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运城市2003~2004年度小麦施肥意见

热度:124℃ 发布时间:2022-11-11 12:19:03
平衡施肥是目前农业发达地区普遍推广的一项先进施肥技术,其主要内涵是解决肥料使用中存在的养分比例失调、用量不合理、施用方法不科学等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实践证明,搞好平衡施肥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和高效的关键性措施。一、指导思想小麦生产历来是我市种植业的大头,每年小麦上的化肥用量超过全年化肥总用量的一半,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全市科学施肥的整体水平。但是近年来由于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部分农民对小麦生产的资金和科技投入有所忽视,导致肥料施用方面粗放经营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从全市来看,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虽然以小麦高茬覆盖还田技术为核心的秸秆还田面积大幅增加,但由于秸秆资源数量所限,单位面积的还田量还不能满足土壤培肥和作物优质高产的需要。二是化肥三要素比例失调。土壤普查以后,针对当时土壤“缺氮少磷钾有余”的状况所提出的一系列施肥对策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但十多年后,土壤养分状况已发生根本变化(如:土壤有效磷显著提高、速效钾连年下降等),多数农户在施肥时并没有根据这一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产、优质、高效的绿色食品生产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流,而目前广大农民的施肥水平还远远无法与之相适应。三是化肥区域分配不合理。不同肥力土壤、不同气候年型、不同灌溉条件和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对化肥的需求量是不同的。目前在分配化肥时,往往没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把有限的肥料资源投入到增产潜力较大的地方,制约了化肥总体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四是化肥用量不合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确定肥料施用量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施肥量,而且还要考虑生产、生态、效益兼顾的生态经济施肥量,而目前在许多地方还盛行着“三个一”(亩施有机肥100担、碳铵100斤、普钙100斤)的通用施肥标准,这种不考虑化肥品种、土壤类型、产量水平、环境影响等因素的施肥无疑是盲目的。五是施用方法不科学。目前化肥撒施的现象仍相当普遍,许多农民在追肥时不考虑小麦的营养特点,掌握看地、看苗的施肥原则,这些都直接造成肥料利用率不高,效益下降。针对以上情况,2003~2004年度小麦施肥的指导思想是:以节本增效为目标,着眼于优质麦生产,着力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不同类型小麦需肥规律和麦田土壤供肥状况,在增施有机肥和保持化肥施用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养分比例,普及科学施肥方法,积极试验和示范微生物肥料,实现平衡施肥。高产田及强筋小麦田控氮、稳磷、补钾、增微;中、低产田及中筋小麦田稳氮、增磷、针对性补施钾肥和微肥。二、技术要点1、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既能培肥土壤,又可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山区丘陵地区要发挥牲畜多的优势,搞好优质圈肥的积制;平川地区要因地制宜,大抓秋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此外,各地都要千方百计挖肥源,要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城市垃圾及家畜家禽粪便集中起来,快速堆腐,施入麦田。2、合理增加化肥投入。化肥施用要立足于提高小麦抗逆能力,针对小麦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状况、灌溉条件等,合理调整养分配比。水浇地,氮磷施用比例为1∶0.6~0.8。亩产超过400公斤的麦田和缺钾地块每亩还应再增施硫酸钾或氯化钾8~10公斤。秋作物秸秆还田地块要趁青绿及早翻压还田,翻压时每亩应施2公斤左右纯氮,以协调碳氮比,促进秸秆腐解。旱地,氮磷施用比例为1∶0.8~1.0。亩产超过300公斤的麦田和缺钾地块每亩应增施硫酸钾或氯化钾5~8公斤。地膜覆盖麦田,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改善后,小麦产量势必提高,因此要相应加大施肥量。优质强筋专用小麦,要求在适宜群体条件下,增加氮肥投入水平,适当增加中后期肥料投入比例;优质中筋专用小麦,其蛋白质、面筋含量较低,要求在确保一定产量的前提下,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严格控制后期的肥料施用。要普遍推广硫酸锌或硫酸锰拌种技术(每公斤小麦种子拌硫酸锌或硫酸锰4~6克),旱地和水地高产麦田最好每亩底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晚播麦田因腾茬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以肥拌种、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麦棉套作区由于钾素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此外,为了满足无公害生产的需要,对亩产超过400公斤、连年氮肥投入量偏高的高产地块,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对连年磷肥施用量一直比较高,土壤磷素富集较多的地块要适当减少磷肥的施用,应把有限的磷肥投施在土壤缺磷的地区;对中低肥力水平的地快要积极试验示范微生物肥料。这里需要提请广大农民朋友注意的是,由于当前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在大面积推广使用某一产品时一定要先进行认真的试验和示范,切不可盲目推广,更不能无限夸大微生物肥料的作用。3、应用科学的施肥方法。一要大力提倡机械深施,化肥施用深度要达到15~20cm。特别是氮肥,无论何种形态,施于水地还是旱地,作追肥还是基肥,均应深施。试验证明,碳铵深施可提高利用率30%,尿素深施可提高利用率10%,而且碳铵深施后,其利用率不低于尿素。要坚决杜绝把肥料撒在地表,尔后旋耕的做法。二要施足底肥,合理追肥。俗话说“麦收胎里富”,说明施足底肥是夺取小麦丰产的基础。根据各地高产经验,底肥的用量一般要占总施肥量的60%~80%。施足底肥,对于促进幼苗早发、冬前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蘖和壮秆促穗均具有重要作用。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要根据小麦需肥规律和肥料特性,进行合理追肥。水浇地,氮肥的20%~40%留作起身期、拔节期或孕穗期分1次或2次追施,其余全作底肥;旱地,所施肥料全作底肥,如遇春季雨水较好时,要适当追施氮肥。拔节期追肥不仅是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穗粒数的关键措施,而且对稳定穗数,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因此,只要前期肥水不过量,一般麦田均应施用拔节肥水,这个时期肥水施用得当,也可有效预防倒伏。施用过早或前期施用量过大,此期又施用过量时,常会招致贪青晚熟。因此拔节肥水施用应依苗情由弱-壮-旺的顺序依次推迟,施用量亦依次减少。小麦抽穗以后,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应适时进行叶面喷肥。抽穗到乳熟期对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喷施1.5%~2%的尿素溶液;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一般应每隔7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每次喷液量不少于50公斤。此外,也可通过试验选择一些效果明确的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

