江苏农科院报道,在没有施氮肥条件下,每亩施用10公斤纯氮,折合每公斤纯氮能增产4.33公斤菜子;而在已施10公斤纯氮基础上,再多施0.67公斤纯氮,则每公斤氮素增产只有1.81公斤菜子。所以在肥料较少的情况下,将肥料集中少数创高产,不如施于较多的田块达到平衡增产。――配方施肥:主要是指在测定土壤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其氮(N)、磷(P)、钾(K)、硼(B)等元素的亏缺程度和作物的需肥规律,确定施肥的种类、数量和时间。改变过去的盲目施肥,单一施肥的习惯,达到最好的效果,既降低了成本,又获得较好产量和品质,同时培肥了土壤。据湖北省孝感等5市(县)12个点示范比较,配方施肥和单一施肥试验结果,配方施肥平均每亩氮肥10.8公斤,氮、磷、钾之比为1:0.51:0.51,平均每亩产菜子107.9公斤,比习惯施肥(平均每亩13.7公斤,氮、磷、钾比为1:0.26:0.29)者平均增产菜子72.4公斤。施肥技术――施肥用量:根据“双低”油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偏低,氮肥的施用量不能大少,以免生长不起来;但也不能施用过多,以免招致病害的发生,影响产量.磷、钾、硼肥要适当多施,以促使其健壮生长。据湖北省浠水县1989年和1990年对250个农户的施肥情况调查,平均每亩施用纯氮为12.25公斤,磷为6.63公斤,钾为8.8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54:0.72,硼肥每亩施0.6―0.8公斤,基本满足了每产125公斤左右菜子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其明显的特点是磷、钾、硼的用量比例比过去普通油莱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肥料配比:不能光施氮肥,要注意磷;钾和有机肥(农家肥)结合,这是对优质油菜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则.湖北省武昌县对“双低”油菜进行氮、磷、钾配比试验结果,氮、磷、钾齐全的产量最高,比只施氮、磷的增产17.5%,比只施氮、钾的增产29%;只施氮、磷比只施氮、钾的增产10.2%.以三要素配合最好,其次是氮、磷配合施用。――施肥时期:强调重施底肥,增施早施苗肥,早施薹肥,其中磷、钾、硼一般一次底肥,氮肥则要分次施用.据多年试验研究结果,氮肥以底5、苗3、薹2比例施用为最好;比底3、苗4、薹3的增产18.1%;比底7、苗2、薹1的增产28.3%。重视硼肥.在大田作物中,以油菜对硼最为敏感,而杂交油菜对硼更为敏感。在缺硼地区种植优质“双低”油菜,由于施硼措施未跟上,造成“花而不实”,而产生严重减产的教训是深刻的,故要特别重视硼肥的应用。――底施硼肥.在严重缺硼(土壤水溶性硼含量<0.2毫克/公斤)和中度缺硼(土壤水溶性硼含量0.2―0.5毫克/公斤)的田块,每亩底施硼砂0.5―0.75公斤;潜在缺硼(土壤水溶性硼0.5―0.7毫克/公斤)的田块,每亩底硼砂0.3―0.5公斤;一般在油菜移栽或直播时底施。由于硼砂(或硼酸)对种子发芽和幼根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避免硼肥与种子和幼根直接接触,最好与有机肥结合使用。――叶面喷硼。适于轻度和中度缺硼土壤,冬油菜苗后期(花芽分化以后)和抽薹期是喷硼的关键时期,应分别各喷施一次。硼肥喷施浓度为0.2%的水溶液,每亩用量0.4―0.5公斤。――结合施硼。在土壤瘠薄,缺磷钾肥的土壤上,硼肥应与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配合使用。――特殊情况下更应重施硼肥。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季节或土壤易淋失的砂土地区应更加重视施用硼肥。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

橡胶树原产于亚马逊森林,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橡胶树为高大乔木,有丰富乳汁。适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长。栽植6~8年即可割取胶液,实生树的经济寿命为35~40年,芽接树为15~20年,生长寿命约60年。专用国家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制作橡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橡皮树的生长习性橡皮树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也稍能耐阴,不耐...

12-29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

发财树别称马拉巴栗、中美木棉的,寓意着养此树有发财之意,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种植一棵这样的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因此也会生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吧!发财树根部腐烂的症状1、叶片变黄:发财树根部腐烂后会阻碍正常的养分和水分的运输,从而引起叶片变黄甚至脱落的情况。2、树皮脱落:发财树根部腐烂的地方出现粘稠分泌物且会出现发霉一样的白毛,附近树皮出现脱落。发财树根部腐烂的原因1、盆内积水:发财树烂根一般都是因为盆土积水所致。盆内积水过多,根...

12-28

红豆杉的养殖方法

红豆杉的养殖方法

红豆杉又名中国红豆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1、新购盆景养护:新购的红豆杉盆景...

01-04

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发财树别称马拉巴栗、瓜栗、鹅掌钱等,寓意着养此树有发财之意,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种植一棵这样的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因此它也会生病,出现叶子发黄等症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吧。浇水不当【原因】发财树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盆土以湿润为宜,但室内栽培一般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因为浇水时如果不浇透,浇个上湿下干,会影响养分吸收,导致叶色暗淡无光泽,并逐渐由下向上枯黄脱落。【办法】浇水不当导致发财树叶子发黄需要少量浇水并常喷水,以使其逐...

12-28

绿萝吊兰的养殖方法

绿萝吊兰的养殖方法

绿萝原产中美、南美,绿萝藤长数米,节间有气根,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茎增粗,叶片亦越来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大型常绿藤本植物,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可长成巨大的藤本植物。生理特征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绿萝应选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腐叶土,以偏酸性为好。绿萝极耐阴,在室内向阳处即可四季摆放,在光线较暗的室内,应每半月移至光线强的环境中恢复一段时间,否则易使节间增长,叶片变小。绿萝喜湿热的环境,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5℃,盆...

01-04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