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出生体重的仔猪,产后母猪护理和初乳的摄取至关重要。出生体重轻的仔猪机体能量储备较少,如果出生后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可能发生低血糖症。研究表明,向体重较轻的仔猪胃中灌注碳水化合物(如右旋糖),可以提高其成活率。而出生体重较大的仔猪不需要额外护理和额外补糖也可以较好地存活。蔗糖等食品糖会引起新生仔猪严重腹泻或死亡,因此不能用作乳猪糖源,而葡萄糖(水解玉米淀粉、右旋糖)是乳猪较好的碳水化合物豆粕源。...
1.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饲料中钠和氯的主要来源。食盐除了满足钠、氯需要外,还可促进食欲,参与胃酸形成,维持饲料在胃中的正常消化作用,也是体内主要离子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来源。食盐纯度很高,氯化钠含量都在99%以上。食盐用量,一般在0.2~0.5%之间。用量过大,使仔猪腹泻。在添加乳清粉、盐酸赖氨酸和氯化胆碱的日粮中,这些原料也提供氯离子,而钠相对不足,应减少食盐用量,补充单一的钠源,解决日粮钠氯的不平衡。2.石粉(石灰石粉):是一种天然碳酸钙,含钙一般在33%以上。作饲料用的石粉,其...
1、猪舍建造应科学合理。猪舍应建在通风开阔地带,选用建筑材料时,应充分考虑隔热性能,如用空心砖建造墙体,顶棚建有隔热层等。2、做好猪舍的遮阴工作。在猪舍周围要搞好环境绿化,可栽植一些茂盛的植物,如在猪舍东面、南面可栽些速生杨,背面可栽些爬山虎、葡萄等,使阳光不要直射到猪舍,减少热辐射,达到降温的目的。3、猪舍应有充足的供水。在炎热天气,用冷水喷洒猪舍及猪体,并供给充足的饮水,有条件的最好采用自动饮水设备,并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使猪舍空气流通。4、控制舍内猪的密度。因为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温度,故在高温...
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特点。其肉舌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醉,亚油酸(C18-2)含量是家猪的2.5倍。特种野猪作为猪家族中的一个新品种以及解决目前家猪生产跌入低谷需转换替代新品种的好机遇,现将特种野猪原种(杂交一代)的繁青技术介绍如下:一、建场要求选座北朝南的地势,面积稍大(有现成的闲置场地更节约投资),四周筑成高约1.6米~2米围墙,装上铁栅门。场内如有山泉水更好,上可用自来水或水泵抽水洪场内野猪饮用。保留场内树木,也可植上树苗...
1.旋毛虫抗原的生化特性:首次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等电聚焦(1EF)、二维电泳及免疫印迹(EITB)等先进技术对4种旋毛虫抗原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至少含有糖蛋白、脂蛋白、糖脂蛋白、单纯蛋白、多糖及酯酶同工酶。二维电泳显示含有122个多肽斑点,其中大部分为分子量低于67KD的酸性多肽。肌幼虫排泄分泌(Es)抗原至少含有糖蛋白、脂蛋白、糖脂蛋白、单纯蛋白及多糖。二维电泳显示61个多肽斑点,大部分为分子量低于67KD的酸性多肽。成虫及新生幼虫可溶性抗原经S...
坚持养杂交一代猪杂交一代猪的生命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子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坚持喂配合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坚持用全价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而不浪费。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传统的吊架子育肥是把猪的育肥期分成几个阶段,按各个不同阶段采精粗饲料结合进行催肥。此法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猪生长慢,出栏率低。如果对断奶后的小猪到出栏前的肥猪采用提高营养水平直线育肥法,可有效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广泛利用辅助饲料利用经过...
猪瘟对碱性消毒药敏感,如火碱、生石灰,冬季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加5%的盐。口蹄疫对温度、酸性、碱性消毒药敏感,如火碱等。蓝耳病pH值5~7可减少发病,温度90%以上敏感性高。圆环病毒对季铵盐加碘的消毒液敏感,对酸性和氯仿溶液可存活较长时间,对温度环境72℃也能存活一段时间。伪狂犬对酸性、碱性、碘敏感。细小病毒对碱性和0.5%的漂白粉敏感。乙型脑炎常用消毒药即可杀灭,如双季铵盐等。传染性胃肠炎对碱性、季铵盐敏感,如双季铵盐,聚维酮碘等。轮状病毒对氯仿、乙醚敏感,但对化学试剂不敏感。流感对酚、乙醚敏感,但有呼吸道...
目前人们对于大组群生长猪在采食等方面的群体行为动态还不是很了解,还不清楚生长、肥育猪在这种环境里怎样竞争、怎样利用重要资源,例如料槽。本项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大组群下生长、肥育猪的采食等行为的规律以及应激的情况。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把生长、肥育猪分成两个区,采用了两种组群规模,小组群为18头/组群,大组群为108头/组群。每个区包括两个大组群和四个小组群,连续饲养10周时间。试验在大草原养猪中心的Elstow猪场进行,总共用了576头阉公猪和青年母猪(PIC)。试验猪只于18日龄左右断奶,之后在断奶舍饲养...
多生仔猪系指高产母猪胎产多仔(12头)而言,即卢哺乳仔猪。在养猪生产中特别是在农村,虽然母绪高产,仔二猪强壮,但不能优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至使哺乳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发育慢,经济效益不佳。我们认为母猪的高产,并且又是健壮的群体,固然是提高仔猪生产水平,增加效益的数量和质量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土,充分发挥人的技术技能,采取一系列的优育技术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哺乳仔猪多活快长的潜能,最大限度提高50天断奶窝重,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就多生哺乳仔猪优育技术问题,谈几点个人体会,供参考。一、把好初生仔猪温度关,...
一、刷拭猪体法据试验,每天早、晚用硬毛刷刷拭育肥猪的全身,每次10~15分钟,可使猪增重15%~20%。二、红光照射法在育肥阶段照射红光可使猪的饲料利用率提高1.52%,日增重增加150克,并可提高猪群的成活率。日照时间以12小时、光照强度以10~12勒克斯为宜,在每平方米猪舍中离地面1米处安装1盏15瓦的红色灯泡即可。三、喂松针叶粉法在猪的日粮中添加1.5%~5.5%的松针叶粉可使猪的平均增重率提高30%左右,饲养周期缩短50~60天,并显著增强猪的抗病力。四、添加中草药法取陈皮10克、白萝卜籽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