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甘蓝的病虫防治

热度:155℃ 发布时间:2022-11-11 15:58:12
主要为苗期病害,发病时,茎基部为水浸状黄褐色病斑,缢缩成线状,病苗绿色倒伏死亡,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的霉层。防治方法:苗床消毒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的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克拌细土1.5公斤,三分之一撒于底部,三分之二留作盖籽。发病时可用70%的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铜铵合剂4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防治2-3次。霜霉病甘蓝多在冷凉、阴雨或高湿的情况下发生霜霉病。开始叶片上产生暗褐色病斑,中部略带黄褐色,形状不规则,病叶有时稍有皱凸,病斑背面有大量白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变黄甚至脱落。防治方法:发病期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乙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一次,连喷2-3次。菜蛾分布为害: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生,以南方各省为害较重,局部地区常造成毁灭性灾害。为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还可为害葱、蕃茄、姜、马铃薯等。幼虫除啮食菜叶外,还啃食嫩茎,钻食幼荚,咬食籽荚。识别: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5毫米。雄蛾前翅灰黑色或灰白色,雌蛾淡灰褐色。翅狭长而尖,后缘有呈三度曲波状的淡黄或灰黄色带。前翅缘毛特别是靠近外缘处较长。后翅银灰色,缘毛也很长。卵:椭圆形,扁平,表面光滑,淡黄色。幼虫:体长10―12毫米,呈纺锤形,淡绿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小点排成两个“U”形纹。尾足向后伸长,超过腹末。蛹:体长5―8毫米,由淡黄褐色变灰褐色,外有稀薄、网状的灰白色茧。生活习性:菜蛾华北一年发生5―6代,长江流域9―14代,广西17代。北方以蛹在向阳处的枯叶或杂草间过冬;南方主要以成虫潜伏在残株落叶和杂草上越冬,但在桂南和广东可全年发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散产或3―5粒连产一块。每头雌蛾产卵量一般为200粒左右。菜蛾发育最适应温度为20―300C,因此春秋两季往往为害严重。防治方法:(1)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小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2)秋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或进行冬耕,消灭越冬虫源压低春季虫口密度。(3)菜蛾与菜粉蝶常混合发生,可掌握幼龄幼虫期,施用青虫菌、敌百虫、杀灭菊酯或敌敌畏等进行兼治。菜粉蝶分布为害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生。偏嗜十字花科植物,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只剩叶脉和叶柄,严重影响菜的品质和产量。识别: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前翅白色,近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中室外侧下方有两个黑圆斑。后翅白色,前缘有一或二个不整形黑斑。卵:似瓶形,表面有较规则的纵横凸纹。幼虫:体长28-35毫米。青绿色,背中线为一条断续不甚明显的黄色纵线,各节气门线上有两个黄斑。蛹:似纺锤形,体背有三条纵隆线和三个角状突起。生活习性:东北和华北地区一年一般发生3-4代;华中和华南为7-9代。主要以蛹在甘蓝等被害菜株上及为害地附近的屋檐、篱笆、土缝和枯枝、落叶中越冬,而且有滞育特性。成虫只在白天活动,取食花蜜,由于趋化性强,卵多散产在含芥子油气味较浓的甘蓝、芥蓝上。老熟幼虫在植株等附着物上化蛹,蛹能耐32――50℃的低温。高温40℃以上时,发育不正常,羽化率极低。防治方法:(1)清除田间残株、菜叶,减少虫源。(2)用青虫菌粉(每克含芽孢100亿)1斤加水1200-1500斤喷雾。使用时按药液量加入0.1%的洗衣粉或其它粘着剂,以提高防效。(3)药剂防治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菜螟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为害萝卜白菜、甘蓝、花椰菜等,受害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常造成缺苗、毁种,且能传播软腐病。识别:成虫:体长约7毫米,翅展15-20毫米。前翅灰褐或黄褐色,从前缘到后缘有三条灰白色波状横纹。后翅灰白色。卵:椭圆形,扁平,表面有不规则网纹。幼虫:体长12-14毫米,胸腹部淡黄或淡黄绿色,体背有7条灰褐色至深褐色纵线。蛹:体长7-9毫米,黄褐色,外包丝茧。生活习性:在湖北一年发生7代,广西9代。无论一年发生几代,严重为害期大都在8-10月。各地多以老熟幼虫在被风向阳的土内吐丝将土粒、枯叶缀合成蓑状丝囊越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不强,飞翔力也弱。每头雌蛾平均产卵200粒左右,以心叶内着卵最多。初孵幼虫大多潜入叶表皮下取食叶肉,三龄以后多钻入菜心,吐丝将心叶缠结一团,蛀食心芽和茎髓,造成无心苗,乃至幼苗死亡。防治方法:(1)蔬菜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并进行深耕,消灭幼虫和蛹。(2)适当调节播种期,将受害最重的幼苗期与菜螟产卵及幼虫为害盛期错开,以减轻为害。(3)菜苗出土后,掌握菜螟产卵盛期,施药1-2次。药剂种类可参照菜粉蝶,以施用敌敌畏效果最好,药液要注意喷撒在菜心上。甘蓝夜蛾分布为害: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和西藏等地区都有发生,为害甘蓝、白菜、油菜、甜菜、高梁、荞麦、烟草、棉花、亚麻、紫苏、瓜类、葡萄、桑等,食性较杂。