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鱼种的秋季强化培育,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改善环境鱼种投放前,将原池水放出一半,再加注新水。每亩池塘施发酵粪肥150公斤,每9天一次,共施3-5次。适当追施以氮磷为主的化肥,一般每亩池塘施尿素1.5-2.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7天左右施一次。每次施肥后加注新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每半个月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一次。鱼种投放以培育草鱼种为主的池塘,可搭配30%左右的鲢、鳙等鱼种;以培育鲢、鳙鱼种为主的池塘,搭配30%的草鱼种。鲢、鳙鱼种的比例为5∶1。放养...
热带鱼常年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水温恒定在一定范围内,很少受到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生病的几率明显较低。热带鱼患病的原因,多是由于水质不良或短时间内饲水温差变化过大造成。此外每年的春秋季节,热带鱼都存在一个人工保温和自然温度相互过渡的问题,如果交接不顺利,也会诱发疾病。烂鳍病其病因是由于水质不良导致细菌侵染所致。病鱼各鳍腐烂,皮肤干涩无光泽。有时,也可能是鱼体相互撕咬,鱼鳍破损又遭细菌感染。防治方法:可选用0.02克呋喃西林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分钟。也可选用呋喃唑酮3―5片,溶于100千克水...
观赏鱼长年生长在较小的水体中,其生长环境与外界交换能力差,极易诱发各种疾病。一旦发病,人们习惯用传统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孰不知这类药物反复使用会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以后的用药效果乃至整个养殖环境,而使用中草药,不仅可以克服这些危害,而且还有使用简便、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型的防治方法。现将观赏鱼的常见病及中草药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供参考使用。1、水霉病:该病病原体是水霉菌。症状是:病鱼受伤部位生长一丛丛白色菌丝,状似棉絮物,菌丝深植肌肉中,吸取鱼体营养,使观赏鱼瘦弱...
一、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成鱼的池塘,由于鱼种放养多、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质较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所以每天要把鱼吃剩的残饵及杂物捞起,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二、追肥培饵。秋季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丰富的生物饵料,满足鲢、鳙滤食生长需要。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坚持量少次多。如果是肥水池,则施少量化肥,既避免水质恶化,又保持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一般亩施尿素2.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使池水保持油绿或茶绿色;如果是清水半瘦池,则以施发过酵的禽畜人粪为主,亩施400~500千克,7~10天施一次...
一、池塘条件:要求池底淤泥少,水深在2.0米左右,排灌方便,面积最好在15亩左右,面积过小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面积过大不宜于培育夏花,有投资能力的可用15亩左右的池塘连片大规模养殖。二、鳜鱼放养密度、规格及品种:根据池塘最大负荷量计算池塘最多放养饵料鱼数,再根据饵料鱼数算出可供养的鳜鱼数,一般一亩放养250尾左右,即一个15亩池可放养3700尾左右。为保证投放后的成活率,放养规格最好在5.0cm,左右,但要求规格尽可能整齐一致。品种一定要长江原种翘嘴鳜,不要养殖近亲产卵的苗种,更不要养殖携带病毒的苗种。...
一、鱼丸生产的意义我国淡水鱼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淡水鱼养殖大国。我国独具开发鱼糜食品深加工产业的优势资源,2004年全国水产品产量4855万吨,比2003年同期增长3.2%,1~11月份,淡水产品产量1669万吨,同比增长5.9%,海洋捕捞产品产量1287万吨,同比增长2.1%,海水养殖产品产量为1050万吨,同比增长了4.2%。联合国营养组织在2001年初将鱼肉确定为人类21世纪最佳动物蛋白质来源。众多的营养学家、卫生专家建议有条件的地方每人每天最好食用100克优质的鱼肉蛋白质。欧美国...
冬季对鱼种和未达商品规格的鱼并塘后,因池塘内鱼的密度加大,鱼的需氧量增加,加之结冰后的水面封闭,这时如不注意及时补氧,极易导致鱼类缺氧窒息死亡。缺氧后的鱼即使在冬季不死亡,也会严重影响其来年的生长,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冬季对鱼类进行补氧,不仅可以防止缺氧死亡,而且有利于来年春天的迅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越冬鱼塘补氧可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方法:1.循环注水补氧。从池塘的上游注水,下游放水或把几个邻近的鱼塘用水泥管或塑料管连接,用机械将一个塘的水抽向另外一个塘,几个鱼塘的水体形成循环。水体流动后,与空气...
1鱼池建造建造金鱼饲养池宜选择地势较高、水源充足、水质好、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进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10~15平方米,池深40~50cm,蓄水30cm左右,长方形。建池用砖和水泥,先用砖砌,再抹上水泥。池基必须夯实,防止因地面下陷而造成鱼池裂缝漏水。鱼池要有分开的进、排水系统,每个鱼池一端设进水口,另一端设排水口。排水管直径不小于5cm,排水管直伸排水沟中。池底应从进水口向排水口略倾斜,便于排水。2用水选择水泥池饲养金鱼的用水主要采用深井水,但由于深水井温度较低,溶氧量也低,使用时设一蓄水池,把水抽人蓄水...
厦门市大规模养殖罗非鱼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盛于90年代,养殖各种罗非鱼1.5万亩,产量1万吨左右。各地兴起了挖池塘热,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并且造就了形式多样的养殖方式,从池塘到水库,从淡水到海水都有养殖。从苗种、养成、饲料到加工,技术完整、成熟。厦门人利用温和的气候、发达的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宽广的市场,已将罗非鱼发展成为当今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2003年,罗非鱼养殖面积2.26万亩,产量1.1万吨,占全市淡水养殖总产量的81.06%。20世纪以来,曾因罗非鱼销售市场受阻,一度养殖面积大量减少。去年,在一...
一、配合饲料的选择1.饲料品质: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类的消化吸收。在感官上要求色泽一致,无异味,无发霉、变质、结块现象,呈颗粒状,表面光滑。原材料的粉碎粒度易小,否则饲料表面积小.接触胃液面积小。不利于鱼类吸收。常规鱼粒度要求60目以上。混合均匀度要小于10%,制粒表皮要光滑,熟化度高,饲料的硬度不能过硬或过于松散,对水稳定性要求20分针不溃散,饲料中水分含量不超过12%,否则会引起饲料霉变。2.营养物质平衡:选择饲料时,最好对饲料营养价值进行评定,营养价值越高,饲料转化为鱼机体组织越多。许多养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