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肉用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热度:131℃ 发布时间:2022-11-12 10:23:54
    肉用种羊以其品质优良、生长迅速等特点,近年来被许多地方作为改良地方品种羊、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普遍采取从外地引种、胚胎移植等方法解决种源问题,成本较高,如果饲养管理技术搞不好,将直接影响生产的成败。因此,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其良好生长,发挥其品种优势的关键,同时也是降低饲养风险,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1 圈舍建设    选择地势较高、向阳、干燥、通风和避风、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设。羊舍要求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羊舍面积根据羊群结构和数量确定,每只公羊1.5平方米,母羊1平方米,怀孕哺乳母羊1.8平方米,育成羊0.6平方米,运动场至少为羊舍面积的2倍。根据贵阳地区实际养羊经验,羊舍采用吊楼式,三面有墙一面是栅墙,离地0.8―1.5m架设羊床,楼板用粗细均匀的2.5cmx4cm木条铺设,间隙1.5cm,楼下地面顺坡向建成斜坡状,以利排粪尿,减少羊舍内氨气含量。在羊舍外修设贮粪池或沼气池,粪便集中堆放或入池发酵。    2 合理饲养    2.1 合理分期 结合气候、草场等特点,对羊群进行饲养分期。11月上旬至2月中旬(I期),气温较冷,牧草枯黄、供给量不够,羊只放牧易生病死亡,此阶段应采取舍饲方式饲养,羊群圈在羊舍内早晚投放饲草料,天气晴好时适量放牧,增加运动量。2月下旬至4月上旬(Ⅱ期),气温逐渐回升(但不稳定),牧草转青,但露水较重,羊只易大量食用露水草或豆科牧草而死亡,此阶段应采取舍饲加放牧方式饲养,上午、下午放牧,中午、晚上圈内休息,上午放牧前与下午收牧后补饲。4月中旬至10月下旬(Ⅲ期),气温稳定,牧草生长旺盛,牧草基本能满足羊群生长需要,此阶段则采取全放牧方式饲养,上午、下午放牧,中午、晚上圈内休息,补饲量减少,以降低生产成本。    2.2 合理分群 根据生产要求将种羊群分成公羊群、空怀母羊群、哺乳母羊群、后备母羊群等,避免羊只间偷配、侵犯、格斗,保持群体秩序。    2.3 合理供料    2.3.1 饲料组合及配方 饲料组合(精饲料+草料)    1.青贮饲料使用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或牧草加工制作而成,干草使用干稻草或干牧草,青草使用豆科与禾本科混合牧草;精饲料可使用市售常用羊饲料,也可自行加工。空怀母羊、后备母羊可与妊娠前期母羊采用相同的饲料配方,哺乳母羊可与妊娠后期母羊采用相同的饲料配方。    2.3.2 每日精饲料补给量 公羊:I期与Ⅱ期为体重的1%,Ⅲ期为体重的0.5%;空怀母羊:I期为体重的1%,Ⅱ期为体重的0.5%,Ⅲ期为体重的0.3%;哺乳母羊:I期为体重的1.2%,Ⅱ期为体重的1%,Ⅲ期为体重的1%;后备母羊:I期为体重的0.5%,Ⅱ期为体重的0.3%。    2.3.3 每日草料补给量 公羊12kg,空怀母羊与带羔母羊10kg,后备母羊8kg,根据各期饲料贮备情况确定各成分的投喂量,但青贮饲料公羊不超过1.5kg,空怀母羊与带羔母羊、后备母羊不超过1kg。    2.4 合理轮牧 划区轮牧是合理利用牧草的有效方式,同时保证羊只维持健康体况的适量运动。草场分区多以3.3hm2为一轮牧区,每区连续放牧5天后休牧15天。休牧期间完成区域内消毒、施肥、浇水工作,保证第二次轮牧时牧草已充分生长,能满足下一次羊群5天的采食需要。    3 疫病防治    3.1 有效防疫 (1)引种时严格把关、严格检疫,兽医技术人员亲自到引种地选羊,确认健康并注射口蹄疫疫苗后运到羊场,隔离21天,确认无疫后才混群饲养。(2)进行抗体监测,注射口蹄疫疫苗后21天抽血测抗体,达不到要求的进行补免,并不定期抽血进行病原学监测。(3)加强疾病预防,除春秋两季用口蹄疫和羊四联疫苗进行预防注射外,平时对新产羔羊进行补免预防,防止疫病的发生。(4)发生疫情,全群及环境封锁,病畜及时隔离,死畜严格处理,治疗严格规范。重大疫病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    3.2 定期消毒 (1)圈舍经常清扫,保持卫生清洁,通风良好。羊舍冬季间隔1个月、春季间隔半个月、夏季每7天消毒1次,每年春、秋季各进行1次彻底的消毒。常用消毒药物有:10%―20%生石灰乳、2%―5%火碱溶液、3%福尔马林溶液或84消毒液等市售消毒剂。