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腾冲县玉米小斑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初报

热度:95℃ 发布时间:2022-11-11 12:06:20
    腾冲县以玉米小斑病为主,玉米大、小斑病、锈病混合发生的流行危害,近年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3年全县因上述混合病害流行,损失产量1242.5万千克,2004年制定措施切实防治,取得了显著的防效。     一、发病特点     1、发病时间趋早。2000年以前,玉米大、小斑病、锈病时有发生,但发病时期均在8月下旬极其以后发生,未造成流行危害。而2000年以后发病时间逐渐提早,2004年6月14日调查统计发病面积3.89万亩,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23.2%。发病时间比2003年提早了50天左右。    2、范围不断扩大。2000年以前,海拔1500米以下,几乎不发病,2004年海拔1500米以下,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发病2.1万亩,占60%。    3、扩散速度快。6月24日调查统计发生病面积15.39万亩,比6月14日调查统计发病面积增加12.1万亩,发病日均增加1.21万亩。其中:小斑病8.6亩,大斑病2.69万亩,锈病4.1万亩。    4、危害程度重。2004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17.66万亩(不含冬早包谷及烟后包谷),造成损失11.5万亩,占65.1%。其中;损失率在10%的有4.94万亩,占43%;损失率在30%的有3.32万亩,占29%;损失率在50%的有2.18万亩,占18%;损失率在70%的有0.88万亩,占8%;绝收面积0.18万亩,占2%;损失率达13.8%,损失产量428.5万千克。    二、发病基本原因分析    1.病源菌大量积累和病菌在田间分布范围的扩大,是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我县多年局部地区就已发生大小斑病,只是发病时间较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正是由于多年、大量病原菌在病残体中的积累,为病害的逐年加重创造了基础条件;在生产中,玉米植株发病后,群众未将田间玉米植株上的充满病原菌的叶片及时摘除并带出田间深埋,病原菌成熟后逐渐散落在田里,为病菌借风雨、气流和摩擦接触创造了再侵染条件;我县玉米种植面积大,栽培区域较集中,在现有耕作制度和栽培格局下,难于实施轮作倒茬的种植方式,多数只能沿袭多年重茬连作的种植模式。同时深耕晒垡也难实现,例如,中和老阳坡等许多地方,玉米未收,油菜、蔬菜已落地,根本无法实施深耕晒垡。多年连作使病残体中病原菌累积到较高的数量,使病害的爆发具备了基本条件。    2.感病品种的不合理种植,是导致病害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我县历年病害发生较轻,人们忽视了玉米大小斑病爆发的危险性。一些感病品种被引进种植,生产面积逐渐扩大,主推品种一推上十年,抗性逐渐减退,近几年来形成单一的局面,今年种植的20多个品种(组合)中,保玉7号占了59.8%,为病害爆发埋下了隐患。    ’     3.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为病害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在我县普遍认为玉米是杂粮,放松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如地膜覆盖、平衡施肥等技术覆盖率低,传统的中耕培土逐渐被化学除草代替,增施有机肥已成为历史,为病害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例如今年在明光乡举办的300亩综防样板,采用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地膜覆盖等技术,在重灾区发病较轻,损失率均在10%以下,对比非样板区的损失率达到50%,甚至70%和绝收,损失较小。    五、综防措施    1、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的意识。结合今年玉米大小斑病严重发生的事实,采取电视、广播、报纸,印刷宣传品、科技下乡等各种方法,对农民进行科学普及教育,使广大农户了解玉米大小斑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有效的防治措施和2005年生产中必须加以注意的问题。使农户从品种选择、种植方式、药剂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全面得到科学指导,避免因缺乏科学知识而造成病害大发生悲剧的反复上演。    3、选择抗病品种。今年在病害流行的情况下表现较好的有海禾1号、雅玉10号、迪卡2号、长城799、云大647、云大24等抗性较好的品种(组合),可扩大推广。   4、控制菌源。彻底清除田间地头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在以玉米秸秆为燃料的地方,应在玉米播种前将玉米秸烧光。采用高温沤肥的方法处理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垫厩未腐熟的厩肥,实行秸秆还田须充分腐熟以后施用。    5、摘除底叶。当玉米小斑病发病率70%,单株下部2―3叶发病时,摘除下部病叶,要发动群众大面积进行方能见效,并将摘下的病叶带回村内,沤肥或作饲料处理。   6、增施有机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管理,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采用平衡施肥,增加植株的抗性。禁止施用单一氮素肥料,氮、磷、钾、微肥要配合施,尽量施用复合肥。  7、药剂防治。在病害零星发生开始用药1次,重点预防期在玉米拔节至抽穗期。喷药时先摘除底部病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加水500―800倍进行喷雾。每亩用药水3喷雾器以上。7~10天一次,共喷2、3次。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

橡胶树原产于亚马逊森林,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橡胶树为高大乔木,有丰富乳汁。适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长。栽植6~8年即可割取胶液,实生树的经济寿命为35~40年,芽接树为15~20年,生长寿命约60年。专用国家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制作橡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橡皮树的生长习性橡皮树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也稍能耐阴,不耐...

12-29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

发财树别称马拉巴栗、中美木棉的,寓意着养此树有发财之意,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种植一棵这样的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因此也会生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吧!发财树根部腐烂的症状1、叶片变黄:发财树根部腐烂后会阻碍正常的养分和水分的运输,从而引起叶片变黄甚至脱落的情况。2、树皮脱落:发财树根部腐烂的地方出现粘稠分泌物且会出现发霉一样的白毛,附近树皮出现脱落。发财树根部腐烂的原因1、盆内积水:发财树烂根一般都是因为盆土积水所致。盆内积水过多,根...

12-28

红豆杉的养殖方法

红豆杉的养殖方法

红豆杉又名中国红豆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1、新购盆景养护:新购的红豆杉盆景...

01-04

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发财树别称马拉巴栗、瓜栗、鹅掌钱等,寓意着养此树有发财之意,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种植一棵这样的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因此它也会生病,出现叶子发黄等症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吧。浇水不当【原因】发财树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盆土以湿润为宜,但室内栽培一般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因为浇水时如果不浇透,浇个上湿下干,会影响养分吸收,导致叶色暗淡无光泽,并逐渐由下向上枯黄脱落。【办法】浇水不当导致发财树叶子发黄需要少量浇水并常喷水,以使其逐...

12-28

绿萝吊兰的养殖方法

绿萝吊兰的养殖方法

绿萝原产中美、南美,绿萝藤长数米,节间有气根,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茎增粗,叶片亦越来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大型常绿藤本植物,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可长成巨大的藤本植物。生理特征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绿萝应选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腐叶土,以偏酸性为好。绿萝极耐阴,在室内向阳处即可四季摆放,在光线较暗的室内,应每半月移至光线强的环境中恢复一段时间,否则易使节间增长,叶片变小。绿萝喜湿热的环境,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5℃,盆...

01-04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