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影响獭兔毛皮质量的因素

热度:82℃ 发布时间:2025-10-16 03:37:22
    影响獭兔毛皮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品种、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宰杀与剥皮、加工方法等因素。 品种选育 品种因素是决定毛皮品质的关键。如果种獭兔品种不纯、品种退化或体形变小,就会直接影响毛皮色泽,失去原有的色型特征,出现毛色混杂、绒毛稀疏、密度降低、平整度差、皮张面积小等现象,使獭兔毛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按一般规律,獭兔体形大,毛皮面积就大,商品价值就高。因此,务必重视獭兔品种选育,对种獭兔进行提纯改良,精心选种。要严格淘汰不符合种獭兔标准的种兔,选育出优质的核心种獭兔群,以切实提高獭兔毛皮质量。 营养与饲料 营养与饲料对毛皮品质影响很大。若长期营养水平较低,会引起獭兔生长发育受阻、个体变小、皮张面积不符合等级。Petersen等采用自由采食或限食(75%自由采食)饲喂獭兔(獭兔于6月份出生,12月份屠宰剥皮),结果表明,与自由采食组相比,限食组獭兔的体重下降11%,胴体含水量增加4.1%,蛋白质含量提高0.7%,脂肪含量下降4.9%,这些影响在统计上均达到显著水平;限食组的毛纤维明显长于自由采食组(分别为3.8厘米和2.9厘米),皮张面积则明显小于自由采食组(下降5%)。但营养过剩,则会出现腹部毛尚未脱换完,背部毛又开始脱换的情况,对毛皮质量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营养因素中,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是影响毛皮动物生长发育和毛皮品质的主要因素。据报道,当日粮中消化能10.88MJ/千克、粗蛋白质18.5%、粗纤维12%时,獭兔生长速度较快而且毛皮质量较好。任克良等(2004年)对断奶至出栏期生长獭兔能量、粗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表明,低能量高蛋白质日粮(消化能10.97MJ/千克、粗蛋白质18.98%)和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消化能11.31MJ/千克、粗蛋白质19.36%)有利于獭兔被毛品质的提高。饲料中蛋白质不足,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的不足,会导致毛质退化,绒毛空疏,毛纤维强度下降,针毛明显增加。研究证实,在长毛兔日粮中补充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可以大幅度提高兔毛产量(38.5%)和优质毛比例(19.9%)。当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蛋氨酸,使含硫氨基酸达到0.70%时,产毛量显著提高,同时也改善了兔毛品质。但过量添加蛋氨酸(如日粮中含硫氨基酸达到0.96%时),对产毛也有不良影响。 此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常会导致被毛褪色、脆弱,甚至脱毛。生物素是重要的水溶性含硫维生素,广泛地参与机体的代谢;由于自然界生物素的浓度低且生物利用率有限,也会出现不足和缺乏,从而造成机体代谢功能的紊乱,导致獭兔生产性能的下降和抗病能力的削弱并且导致毛皮质量下降。胆碱在体内合成时,由蛋氨酸供给甲基,即每当体内合成1分子的胆碱时需要消耗3分子的S-腺苷蛋氨酸;胆碱缺乏时,肾脏损伤,毛皮粗糙、稀疏等,并加剧蛋氨酸的缺乏症。 铜是酪氨酸酶的组成成分,此酶催化酪氨酸形成黑色素,缺铜导致被毛褪色。铜能将疏基氧化成二硫键促进被毛生长,毛的弯曲决定于毛蛋白质中的二硫基,而二硫基在角蛋白合成中决定于铜的存在,铜缺乏则影响角蛋白合成过程中多肽链各种氨基酸的相互连接,因而使毛纤维发生异常变化,弯曲度减少,毛的张力和弹性减弱,降低纺织性能。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铜,对兔毛生长有促进作用,以添加剂量为50毫克/千克时作用显著;对皮板厚度的影响则是在添加量为10毫克/千克时显著,随着添加量增加,皮板厚度反而下降,表现出剂量效应。这可能与兔体内不同组织对铜的适用量不同有关。 疾病防治 如果笼舍潮湿、卫生条件差、兔体不清洁等,轻则会使獭兔皮毛脏乱,重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疾病的发生不仅对獭兔健康和生长发育不利,还会影响毛皮的品质。有些疾病甚至会直接造成皮肤、被毛损伤而降低毛皮质量,如疥癣病、兔虱、螨虫、皮肤霉菌病、皮下脓肿等,会使獭兔毛皮不平或皮层溃烂成洞,斑痕累累;病瘦獭兔的皮质较薄弱而枯燥,皮板粗糙、松软、韧性差,皮毛焦躁,缺乏光泽,失去了制裘皮价值。 宰剥年龄 年龄对毛皮品质影响很大。一般讲,成年兔皮的质量比幼龄兔皮的要好。