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养殖技术

珍贵鲍鱼的精加工

珍贵鲍鱼的精加工

鲍鱼其实并非鱼类,而是一种单壳贝类,古代称鳆或石决明。因壳像耳朵,故有人称它海耳。它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鲍科。世界上的鲍鱼约有百余种,我国沿海有七种鲍鱼,北部沿海的皱纹盘鲍和南方的杂色鲍较为多见。皱纹盘鲍,贝壳大,椭圆形,较坚厚,通常壳长约12.5厘米,高3厘米,宽8厘米~9厘米。螺层三层,壳顶钝,略凸出于贝壳表面,但低于贝壳的最高部分。从第二螺层的中部开始至体螺层的边缘,有一排以凸起和小孔组成的旋转螺肋,末端的四五个有开口,呈管状。壳面被这排凸起和小孔分为右部宽大,左部狭长的两部分。生长纹明显,无大的...

选择鱼饵四字经

选择鱼饵四字经

俗话说“鱼食不对口,回家必空手”。钓鱼分荤、素两大类,无论哪类,都要从“色、形、味、动”四个方面来选鱼饵。色:指钓饵颜色,要明亮,便于鱼发现,如鲤鱼喜欢红色,其它色不感兴趣。形:指钓饵形状,要大小适宜,鱼能一口吞掉,形为昆虫、蠕虫等。味:指钓饵的气味和鲜味。鱼的嗅觉很灵敏,鱼闻味而来,口味有喜咸、淡、酸之不同。动:指钓饵要处于动态。钓饵动,鱼会追。不动鱼则视而不见。因此,蚯蚓成万能钓饵,因为它体色呈红色,有味,形适宜,且动,可谓是鱼的一道美味。蚯蚓在沟测、潮湿墙根下,便于采集。也有用玉米面、泡味塑料做的钓...

观赏鱼水霉病防治妙法

观赏鱼水霉病防治妙法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白云病,该病虽然终年都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晚冬水温较低时最易流行。这种病主要是由水霉(Saprolegniaceae)和绵霉(Achlya)等霉菌附生在鱼体表引起的,对成鱼和鱼卵都有危害。当鱼体局部皮肤受损或鳞片脱落时,都有可能招致水霉、绵霉等霉菌的腐生感染。鱼在患病初期,肉眼只能看见鱼体伤口处组织红肿,皮肤附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菌丝的生长,大量新繁殖出的菌丝为白色或灰白色,一丛丛如絮状,附着伤口处。同时菌丝还能伸入肌肉中,其分泌的毒素会破坏肌肉组织使之坏死。最终导致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

箭鱼加工技术

箭鱼加工技术

 箭鱼(xiphiasgladuslinnaeus)属大型深海鱼类,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主要采用延绳钓方法捕获,所获个体大多在10--100公斤左右,100公斤以上的较少。箭鱼最大个体体长可达5米,重达400公斤。箭鱼肉呈粉红色至红色,肉色好看,味道鲜美,在美国市场颇受欢迎,价格很高。关于箭鱼的加工技术,国内尚无报导。笔者于2003年在新加坡三海渔业有限公司从事这方面工作,现将箭鱼加工技术总结如下:1箭鱼原料的采购:箭鱼原料购于海上冷冻加工船,要求鱼类皮肤光亮无损,肉色鲜艳,无头无尾,无内脏,采...

用矿泉水瓶制作捕鳝笼

用矿泉水瓶制作捕鳝笼

用旧矿泉水瓶制作捕鳝笼,替代竹制捕鳝笼,经济实用。现将制作过程介绍如下:(1)选两个颜色、形状、大小都一致的矿泉水瓶,容量以600毫升左右为宜,两上都剪去瓶底,其中一个从瓶的肩部剪去。将剪好的两个瓶按只剪去瓶底的在上、从肩部剪去的在下连接成一个长瓶,接口处用烧烫的铁丝钻8~10个眼焊接紧。(2)选一块与矿泉水瓶同色的硬塑料片,剪成直径16厘米的半圆,从圆心向内剪8~10个2厘米长的剪口。剪口稀密一致,其作用是只让鳝鱼进不准鳝鱼出。再将剪好的塑料片卷成底部与矿泉水瓶底部一样大的圆锥形,边缝用尼龙线缝紧。(3...

