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豫系长毛兔的培育历程

热度:115℃ 发布时间:2025-10-16 17:59:46
豫系长毛兔是河南省台前县良种长毛兔繁育总场两代人经历了二十三年的时间培育出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系。2005年12月由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业内专家、教授及市、县两级科技局、畜牧局进行了技术鉴定。2006年列入河南省科技厅的星火项目,并向国家科技部推荐作为科技部的星火项目。 1、豫系长毛兔培育的背景 台前县良种长毛兔繁育总场始建于1981年,1983年河南省畜产品进出口公司从西德引进一批良种长毛兔,兔要进来了,兔场尚没落实好,于是台前县良种长毛兔繁育总场经过努力争取到了100只西德长毛兔原种兔。老场长姜佃成先生开始了西德长毛兔的纯种繁育工作,现任场长姜继民是该场饲养员。1984-1986年兔毛销售形势较好,本场繁殖的西德长毛兔除自己选留一部分优秀个体外,都被周围养户买走,对本地长毛兔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时西德长毛兔生产性能为成年兔体重3.5-4.0kg,体长45-50cm,年产毛量1008-1100g。主要优点是被毛密度大、毛细长而柔软,有毛丛结构,排列整齐而不易缠结,在当时已属最优良的品系了。但是,养兔户反映,西德长毛兔不耐粗饲,繁殖性能低,配种比较困难,初产母兔母性差……,主要是适应性差,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 1987年兔毛销售形势降到低谷,1989-1990年形势又有了好转,就这样到1995年出现了兔毛销售三次周期性变化。每次兔毛销售走势向低时,他们都要对种兔群进行一次挑选,将最好的个体留下保存一个小种群,相对差的个体都淘汰,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当兔毛销售走势向高时,开始繁殖,先选留扩大自己的兔群,再供给其他农户。每一次兔毛销售周期性变化,他们的种兔品质提高一个档次。第一次压缩种群后引进法系安哥拉兔与自己种兔群中母兔杂交,选择后代中的优秀个体留种。再后来,每到压缩种群后在等待时机时,他们就走出去参观、考察、学习,比较先进场家的种兔与本场种兔品质的差异,凡是品质比自己场高的,他们都会以极高的价格买回人家的种公兔,再与本场的优秀母兔交配,选留其后代。就这样到1995年他们的种兔群品质已经很优良了。 2、拟定培育目标,定向培育 2005年以前豫系长毛兔的培育是随形势的变化而为之,带有随意性,没有明确的培育目标。1995年在省科委的关怀下派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去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亲临指导的研究人员在详细考察本场种兔品质以后,认定本场种兔群品质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议定向选育,扩大种群,最终形成适合河南省乃至中原地区的地方优良品系。 在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制定了培育目标。豫系长毛兔的培育是选择一些经济性状为观察、统计项目。一般把估测遗传力在0.2以下的称低遗传力性状,遗传力在0.4 的称高遗传力性状,遗传力在0.2-0.4之间的为中遗传力性状。遗传力高的性状通过个体选择在后代身上表现比较明显。年产毛量、仔兔断奶成活数为高遗传力性状;断奶窝重,青年兔6月龄体重等为中遗传力性状。根据经济性状及其遗传力的情况,培育过程选择了以下几种经济性状作为改核指标,具体培育目标如下: 2.1体型:体表是载毛的部位,体重大的体表面积大,在毛的密度相近的情况下,体重大的个体产毛量高,当时种群平均体重在4kg左右,培育目标定为5kg左右,体长在55cm,胸围36-38cm。 2.2产毛量和粗毛率:产毛量与养兔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产毛量是最重要的经济性,且遗传力高,也作为培育的改核指标。原基础兔群德系安哥拉兔年产毛量1008-1100g,当时本场兔群年产毛量1300g左右,培育目标定为年产毛量1750g,优秀个体年产毛量达到2000g左右。优秀个体在种群中占20%左右。粗毛率定为15%以上。 2.3繁殖力:繁殖力的遗传力较低,通过选育发掘其遗传潜力,结合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增加其后天获得性,促进繁殖力的提高。培育目标为年产5胎左右,受胎率在70%左右,胎产仔数7-8只,断奶成活率90%,断奶窝重7000g。 2.4耐粗饲、适应性强:中原地区跨越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南北气候条件有一定差异,通过杂交后的选育,培育出适应本地区饲料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长毛兔品系。 