4月前的幼龄兔,因绒毛不够丰满,胎毛脱换未尽,板质轻薄,商品价值不高。5月龄~6月龄的壮龄兔,体重长到2.5千克~3千克,绒毛浓密,色泽光润,板质厚薄适中,取下的皮可达到一级皮面积标准,这时取皮质量最佳。老龄兔皮因绒毛干枯、毛纤维拉力差、色泽暗淡、板质厚硬粗糙,商品价值很低。 取皮季节 取皮季节对青年兔影响不大,但对成年兔和老龄兔则以冬皮品质最佳。取皮季节最好选在冬末春初,即11月到次年3月,此时绒毛丰厚,光泽度好,板质优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兔皮毛长绒厚,毛面整齐,色泽光润,板质厚实;春季正值成年兔和老龄兔换毛时节,兔皮毛长而稀,底绒空疏,毛面不整齐,板质较粗糙,质量较差;夏季气候炎热,毛短而粗,底绒稀薄,皮板薄而硬,呈暗黄色,品质最差,使用价值很低;秋季气候适宜,饲料丰富,毛绒密而平齐,但仍较短,板质较厚实,品质仅次于冬皮。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坚持适时适龄取皮,最好选在冬末春初,少剥春皮,禁剥夏皮。 成年兔每年春秋两季各换毛一次,称其为季节性换毛,在换毛期间取的皮绒毛长短不齐,极易脱落,质量最低,不取换毛皮应成为一条戒律。检查是否正在换毛方法:用手扒开毛被,如发现绒毛容易脱落,并有短的毛纤维长出即为换毛开始。 宰杀与剥皮的方法 宰杀时处死方法不当,例如用刀放血、杀头致死或灌醋处死等方法,往往会造成血污,严重影响毛皮质量。因此,处死方法应本着简便易行,致死快,不污染毛皮,保持尸体清洁和不影响毛皮质量为原则。处死方法可采用颈部移位法、棒击法、电麻法和空气注射法等。獭兔宰杀后尸体应放在干净、凉爽的地方,并要尽快剥皮,切忌长时间堆放,以防受热而影响毛皮质量。如果剥皮不当或技术不够熟练,会造成缺材、皮形不完整或歪皮(背部皮长、腹部皮短或背部皮短、腹部皮长)等,影响毛皮的质量。 加工技术 加工技术包括剥皮、晾皮、储皮、染皮、整皮等技术。若加工不合理、整形不当,则会造成“褶皱板”或皮形不完整;鲜皮处理时方法不妥,会损伤毛囊,使皮板变色、毛绒脱落;晾晒不及时或方法不当,皮板会发生霉变、“油烧”、“冻糠”等;撑皮用力过猛或撑拉过大,皮板干燥后会使腿、腹部皮张薄如纸,制裘时容易破损;皮张在干燥或储存期间,若烟熏时间过长,会使皮板枯干发黄而失去油性光泽。在储运过程中若保管不当,会发生虫蛀、鼠咬、变色、霉烂等,轻则降低毛皮质量,重则失去使用价值。 
  • 养殖技术推荐
更多+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12-08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如何利用沼渣饲养蚯蚓?沼渣养殖蚯蚓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沼渣处理沼渣捞出后,摊开沥干2天,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生活垃圾拌匀后平置坑内,厚度20-25厘米。蚯蚓放养应均匀移入蚯蚓,并保持65%湿度。场地管理蚯蚓生活适宜温度为15℃一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曝晒,应有必要蔽阴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湿度。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防止伤害预防天敌,如水蛭、蟾蜍、蛇、鼠、鸟、蚂蚁、螨等,避免农药、工业废气为害。养殖环境养殖场所...

12-20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

12-21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麸,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麸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蛆,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麸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4-0.5 公斤蝇蛆(视麦麸的质量而定),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蛆的...

12-21

孕蝎的识别方法

孕蝎的识别方法

雌蝎交配初期,靠直观识别其怀孕与否,难度较大。交配过后一段时间,只要留心一下,就可看到一个特征:当雌蝎接触雄蝎时,就迅速逃避,即使被雄蝎追上,也拒绝交配,这表明雌蝎已经怀孕。有些雌蝎在第一次交配后,还愿意同雄蝎跳"交配舞",有可能是复交,也有可能是空怀。只有到几个月之后,雌蝎由于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前腹部逐渐膨大,就比较容易辩认了。...

12-21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