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鹅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诊治

热度:123℃ 发布时间:2022-11-12 10:16:35
    长沙县郊区农户李某饲养的340只鹅于2002年7月发生一种以“软颈”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鹅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现报道如下。    一、发现情况    据户主介绍,2002年7月6日,他把鹅群赶到村外一池塘里放牧,上岸后不久,许多鹅陆续发病和死亡,共计死亡56只。    二、临诊症状    发病鹅精神沉郁、两眼半闭,双腿发软无力,不能站立,勉强站立行走者却摇摆不定,易跌倒;腿、颈、翅麻痹,头颈无力,不能保持正常高度与角度,将嘴触到地面,呈现所谓“软颈”症状;用手捉鹅时,羽毛易脱落;部分鹅下痢,排出绿色稀粪。病重鹅闭目昏睡,处于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    三、剖检变化    剖检死鹅,嗉囊内有稀薄的酸臭混有饲料的内容物,胃黏膜脱落,有出血斑点;肠道呈卡他性肠炎,心外膜有小出血点,部分鹅肺瘀血、水肿,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    四、实验室诊断    1.细菌学检查:取心、肝、脾涂片染色镜检,未发现任何细菌。接种于厌氧肉汤和普通琼脂,经37℃培养48小时,结果均未发现细菌生长。    2.动物试验:    (1)取病死鹅胃肠内容物用2倍生理盐水稀释后,于灭菌研钵内研磨制成混浊液,用灭菌纱布过滤,滤液离心(3000转/分)20分钟,留取上清液分装于2个无菌试管中,取1管经水浴加热煮沸30分钟,作为对照材料;另一管不做处理,作被检材料。    (2)取20日龄黄羽肉鸡8只及小白鼠10只,分别随机分为A、B、C、D4组(即鸡A、B各4只,小白鼠C、D各5只),A组每只鸡左侧眼睑皮下注射被检材料0.3毫升,B组每只鸡左侧眼睑皮下注射对照材料0.3毫升;C组每只小白鼠腹腔内注射被检材料0.3毫升,D组每只小白鼠腹腔内注射对照材料0.3毫升。    (3)A组鸡于注射后3小时开始出现眼睑皮下肿胀,闭合,精神沉郁,翅下垂,并于第2天死亡;B组鸡眼睑正常,无死亡;C组小白鼠于注射后2小时开始出精神沉郁,四肢麻痹,呼吸困难,并于次日全部死亡;D组小白鼠未见任何异常。结果表明胃肠内容物含有毒素。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动物试验结果可诊断为鹅的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五、防治    立即将全群鹅禁止在池塘内放牧,淘汰重病鹅,及时取出死鹅,挖深土坑和生石灰一起深埋或烧掉。病鹅迅速隔离,鹅舍进行彻底消毒。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用2.0%硫酸镁饮服清理胃肠,以利毒物的排出,全群饮用5%的葡萄糖水加青霉素,连饮5天,并补充多种维生素。经采取以上措施,3天后鹅群基本康复。    六、讨论    1.肉毒梭菌是一种腐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特别是腐败的畜禽、鱼类,老鼠的尸体内含量较多,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可产生极强的毒素。所以家禽要禁止食用变质的饲料,变质鱼粉,腐败的鱼虾等。    2.据查,该村外有一养鱼池塘,因废弃不养鱼,群众习惯向里面乱扔动物尸体和植物根茎,造成水质严重污染。正是热天,池塘比较干涸,腐败的动植物为该菌生长和产生毒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该池塘放牧的鹅群就是因为食用了腐败的动植物尸体和饮了污水,造成发病和死亡。    3.本病的防治重点在于预防,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畜禽尸体不能乱扔,应焚烧或深埋,污染的池塘、水沟不能放牧鹅和其他水禽。
  • 养殖技术推荐
更多+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12-08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如何利用沼渣饲养蚯蚓?沼渣养殖蚯蚓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沼渣处理沼渣捞出后,摊开沥干2天,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生活垃圾拌匀后平置坑内,厚度20-25厘米。蚯蚓放养应均匀移入蚯蚓,并保持65%湿度。场地管理蚯蚓生活适宜温度为15℃一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曝晒,应有必要蔽阴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湿度。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防止伤害预防天敌,如水蛭、蟾蜍、蛇、鼠、鸟、蚂蚁、螨等,避免农药、工业废气为害。养殖环境养殖场所...

12-20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

12-21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麸,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麸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蛆,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麸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4-0.5 公斤蝇蛆(视麦麸的质量而定),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蛆的...

12-21

孕蝎的识别方法

孕蝎的识别方法

雌蝎交配初期,靠直观识别其怀孕与否,难度较大。交配过后一段时间,只要留心一下,就可看到一个特征:当雌蝎接触雄蝎时,就迅速逃避,即使被雄蝎追上,也拒绝交配,这表明雌蝎已经怀孕。有些雌蝎在第一次交配后,还愿意同雄蝎跳"交配舞",有可能是复交,也有可能是空怀。只有到几个月之后,雌蝎由于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前腹部逐渐膨大,就比较容易辩认了。...

12-21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