以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识别: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约40毫米,灰褐色,前翅肾纹和环纹较大,灰白色,外围黑色,楔纹呈黑环状,外有淡色区,外缘线波状,亚外缘线与外横线向下方色较淡,近翅顶前缘有3个小白点,缘毛褐色,间以淡色条纹;后翅基部淡色。卵:馒头形,底径约0.6-0.7毫米,初产黄白色,以后出现紫色圈纹,孵化前变为黑紫色。幼虫:共有6龄。1龄体长约2毫米,灰黑色,2龄体长8-9毫米,黑绿色,1、2龄幼虫缺前两对腹足,行动象尺蠖。3龄体长12-13毫米,有4对腹足,深绿色,背面色深,呈现背线和亚背线,4龄以后体背为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6-40毫米,前端较细,后端较粗,头部黄褐色,有不规则褐斑,胴部背面黑褐色,散布灰黄色细点,腹面淡绿色,或淡黄褐色,背面及侧面具有灰白色不规则斑纹;背线及亚背线为白色,气门线和气门下线形成黄白色纵带,体背有马蹄形斑纹。蛹:长约20毫米,红褐色,1-3腹节背面有细致刻点,4-6腹节后缘有深褐色横带1条,腹末略延长,黑褐色,着生红褐色粗刺1对,基部紧接,末端略弯。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6月羽化。成虫日伏夜出,趋糖蜜性很强,卵成块产在叶背或叶脉附近,每块约有卵145粒,每雌可产卵5块。幼虫2龄前群集叶背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食量大增,多在夜晚取食。此虫发育适温18-25℃,相对湿度70-80%,因此,春、秋二季发生重,夏季则有滞育现象。贵州冬前末代成虫在10月上旬出现,幼虫在10月中旬孵化,为害油菜最重。防治方法:(1)掌握在幼虫3龄前喷药,药剂可用2%杀螟硫磷粉、甲敌粉或乙敌粉,2.5%敌百虫粉剂等喷粉,亦可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500-800倍液喷雾。(2)秋耕、除消灭越冬蛹。(3)产卵期释放赤眼蜂。(4)用黑光灯、糖醋液及杨树枝把等诱杀成虫。甘蓝蚜分布为害新疆、宁夏和东北沈阳以北地区发生较多,为害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为害症状和萝卜蚜相似,亦能传播病毒病。识别: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色,有数条不明显的暗绿色横带,两侧和有5个黑点;全体复有明显的白色蜡粉。无额疣。触角第3节有感觉圈37-49个,不规则排列;腹管远比触角第5节短,中部膨大。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毫米左右,暗绿色,腹背各节有断续暗带,全体有明显白色蜡粉。触角无感觉圈,无额疣,腹管似有翅型。生活习性:北方一年约发生8-20余代,乌鲁木齐9月下旬以卵在暗甘蓝及大白菜等植株近地面根茎凹陷处、叶柄基部和叶片上越冬。卵在4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末产生有翅蚜,主要在越冬寄主及冬萝卜留种株上繁殖,5月下旬至6月初陆续迁飞到春、夏十字花蔬菜及春油菜上大量繁殖为害。春油菜是在生长季节中主要转移寄主之一,8月初在冬白菜、萝卜上为害。甘蓝蚜发育适温为20-25℃,一般以春、秋季为害较重,温暖地区全年可以孤雌胎生繁殖。防治方法参照萝卜蚜。甜菜夜蛾分布为害:分布很广,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害虫的趋势。国内已知寄主有78种,其中有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蔬菜作物29种。以幼虫为害,严重时叶片大部或全部被吃尽,仅余叶脉和叶柄,还可钻蛀青椒、番茄的果实,造成腐烂和脱落。识别: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圆形斑1个。后翅银白色。卵: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的带粉红色,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蛹:体长10毫米左右,黄褐色。生活习性:山东、江苏、陕西一年发生4-5代,以蛹于土室内过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而趋化性弱。每头雌蛾产卵一般为100-600粒,最多可达1700余粒。卵成块状,产于叶片的背面,外覆白色绒毛。幼虫四龄以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及时集中沤肥,以减少虫源。(2)利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效果很好,同时还可诱杀其它害虫和蝼蛄、棉铃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等。(3)药剂可采用敌百虫、敌敌畏等豌豆潜叶蝇分布为害:除西藏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发生。已知寄主有21科130余种,主要为害豌豆、蚕豆、油菜、白菜、甘蓝、萝卜等。以幼虫在叶片组织中潜食叶肉,形成迂迥曲折的虫道,严重时可使全叶枯萎,产量下降,成虫也可吸食叶液成白点。识别:成虫:体长2-3毫米,翅展5-7毫米,体暗灰色,触角3节,第三节近方形。胸部有4对粗大的背中鬃,没有中鬃,小盾片后缘有4根小盾鬃。翅一对,透明,有紫色闪光。卵:长卵圆形,乳白或灰白色,略透明。幼虫:呈蛆状,长约2.9-3.5毫米,体表光滑,柔软,由乳白变黄白或鲜黄色。蛹:为围蛹,长椭圆形略扁。生活习性:辽宁、河北一年发生5代,江西12-13代,福建13-15代。淮河以北,以蛹越冬;淮河秦岭以南至长江流域,以蛹越冬为主,少数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南岭以南无越冬现象,但在夏季温度超过35℃时,有蛹期越夏现象。成虫善飞,会爬行,卵散生,多产在叶背面叶缘组织内,尤以叶尖处为多。防治方法:(1)大量发生之前,清除田内、外的杂草,处理残株,对留种十字花科蔬菜要及时摘除有虫的老黄脚叶,减低虫口基数。(2)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吸食花蜜习性,点喷诱杀剂30%糖液加0.05%敌百虫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200倍或90%敌百虫1000倍液,于成虫产卵盛期或幼虫初孵时喷药效果最好。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

