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美国王鸽Ⅰ型副黏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治

热度:169℃ 发布时间:2022-11-11 11:10:22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美国白羽王鸽养殖在我市逐渐发展起来。2002年1~5月,绵阳市游仙区、涪城区、安县、三台县、榇潼县部分王鸽养殖场先后暴发以拉绿色水样稀粪、不食、病程短、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笔者现场综合(流行病学、症状、尸体剖检)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鸽Ⅰ型副黏病毒感染。用病死鸽肝、脾、脑制成的组织灭活苗给发病鸽场和当地鸽群进行免疫接种,对控制疫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年来,基本控制了该病在当地的流行,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一、流行情况及症状    2002年1月下旬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 安县界牌镇两养殖户的美国白羽王鸽养殖场鸽群共约3500余只(其中乳鸽1400余只)先后发病。该病发生来势凶猛,传播迅速,一般7~10天左右传遍全群,发病率高达60%~80%。病鸽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不愿运动;不食,但饮水量增加,拉绿色水样稀粪;后期出现震颤、站立不稳,少数病鸽(多为成鸽)出现扭头、斜颈、运动及飞翔失调等神经症状;病程多为1~5天,少数有神经症状的病鸽可延至10天以上,成鸽死亡率30%~80%不等;乳鸽发病后病情急、病程短,7~10日龄乳鸽多数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1400余只乳鸽所剩无几,死亡率近100%。    据了解,上述两鸽场均未进行过任何免疫接种,发病后曾用氟哌酸、庆大霉素、土霉素治疗。    至2002年5月,绵阳市涪城区、三台县、梓潼县等十多户王鸽养殖场也相继发生上述疫病。    二、尸体剖检    对死鸽30余只进行了尸体剖检,比较一致的病变有:尸体外观呈轻度失水状(眼球下陷、脚胫干瘪),肛门周围羽毛常被绿色稀粪污染,口腔中有黏液;颈部皮下有明显的斑块状紫红色、黑色瘀血性出血区;头部颅骨表面常常可以见出血斑;多数嗉嚷内积有酸臭味气体和液体;脾脏稍肿大,有明显的瘀血、出血斑;胰腺有不均匀的充血、出血斑;肌胃角质膜较易剥离,角质膜下常有斑纹状出血;肠道(尤其十二指肠、直肠)和泄殖腔黏膜严重出血。部分病鸽可见喉头、气管瘀血、出血,心外膜少量出血点,少数病鸽可见腺胃黏膜充血、出血。    肝脏、肾脏、肺脏、胸腔、腹腔等处未见明显病变。    三、实验室检验    1.细菌学检查:取病死鸽的肝、脾和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未见细菌;以无菌操作取病死鸽肝、脾、脑,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小时,结果无菌落生长。    2.新城疫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从病鸽(16只)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p微量法测定其新城疫血细胞凝集抑制抗体滴度,结果均检出有参差不一的血凝抑制抗体,范围在210g2~810g2之间。其中81%2的2只,71%2的5只,61%2的2只,51%2的1只,410g2的2只, 21%2的3只,未检出抗体的1只。    四、防治措施    1.用百毒杀对发病鸽场(鸽舍、鸽体表、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对死鸽洒上消毒药水后深埋。用百病消饮水以控制细菌继发感染;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以补充因腹泻引起的失水和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2.用有典型病变死鸽的脑、肝、脾,按比例加入生理盐水,经高速组织捣碎机匀浆、过滤后,用甲醛灭活,经无菌试验和安全试验合格后制成组织灭活苗。此次共制作组织灭活苗约4万毫升,用于对刚发病的鸽场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和健康鸽场预防接种。10日龄以上乳鸽和成鸽,每只鸽皮下或肌注1毫升,一周后重复一次,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一次。在注射组织灭活苗的同时配合新城疫克隆30或 N79按常规量饮水免疫。发病鸽场一般在紧急免疫接种半个月左右控制疫情,一个月左右基本恢复正常,从而大大减少了发病场的损失。健康鸽场按上述办法免疫,预防效果也很好。一年多来,基本控制了本病在当地的流行。    五、讨论    1.绵阳市部分王鸽养殖场2002年1~5月发生以拉水样绿色稀粪、不食、死亡快、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经笔者通过流行病学、症状、尸体剖解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鸽Ⅰ型副黏病毒感染。    2.一旦鸽场发生Ⅰ型副黏病毒感染,采用当地具有典型病变的死鸽病料制成的组织灭活苗,同时配合ND克隆30或N79活疫苗,对刚发生本病的鸽群和周围受威胁区鸽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行之有效的办法。    3.预防本病发生的可靠办法是进行预防接种。建议在预防接种时使用鸽Ⅰ型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同时,加注鸡新城疫Ⅳ系(如N79、克隆30),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 养殖技术推荐
更多+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12-08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如何利用沼渣饲养蚯蚓?沼渣养殖蚯蚓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沼渣处理沼渣捞出后,摊开沥干2天,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生活垃圾拌匀后平置坑内,厚度20-25厘米。蚯蚓放养应均匀移入蚯蚓,并保持65%湿度。场地管理蚯蚓生活适宜温度为15℃一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曝晒,应有必要蔽阴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湿度。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防止伤害预防天敌,如水蛭、蟾蜍、蛇、鼠、鸟、蚂蚁、螨等,避免农药、工业废气为害。养殖环境养殖场所...

12-20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

12-21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麸,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麸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蛆,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麸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4-0.5 公斤蝇蛆(视麦麸的质量而定),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蛆的...

12-21

孕蝎的识别方法

孕蝎的识别方法

雌蝎交配初期,靠直观识别其怀孕与否,难度较大。交配过后一段时间,只要留心一下,就可看到一个特征:当雌蝎接触雄蝎时,就迅速逃避,即使被雄蝎追上,也拒绝交配,这表明雌蝎已经怀孕。有些雌蝎在第一次交配后,还愿意同雄蝎跳"交配舞",有可能是复交,也有可能是空怀。只有到几个月之后,雌蝎由于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前腹部逐渐膨大,就比较容易辩认了。...

12-21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