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秋鹅开产 孕期须调补

热度:174℃ 发布时间:2022-11-12 10:16:18
今年早春及去年晚冬饲养的后备种鹅,秋季已陆续开产或即将开产,往年的种鹅经过一个夏季的休产期,也即将开产。这时期要做好产蛋前及开产的饲养管理工作,使种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繁殖性能,打下良好的生产基础,确保产出又多又好的雏鹅。经控制饲养后的后备种鹅,应在开产前60天左右进入恢复饲养阶段,此时种鹅的体质较弱,应逐步提高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并增加喂料量和饲喂次数,日粮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5%~17%为宜。经20天左右的饲养,种鹅的体重可恢复到饲养前期的水平。种鹅开始陆续换羽,为了使种鹅换羽整齐、缩短换羽时间、节约饲料,可在种鹅体重恢复后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力拔除主翼羽和副主翼羽。拔羽后应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喂料量。公鹅的拔羽期可以比母鹅早2周左右进行,以便后备种鹅能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产蛋前对鹅群选优淘劣对于育成鹅(后备种鹅),要选留那些体重、膘情适中、体形、外貌、毛色符合本品种要求、适时开产(200~240日龄)的母鹅。对于经产种鹅,要参考以往的产蛋记录,选留产蛋多、蛋重适中(130克以上),蛋形、壳色正常且无(或弱)抱性的母鹅。公鹅则要求阴茎发育正常,雄性强。开产前30天左右对鹅群逐只进行小鹅瘟、副黏病毒病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等疫苗的注射,同时进行1~2次药物驱虫。要对鹅群合理组群。每群应在60~100只,并保持适当的公母比例:中型鹅1:4~1:5,小型鹅1:6~1:7。另外,留3%左右的后备公鹅。临产母鹅和未产母鹅分开饲养临产母鹅有如下特征:羽毛紧凑有光泽,尾羽毛直;后腹宽大、下垂、松软且有弹性,耻骨间距离宽;喜欢吃矿物质饲料,如贝壳粉、田螺壳粉、石粉等;喜欢在公鹅身边行走,而且动作缓慢。放牧临产母鹅时,不宜驱赶过快、过远,应多放牧于河流、水库,以便配种。设置适当的槽位产蛋期的鹅群采食量很大,每只鹅应占有3~5厘米的饲槽位置和2。0~2。5厘米的水槽位置,并且每4~6只鹅设置一个产蛋窝。种鹅产蛋前一个月开始补料补料时,应根据鹅粪形状来判断日粮中精料、粗料含量是否恰当,如果鹅粪粗大松散,用脚轻轻拨一下可分几段,就说明粗料、精料、青料搭配适当;如果鹅粪细小结实,说明精料多青料少,应进行调整。产蛋母鹅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日粮营养要满足产蛋种鹅的营养需要,日粮的营养水平应该是:代谢能11。3~11。7兆焦/千克、粗蛋白16%%~17。5%%、粗纤维5%%~6%%、钙2。2%%~2。6%%、磷0。6%%~0。7%%、赖氨酸0。69%%、蛋氨酸0。32%%、食盐0。3%%。日粮饲喂3次,每只日喂量0。15~0。2千克,晚上11点左右喂1次料效果更好。另外,要经常供给20%%~25%%的青绿饲料,在鹅舍内和运动场上设置料盆,并添加干净的贝壳粒让鹅自由采食,以满足种鹅对矿物质的需要。合理补充光照种鹅饲养大多采用开放式鹅舍,如果仅利用自然光照,不采用人工补充光照,会对产蛋有一定的影响。种鹅开产前30天,要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每周增加半小时的人工光照,种鹅开产后至整个产蛋期保持16个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每12~15平方米面积开一盏40瓦的普通灯泡为宜,灯泡吊高2米。光照强度切忌忽强忽弱,光照时间切忌忽长忽短。10月份开始产蛋的种鹅,自然光照每日只有10个多小时,必须在晚上开电灯补充光照,使每天实际光照达到13个小时左右,此后每隔1周增加半小时,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个小时为止,并将这一光照时数保持到产蛋期结束。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弥补了自然光照不足,能促使母鹅在冬季增加产蛋量。让产蛋鹅养成在圈内产蛋的习惯每天早晨放牧前应检查鹅群,如发现个别鹅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对欲上巢的母鹅,应捉住触摸,如果有蛋应让其留在圈内,待产蛋后再外出放牧。母鹅有回窝产蛋的习惯,放牧途中如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有“恋巢”表现,就要把鹅赶回圈内产蛋。另外,初产母鹅有的不会回圈内产蛋,如果发现在草丛中产蛋,要将母鹅连同所产的蛋一同带回圈内产蛋窝中,经过1~2次训练种鹅便会习惯回圈内产蛋了。一般种鹅早上和傍晚放水时交配次数较多,所以早晚要有充足的时间放水,要选择清洁的池塘供鹅洗浴、饮水和交配。为有利于种鹅进行交配,池塘水深应在1米左右。种鹅进入产蛋期,生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免疫力下降,对环境变化格外敏感。因此,必须强化管理,让鹅有舒适安逸的环境,以保证鹅群的稳产、高产。要做好一切清理、消毒工作。严禁场外人员和猫、犬等动物进入鹅舍,以保持环境安静。注意种蛋收存母鹅产蛋多集中在下半夜至第二天上午8点之间,部分鹅下午产蛋。所以,在上午10点前后、下午4~5点各捡一次蛋。捡回的蛋要及时用软铅笔在其顶端记上产蛋日期,以便掌握种蛋适宜的入孵日期,也有助于检查不同时期种蛋的质量,及时调整种鹅的饲养管理。种蛋应存放在温度5℃~18℃、湿度65%~75%、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地方。对于表面脏污的蛋只能用干布擦拭,禁止用水洗刷,因为水洗后蛋壳胶膜层被破坏,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损坏种蛋品质。
  • 养殖技术推荐
更多+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12-08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如何利用沼渣饲养蚯蚓?沼渣养殖蚯蚓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沼渣处理沼渣捞出后,摊开沥干2天,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生活垃圾拌匀后平置坑内,厚度20-25厘米。蚯蚓放养应均匀移入蚯蚓,并保持65%湿度。场地管理蚯蚓生活适宜温度为15℃一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曝晒,应有必要蔽阴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湿度。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防止伤害预防天敌,如水蛭、蟾蜍、蛇、鼠、鸟、蚂蚁、螨等,避免农药、工业废气为害。养殖环境养殖场所...

12-20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

12-21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麸,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麸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蛆,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麸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4-0.5 公斤蝇蛆(视麦麸的质量而定),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蛆的...

12-21

孕蝎的识别方法

孕蝎的识别方法

雌蝎交配初期,靠直观识别其怀孕与否,难度较大。交配过后一段时间,只要留心一下,就可看到一个特征:当雌蝎接触雄蝎时,就迅速逃避,即使被雄蝎追上,也拒绝交配,这表明雌蝎已经怀孕。有些雌蝎在第一次交配后,还愿意同雄蝎跳"交配舞",有可能是复交,也有可能是空怀。只有到几个月之后,雌蝎由于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前腹部逐渐膨大,就比较容易辩认了。...

12-21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