橡胶树原产于亚马逊森林,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橡胶树为高大乔木,有丰富乳汁。适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长。栽植6~8年即可割取胶液,实生树的经济寿命为35~40年,芽接树为15~20年,生长寿命约60年。专用国家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制作橡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橡皮树的生长习性橡皮树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也稍能耐阴,不耐...

12-29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

发财树别称马拉巴栗、中美木棉的,寓意着养此树有发财之意,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种植一棵这样的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因此也会生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办吧!发财树根部腐烂的症状1、叶片变黄:发财树根部腐烂后会阻碍正常的养分和水分的运输,从而引起叶片变黄甚至脱落的情况。2、树皮脱落:发财树根部腐烂的地方出现粘稠分泌物且会出现发霉一样的白毛,附近树皮出现脱落。发财树根部腐烂的原因1、盆内积水:发财树烂根一般都是因为盆土积水所致。盆内积水过多,根...

12-28

红豆杉的养殖方法

红豆杉的养殖方法

红豆杉又名中国红豆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1、新购盆景养护:新购的红豆杉盆景...

01-04

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发财树别称马拉巴栗、瓜栗、鹅掌钱等,寓意着养此树有发财之意,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种植一棵这样的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因此它也会生病,出现叶子发黄等症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财树叶子发黄怎么办吧。浇水不当【原因】发财树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盆土以湿润为宜,但室内栽培一般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因为浇水时如果不浇透,浇个上湿下干,会影响养分吸收,导致叶色暗淡无光泽,并逐渐由下向上枯黄脱落。【办法】浇水不当导致发财树叶子发黄需要少量浇水并常喷水,以使其逐...

12-28

绿萝吊兰的养殖方法

绿萝吊兰的养殖方法

绿萝原产中美、南美,绿萝藤长数米,节间有气根,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茎增粗,叶片亦越来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大型常绿藤本植物,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可长成巨大的藤本植物。生理特征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绿萝应选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腐叶土,以偏酸性为好。绿萝极耐阴,在室内向阳处即可四季摆放,在光线较暗的室内,应每半月移至光线强的环境中恢复一段时间,否则易使节间增长,叶片变小。绿萝喜湿热的环境,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5℃,盆...

01-04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