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养殖技术

蟾蜍浆蜘蛛治猪瘟的效果好

蟾蜍浆蜘蛛治猪瘟的效果好

用适量蟾蜍浆加1个大活蜘蛛(小蜘蛛3个),磨搅成糊状卡耳。卡耳2―3天,用药的猪耳朵肿大,甚至肿至半边脸,肿处一般发黑。6―7天后,肿处会逐渐消散,接着卡耳部位坏死,会流出黄色粘液,伤口渐渐愈合。卡耳3天后,一般病猪会慢慢恢复食欲,体温降为正常,直至康复。该土方用药时间最好在发病后4天内,超过6―7天,治疗无效。...

种蟾蜍的选择

种蟾蜍的选择

1.具有蟾蜍种性特征种用蟾蜍的性特征要明显.要求雄性有明显的婚垫,雌性腹部膨大、柔软,卵染轮廓可见、富有弹性。2.个体特征种蟾蜍个体要大,体质要健壮,皮肤有光泽,无病无伤。凡躯体及四肢被刺伤、留有伤痕或洞孔的,四肢发红,肢指(趾)骨裸露,行动迟钝,皮肤无光洋、发黑或腐烂的,均不宜作为种蟾赊。3,年龄选用2一5龄的青壮年蟾蜍。不宜选用5龄以上和2龄以下的蟾赊作为种用。4.亲缘关系血缘关系过近(如同胞、亲子等)的雌、雄蟾蜍种蟾蜍配对,不仅受精率、孵化率低,而且孵化出的蝌蚪成活率低,蝌蚪及蟾蜍的生长发育也不好。...

蟾蜍的形态结构

蟾蜍的形态结构

(一)外部形态蟾蜍外形似蛙,体粗壮。整体可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颈不明显,无尾。躯干粗短,皮肤粗糙,背部及体侧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疣粒。眼和鼓膜的后方有大而长的耳后腺。蟾酥主要是耳后腺的分泌物。(二)内部构造内部构造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蟾赊表皮富含腺体。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对。生殖季节,卵巢内包含有大量黑色的卵,几乎充满体腔。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输尿管兼具输精、输尿作用,因此又称为输精尿管或尿殖管。...

蟾蜍的脱衣采集技术

蟾蜍的脱衣采集技术

蟾蜍每年都脱壳一至二次,脱一次壳长大一次,脱壳时边脱边吃,脱完吃光。所以人们只知有蟾衣而很难采集到的原因就在于此。一般清明以后,蟾蜍陆续上岸觅食繁殖,芒种以后是蟾衣最佳采集期,因为从上岸到芒种,已基本完成了繁殖、休整、补食期,气温已达到25℃以上,蚯蚓昆虫已大量繁殖,食源广泛,蟾体健壮,应立即着手准备采集蟾衣的具体工作。1、在室内用玻璃围成长2.5米、宽1.5米、高5米的脱衣池3-5个,池底水泥抹光,有一定坡度,每只池都设有下水道,以便于冲洗,每只池子上方安有照明设备,用于夜间操作照明。2、将养殖池内一百...

蟾蜍壳采集器

蟾蜍壳采集器

蟾蜍壳指的是蟾衣,系中华大蟾蜍(俗称癞蛤蟆)、黑眶蟾蜍等蟾蜍科两栖动物生理性蜕下的角质衣膜,是用于肿瘤及疑难杂症的传统中药材。野生蟾蜍在夜晚蜕皮,且边蜕边吃,蜕完就全部吞食。因此,天然蟾衣很难采得。自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蒋张林先生发明了“蟾蜍壳采集器”(专利号:ZL01210442、6)后解决了这一难题,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开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辟了一条新路。该所在养殖龟、鳖的同时也养殖、研究蟾蜍。据试验,1亩地可放养体重80g以上的青、成年蟾蜍4000只,种源可从野...

蟾蜍药物脱衣的技术

蟾蜍药物脱衣的技术

品种及场地选择只要是无明显脱衣花纹,四肢齐全,健状、无病的野生蟾蜍,均可进行脱衣,体重应选择在100克以上,场地应选择通风、透光、透气、便于下水的地方建池。并避免日晒与雨淋,附近最好有充足的水源。脱衣时间以4~10月份为宜,且以6~9月份最佳,过早脱衣多有不完整,一般在下半夜进行(即凌晨1~5点),或者连续几天晴好后,有雷阵雨前为最多。脱衣适宜温度为25℃~32℃,整个脱衣过程一般在5分钟左右。小池建造小池以120×90×40厘米为适宜,过大过高均为浪费,过小则分不清哪只蟾蜍在脱衣。小池底部设2~4厘米斜...

蟾蜍的经济价值和人工养殖

蟾蜍的经济价值和人工养殖

第一节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们提供治病的良药,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动物。从蟾蜍身上采集到的蟾酥、蟾衣均具有很高的的医药价值。蟾酥是用蟾蜍的头部耳后腺(眼上角的一对椭圆形起部分)和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干制而成的;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治病、麻醉止痛等功能。驰名中外的“六神丸“、“梅花点舌丸“、“季德胜蛇药“、“蟾力苏“等都含有蟾酥成分,以蟾酥为原料制作的中成药在我国已达数十种之多。在我国蟾酥也倍受青睐。日本医生...

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

中文名花背蟾蜍拉丁名Buforaddei命名人Strauch形态描述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前肢粗短;指细短,指长顺序3、1、2、4,第1、3指几等长,第4指颇短;关节下瘤不成对;外掌突大而圆,深棕色,内掌小色浅。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或肩后端,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胫长,趾短,趾端黑色或深棕色;趾侧均有缘膜,基部相连成半蹼;关节下瘤小而清晰,内跖突较大色深,外跖突很小色浅。雄...

蟾蜍的人工催产技术

蟾蜍的人工催产技术

1.催产药物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一A)、蟾蜍脑下垂体等。HCG和LRH一A有商品出售。2.蟾蜍脑垂体的摘取和蟾蜂脑垂体注射液的制备(l)蟾蜍脑垂体的摘取蟾蜍脑垂体位于脑的底部,即上颚后部,隐蔽于蝶骨的蝶鞍中。用尖手术剪从颚骨的一角插进蟾赊嘴,剪开两侧嘴角至鼓膜后面,在鼓膜后面横着把头剪下。然后把口腔上颚的皮肤向前翻起,露出头骨,用小剪刀从枕骨大孔向眼窝前侧斜剪两刀。将剪成的三角形骨片向前翻折,并用镊子将此骨片提起,即暴露出脑的腹向,可见一粉红色的小体便是脑垂体...

蟾蜍药物的脱衣技术

蟾蜍药物的脱衣技术

品种及场地选择只要是无明显脱衣花纹,四肢齐全、健壮、无病的野生蟾蜍,均可进行脱衣,体重应选择在100克以上,场地应选择通风、透光、透气、便于下水的地方建池。脱衣时间以4月份~10月份为宜,且以6月份~9月份最佳。蟾蜍脱衣一般在下半夜进行(即凌晨1点~5点),或者连续几天晴好后,有雷阵雨前为最多。脱衣适宜温度为25℃~32℃,整个脱衣过程一般在5分钟左右。小池建造小池以120厘米×90厘米×40厘米为适宜,过大过高均为浪费,过小则分不清哪只蟾蜍在脱衣。小池底部设2厘米~4厘米斜面,在一低角落处留一下水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