(2)场门、场区人口处设立消毒池,池内的药液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进入人员严格消毒,谢绝无关人员进场,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及车辆等都要严格消毒。(3)转群或出栏后,要对整个羊舍和用具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方可进羊。(4)对贮粪场的羊粪集中处理,在其中掺入消毒液,堆积发酵再利用。    3.3 寄生虫病防治 山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道绦虫、肝片吸虫、肺丝虫、疥癣、羊虱等。(1)春季、秋季全群羊药浴:可用辛硫磷乳油水溶液、敌杀死或螨净液按比例兑水药浴。药浴应在天气晴朗无风时进行,药液现配现用,药液温度应保持在20~35℃。羊舍、用具及环境用相同药液喷雾。(2)每季度全群羊药物处理:丙硫咪唑片或左旋咪唑片按剂量服用,10天后用硝氯酚片按剂量服用(15kg以下羔羊不能服用)。(3)羊只发病时一般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广谱抗虫药进行皮下注射或口服。    4 工作制度建立    4.1 使用责任心强、管理有经验的兽医与牧工,随时观察羊群情况,严禁打羊、吼吓羊,牧工发现病情立即向兽?医人员报告,及时处理。    4.2 每天放牧时间随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放牧时捡净羊群区域内的塑料纸、铁钉、石头等物品,防止羊只误食、刮伤。杜绝放牧冰冻草、露水草、发霉草。    4.3 每天冲洗羊圈,打扫羊舍卫生,保持环境清洁。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加强对饲养员的监督和管理。    4.4 兽医随时观察畜群体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用药时须开处方,标明畜号、病症、药品名及用量、处理方法。 
  • 养殖技术推荐
更多+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12-08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如何利用沼渣饲养蚯蚓?沼渣养殖蚯蚓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沼渣处理沼渣捞出后,摊开沥干2天,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生活垃圾拌匀后平置坑内,厚度20-25厘米。蚯蚓放养应均匀移入蚯蚓,并保持65%湿度。场地管理蚯蚓生活适宜温度为15℃一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曝晒,应有必要蔽阴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湿度。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防止伤害预防天敌,如水蛭、蟾蜍、蛇、鼠、鸟、蚂蚁、螨等,避免农药、工业废气为害。养殖环境养殖场所...

12-20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

12-21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麸,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麸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蛆,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麸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4-0.5 公斤蝇蛆(视麦麸的质量而定),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蛆的...

12-21

孕蝎的识别方法

孕蝎的识别方法

雌蝎交配初期,靠直观识别其怀孕与否,难度较大。交配过后一段时间,只要留心一下,就可看到一个特征:当雌蝎接触雄蝎时,就迅速逃避,即使被雄蝎追上,也拒绝交配,这表明雌蝎已经怀孕。有些雌蝎在第一次交配后,还愿意同雄蝎跳"交配舞",有可能是复交,也有可能是空怀。只有到几个月之后,雌蝎由于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前腹部逐渐膨大,就比较容易辩认了。...

12-21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