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养殖技术

猪舍降温的措施

猪舍降温的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了多种适合于不同猪群的降温设施,已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封闭饲养环境下夏季热应激,为规模化猪场实现全年均衡生产提供了保障。猪舍的降温手段包括外护围结构隔热、猪舍的建筑隔热设计和畜舍降温设备。1、猪舍的建筑隔热设计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对猪舍建筑的隔热、防暑设计主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建筑猪舍的朝向和间距,将猪舍外墙用石灰水涂成白色,以提高猪舍外表面的反射能力和热散失率,从而减少太阳热能对猪舍内和猪体的传递,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屋顶材料或采取多屋建筑构造等屋顶隔热设计,墙...

养猪场要如何树立自已的消毒防疫意识

养猪场要如何树立自已的消毒防疫意识

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改变“重视治疗预防,轻视消毒”的观念。消毒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占60%左右,可见消毒防疫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1.建立适合本场的《消毒防疫管理规范》2.建立严格、科学的消毒防疫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3.将忽视消毒防疫的因素观念彻底清除。(1)不能直接见效。消毒不同于治疗药物,不能立竿见影;(2)有时不消毒也不生病。这是你运气好,但终究要生病;也有消毒也生病的情况,有可能是消毒剂质量有问题或消毒方法不对;(3)整体产品质量差。大量低价、劣质的产品充斥市场,使用户无从选择;(4)...

猪的水泡病

猪的水泡病

猪水泡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名猪传染性水泡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口和蹄部产生水泡性损伤为特征。其临诊症状不能与口蹄疫(FMD)、水泡性口炎(VS)和猪水泡疹(VES)相区别。该病首次发现于1966年,是猪的一种比较新的传染病。地理分布和危害1966年10月意大利的Lombardy地区发生了一种临诊上与FMD难以区分的猪病,1968年查明其病原为肠道病毒。进入七十年代,亚洲的香港和日本,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这种疾病。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口蹄疫防制委员...

茹窑兴起“自然养猪”

茹窑兴起“自然养猪”

在我们的印象中,养猪是又脏又累的活儿。而山东省高青县茹窑村的茹慧在高青县第一个采用自然养猪法,提高了猪肉的品质,同时实现了污染零排放,生产成本降低,堪称高青养猪业的一场绿色革命。8月20日,笔者走进他的养猪大棚,只见有的猪不断地拱“食”,有的躺在“床”上舒服地打着呼噜,大棚里没有传统养猪场的臊臭味儿。原来,他养殖的100余头猪生活在生物发酵床上。生物发酵床上的菌及时转化猪的粪便,净化了猪的生长环境。正在猪棚里的茹慧边撒干料边说:“俺今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采用自然养猪法出栏猪100余头,比以前能多赚近万元。...

合理选择抗菌药治疗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原则

合理选择抗菌药治疗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原则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不同地区、国家之间频繁的引种,各类疾病尤其是猪呼吸道疾病日渐增多,已经成为养猪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引起猪呼吸道细菌性疾病的致病菌主要有副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因为不同细菌血清型多、流行背景复杂,在没有高效疫苗上市前,只能采取从疫场分离病原研制灭活疫苗结合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类似疾病的流行。而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某些人畜同药和抗菌药在养殖过程中以添加剂的形式大量使用,在兽医临床上还存在抗菌药滥用现象,抗菌药物...

冬季仔猪保温措施

冬季仔猪保温措施

一、加厚垫料加厚垫料属传统保温方式,多在家庭养猪中使用。其方法是:第一天铺10厘米厚的垫草,第二天再添加10―20厘米垫草,使垫草厚度达30―40厘米,外侧钉上挡草板,防止垫草四散。在舍温10―15℃时,垫草的温度可达21℃以上。这种方法经济易行,既省工又省草(垫草),既保温又防潮。采用此法时,应及时更换垫草,添加干燥新鲜的垫草,保持栏内干燥。二、火源加热其方式有烟道和炭炉两种,烟道又有地上烟道和地下烟道两种。在用煤炭等燃料供温时,不论采用哪种供温方式,除要防止火灾外,还应及时排除栏舍内的有害气体,防止中...

子猪脐疝的治疗

子猪脐疝的治疗

子猪脐疝是子猪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缩或因脐部化脓感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原因,造成子猪腹腔脏器经脐孔脱出于皮下而形成,通常分为可复性疝和钳闭性疝两种。可复性疝指疝在患病子猪体位变换,或用手托疝囊时,疝内容物可回到腹腔;而钳闭性疝其内容物不能回到腹腔,有全身症状出现,随时间延长疝内容物和疝囊、疝轮可发生粘连,甚至坏死,危及子猪生命。临床症状子猪脐部呈现局限性、半圆球形肿胀,呈葡萄至鸡蛋大小,质地柔软,有的坚实紧张,但缺乏红、肿、热等炎性症状。可复性疝可摸到疝轮,钳闭性疝摸不到疝轮,内容物较坚实,用听诊器可听到肠...

提高母猪繁殖力综合技术

提高母猪繁殖力综合技术

母猪的窝产仔数、断乳全窝重、年产仔胎次,是测定母猪繁殖力高低的三个重要指标。它们除了受到母猪品种、年龄、胎次、个体差异等不可调节的因素制约外,要获得较高的窝产仔数、断乳全窝重、年产仔胎次,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1,掌握初配年龄和利用年限母猪初配年龄一般掌握在,地方品种5~6月龄、体重50公斤;外来品种7~8月龄、体重90公斤;培育品种6~7月龄、体重70公斤为宜。母猪一般利用5~6年即应更新。2.掌握适时配种,提高窝产仔数母猪发情期内排卵20个以上,而实际产仔11头左右,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这就需要我...

“高热病”与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高热病”与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987年在美国首先报道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即蓝耳病,1989~1990年在亚洲开始流行。上世纪90年代该病传入我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症状。临床特征为:怀孕母猪大批流产、死胎、早产、产弱仔,流产率达30%,严重者可达70%~80%;哺乳母猪严重缺奶,甚至无奶汁,乳猪10日龄以内死亡率为80%~100%;生长猪和育肥猪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有的猪出现结膜炎,眼睑和结膜水肿,个别出现球结膜水肿。其结果造成饲料报酬率降低、...

导致仔猪出现神经症状的疾病

导致仔猪出现神经症状的疾病

在养猪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仔猪出现神经症状,一些常见的疾病都可以引起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所以临床上要注意区分这些疾病,尽快的找到发病的原因,及早的治疗以减少损失。1.猪水肿病病原是败血型大肠杆菌。在变温、断奶、换料等应激条件下易发,多发于断奶后20-30公斤的吃得多,长得快的猪。病猪表现体温不高、兴奋不安、盲目行走、转圈、肌肉震颤、倒地抽搐、昏迷、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皮肤敏感、头脸水肿。剖检可见腹部皮肤有红斑,皮下和胃肠水肿。预防本病重要的是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还可注射水肿病菌苗。发病早期使用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