大水面养鱼鱼病的预防

大水面养鱼鱼病的预防

大水面养鱼,鱼病防治有一定难度,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实践证明,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大水面鱼病的发生。1.鱼种消毒。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养。常用的鱼种消毒药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一般每1000kg消毒水中的药物投放量为:漂白粉10g,硫酸铜8g,食盐10~20kg,高锰酸钾20g。这些药物对鱼体皮肤和鳃上的细菌、寄生虫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2.饵料消毒。投喂的饵料必须清洁、新鲜,最好经过消毒。动物性饲料如螺、蚬等用清水洗净,选取鲜活的投喂。植物性饵料如各种水草、...

观赏鱼日常管理的全攻略

观赏鱼日常管理的全攻略

刚开始养观赏鱼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验。买回鱼放到鱼缸里,刚开始几天一切都不坏。没几天只见水也浑了,鱼也打了蔫。一打听才知道鱼病了,“什么?鱼还会得病?”半信半疑之下又是请医又是喂药。钱包大拉一顿肚子。时间也花了不少,头发都可能白了几根。终于,鱼儿一条不剩的见了老毛。一咬牙再买几条。又好了几天,然后又病,再治,再死,再买,周而复始。不知不觉陷入一个怪圈。最后大有不会给鱼治病的养鱼人不是好养鱼人的感觉。哈哈。想一想我说错了没?这是初学者的毛病。大家都会犯。不稀奇。稀奇的是有的人无法自拔。陷入到鱼医生的怪圈里出不...

鱼孢虫(Ichthyosporidiumhoferi)

鱼孢虫(Ichthyosporidiumhoferi)

感染的迹象鱼显得消瘦,但是腹部肿胀。尤其在疾病的晚期,皮肤上出现小的白色的结节的时候,出现皮肤缺损。受传染的鱼游动不正常。受侵害的鱼类鱼孢虫侵害很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疾病不如所想像的那样普通,由于此病容易与鱼结核病引起的非常类似的症状相混淆。感染详述鱼孢虫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疾病,通过身体传播,并且严重损害内脏器官,生长周期相当复杂,传染从被摄入的孢子开始可能是被捉来作饵料的桡足类动物身上的孢子,或者是停留在开放的伤口上的孢子,实验室里培养的真菌在3~20℃时生长活跃,10℃最适合生长。推荐的治疗方法如果鱼孢...

几种绿色鱼药的简易配制方法

几种绿色鱼药的简易配制方法

在鱼病的防治中,如能利用当地绿色植物或中药材配制鱼药,不但可以防治赤皮病、肠炎、烂鳃病等常见病,还能节省费用。下面将几种绿色鱼药的简易配制方法介绍如下:1、三黄粉:大黄、黄柏、黄芩按5:3:2的比例配成。使用时,每10kg鱼饲料中添加“三黄粉”1kg,食盐0.4kg,加适量水,制成颗粒状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在发病初期治疗效果显著。鱼病进入晚期后,可将三黄粉配成浓度为1―1.5mg/L(升)药液全池泼洒,若配合泼洒浓度为0.5mg/L(升)的硫酸铜,效果更佳,每天1次,连续3--6天。2、五倍子:...

开春养鱼“把四关”

开春养鱼“把四关”

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每亩施人粪尿60~90公斤,或畜粪100~150公斤。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1∶1∶0.5,追施时每亩总用量为3~7公斤,每次追施间隔5~10天。水质以池水保持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为宜。当水温达到10℃时,鱼类开始活动摄食生长。初春投喂应以豆饼、麸皮、玉米粉等精饲料为主,每天定点、定时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1.5%~3%。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饲数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