3、培育方法:豫兔的培育方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杂交选育阶段;第二阶段为定向选育阶段。 3.1杂交选育阶段:即在西德长毛兔品质的基础上引进法系安哥拉兔作父系进行杂交,对其后代进行选育,留下的优秀后代作母本,又引进浙江的、山东的良种群中的优秀公兔作父本,再次进行杂交选育。这样的工作在本场进行10年之久,初步形成粗毛型种群。 3.2定向选择阶段:经过近10年杂交选育,种群中已经融入了法系安哥拉兔及国内其他良种群的血统,1995年制定培育目标后,按照培育目标定向选择。每只良种核心群的种兔都经过4次选择。 第一次选择:在仔兔断奶时进行,即在胎产仔8只以上的窝内,断奶窝重在8000g以上的仔兔群中,挑选个体比其他都大的,发育良好的,体质健壮的仔兔作幼兔种兔培育。 第二次选择:在第二次剪毛时进行,日龄在4.5-5个月,主要是根据采毛量,采毛量250-300g留下继续作种兔培养;采毛量小于240g的淘汰。因为第二次采毛量与以后的年产毛量呈正相关关系。 第三次选择:在第三次采毛时进行,时间在7-8月龄。这时主要根据产毛性能。生长发育情况和外貌鉴定进行复选。第三次采毛量与年产毛量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在生产实践中,有的用第三次采毛量乘以4作为年产毛量的估测依据。第三次采毛量在380g以上的放入核心群,低于380g的放入生产群。 第四次选择:在1周岁以后进行,主要根据繁殖性能和产毛性能选留。母兔初产的一胎产仔多少和护仔好坏不能作为选种的依据,通常2-3胎的受胎与否和胎产仔多少、产活仔多数才能作为繁殖性能的依据。第二、三胎准胎,胎产仔8只以上,母兔护仔性能好、泌乳性能好的留下,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投入生产群。 老场长姜佃成随着年龄增长力不从心了,后期将豫系长毛兔培育工作移交给现任场长姜继民。新任场长在专家、教授指导下做了大量的统计工作,于2005年形成研究成果,向河南省科技厅提出申请鉴定,最后形成本文开始所介绍的结果。   
  • 养殖技术推荐
更多+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12-08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如何利用沼渣饲养蚯蚓?沼渣养殖蚯蚓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沼渣处理沼渣捞出后,摊开沥干2天,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生活垃圾拌匀后平置坑内,厚度20-25厘米。蚯蚓放养应均匀移入蚯蚓,并保持65%湿度。场地管理蚯蚓生活适宜温度为15℃一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曝晒,应有必要蔽阴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湿度。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防止伤害预防天敌,如水蛭、蟾蜍、蛇、鼠、鸟、蚂蚁、螨等,避免农药、工业废气为害。养殖环境养殖场所...

12-20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

12-21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麸,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麸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蛆,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麸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4-0.5 公斤蝇蛆(视麦麸的质量而定),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蛆的...

12-21

孕蝎的识别方法

孕蝎的识别方法

雌蝎交配初期,靠直观识别其怀孕与否,难度较大。交配过后一段时间,只要留心一下,就可看到一个特征:当雌蝎接触雄蝎时,就迅速逃避,即使被雄蝎追上,也拒绝交配,这表明雌蝎已经怀孕。有些雌蝎在第一次交配后,还愿意同雄蝎跳"交配舞",有可能是复交,也有可能是空怀。只有到几个月之后,雌蝎由于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前腹部逐渐膨大,就比较容易辩认了。...

12-21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