橡胶树原产于亚马逊森林,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橡胶树为高大乔木,有丰富乳汁。适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长。栽植6~8年即可割取胶液,实生树的经济寿命为35~40年,芽接树为15~20年,生长寿命约60年。专用国家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制作橡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橡皮树的生长习性橡皮树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也稍能耐阴,不耐...

12-29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

发财树别称马拉巴栗、中美木棉的,寓意着养此树有发财之意,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种植一棵这样的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因此也会生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吧!发财树根部腐烂的症状1、叶片变黄:发财树根部腐烂后会阻碍正常的养分和水分的运输,从而引起叶片变黄甚至脱落的情况。2、树皮脱落:发财树根部腐烂的地方出现粘稠分泌物且会出现发霉一样的白毛,附近树皮出现脱落。发财树根部腐烂的原因1、盆内积水:发财树烂根一般都是因为盆土积水所致。盆内积水过多,根...

12-28

红豆杉的养殖方法

红豆杉的养殖方法

红豆杉又名中国红豆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1、新购盆景养护:新购的红豆杉盆景...

01-04

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发财树别称马拉巴栗、瓜栗、鹅掌钱等,寓意着养此树有发财之意,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种植一棵这样的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因此它也会生病,出现叶子发黄等症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吧。浇水不当【原因】发财树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盆土以湿润为宜,但室内栽培一般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因为浇水时如果不浇透,浇个上湿下干,会影响养分吸收,导致叶色暗淡无光泽,并逐渐由下向上枯黄脱落。【办法】浇水不当导致发财树叶子发黄需要少量浇水并常喷水,以使其逐...

12-28

绿萝吊兰的养殖方法

绿萝吊兰的养殖方法

绿萝原产中美、南美,绿萝藤长数米,节间有气根,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茎增粗,叶片亦越来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大型常绿藤本植物,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可长成巨大的藤本植物。生理特征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绿萝应选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腐叶土,以偏酸性为好。绿萝极耐阴,在室内向阳处即可四季摆放,在光线较暗的室内,应每半月移至光线强的环境中恢复一段时间,否则易使节间增长,叶片变小。绿萝喜湿热的环境,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5℃,盆...

01-04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