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是一条可以致富的好门路。但是不少生产者在稻田养蟹过程中走入“误区”,突出的有以下四点:误区之一:认为养蟹的稻田环沟越大越好。有的开挖环沟面积达整个稻田面积的40%~50%。根据多年的经验看,稻田养蟹的环沟应根据养蟹需求结合圩埂用土情况确定,一般环沟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误区之二:认为养蟹苗种越多越好。有的每亩放蟹苗种2500只~3000只,以为苗多成活多,安全系数高。而实际上,稻田养蟹亩放苗种量应以五期幼蟹1200只~1500只,蟹种600只~1000只为宜。如果超过这个数量,所产的成蟹规格...
一、清塘消毒。放苗前15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化浆后全池泼洒,1周后用40-50目的筛网过滤进水,再用5-20千克/亩漂白粉对水消毒水体,初次进水深度30-60厘米。二、肥水培饵1、无机肥:尿素2-3千克/亩,磷肥1-1.5千克/亩。3-5天追肥1次,用量为首次的1/3,上午9-10时施肥。2、豆浆:每亩水面用10千克黄豆浸泡磨浆泼洒,2-3天后续泼1次。3、肥水素培水:用生物肥水宝、高效肥水素等,用量1-2千克/亩。透明度30-40厘米,水色呈黄绿或黄褐色。“需要注意的是: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从9月份开始,便进入捕捞上市的旺季。由于集中上市,常出现严重的压级压价现象,淡季与旺季价格相差近一倍。成倍的差价促使一些养殖户搞起温室大棚养殖,通过大棚保温,进行提早养殖,提前上市。现将原池温室大棚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设施建设主要有养殖池、日光温室大棚和压缩充气管道。池塘一般选择南北走向,整齐排列,面积3~5亩,长宽2∶1,池深1.8~2.0米,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在池塘靠北一边,内修一小塘,小塘宽8米左右,长即为大塘的宽,池深保持在1米。大塘的塘埂上方统一拉一纲绳,用木桩间隔顶住,作为小...
水霉病为真菌类疾病。1.病原水霉病亦称黄鳝白毛病或肤霉病。由真菌类的绵霉菌引起。2.症状此病由运输、捕捞过程中人为损伤或黄鳝之间咬伤引起。病原体霉菌侵入受伤鳝的伤口,菌丝迅速在伤口处蔓延形成一块白毛或成白絮状。3.危害及流行当菌丝寄生较多时,黄鳝食欲不振,甚至拒绝摄取食物,最后消瘦死亡。该病多流行于早春和晚秋时节。4.防治方法(1)预防措施①勿使鱼体受伤,可杜绝该病发生;②对于有外伤的黄鳝,每立方米水体中放食盐40克和小苏打40克,制成溶液浸泡3~4天,可使伤口收敛,预防效果很好。(2)治疗方法①孔雀石绿...
青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淡水虾.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因而倍受人们青睐。1.青虾的习性。青虾广泛地生活在湖泊、沟河之中,最喜栖息于多水草的浅水水域。青虾属杂食性动物,幼体以浮游生物为主,成虾以水生植物腐败茎叶为主。青虾一般在7~9月间交配产卵,每次产卵800~1200粒。由于受精卵得到母体良好保护,天然孵化率不低于92%。幼体经过3~4次脱皮,即变成幼虾。幼虾只需2~3个月时间,即可成熟产卵。青虾繁殖力较强,雌虾排卵以后,很快就能再度排卵。2.青虾的养殖。青虾养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
1.病因与症状此病症多发生在炎热的酷暑季节,这时水温很高,超过黄鳝的忍受程度,尤其是午后时分,使黄鳝出现昏迷症状。2.防治方法(1)鳝池周围种植有棚架的瓜果类为池鳝遮荫。(2)池中保持一定量的水生植物。(3)高温季节,严格控制水温在28℃以内,一般采用加水、换水等方法控制水温。每次加水、换水后还要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是否达到要求。...
2003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将青蟹养殖业列为省六大优势产业带建设之一,并将三门县列为省级青蟹优势产业带建设的中心区域,该县被誉为中国青蟹之乡。但随着青蟹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影响也相应复杂。下面就该地常发病症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一、围塘青蟹养殖病害防治以日常预防为主,每隔一个月用相关药物消毒水体,每隔一个时期在饵料中辅以药物加以预防。以下对几种常见病害防治作一简要说明。(一)黄水病症状:病蟹消瘦,体色暗,关节膜处呈黄色或浊白色,或关节边缘发红(健康的关节部为蓝色),折断关节,可挤出浊白色的脓水,打开蟹...
一、“软壳”综合症的症状及流行情况症状:患病虾的甲壳薄而软,头胸甲二侧向外翻与肌肉分离,易剥落,活动缓慢,体色发暗,常于池边慢游。生长速度放慢,体长明显小于正常虾。流行情况:南美白对虾长到5厘米左右较容易形成“软壳”症,虽然“软壳”症不会直接影响虾的成活率,但是,具有“软壳”症状的虾体质较差、极易感染其他病害,形成“软壳”综合症。死亡率在5%~10%左右。有的虾在高温季节或因受惊还会引起躯干部弯曲;腹部、背部弓起,僵硬、无弹跳力等痉挛症。二、发病原因1.营养不足南美白对虾在海水中养殖时,可以从海水中吸收钙...
辨因解决对虾游池问题南美白对虾游池表现为虾沿池边不停狂游,直至体力衰竭,若处理不当,会发生重大损失。南美白对虾游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饲料投喂不足,产生饥饿性游池。判断方法:有部分虾沿池壁来回游动,寻找食物。解决方案:增加投喂量,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或利胃宝,并适量换水。2.底质严重恶化,底部缺氧造成游池。表现症状为虾快速狂游。此时应检查池底,化验水质,看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含量是否超标。解决方案:排换水30厘米,开启增氧机,并施用绿水利生素、益水宝或中鱼高能复合菌等,改善水质。3.习性性游池,...
河蟹甲壳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捕捞作业、长途运输、长时间暂养过程中,蟹体遭受创伤后容易发生。主要症状是:病蟹背甲、胸板、步足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病斑,严重的病斑中间,轻戳即可穿过,有的步足末端还往往溃烂成黑色,严重影响到河蟹的生长。防治方法是:1.在放养之前,彻底清塘,消灭病原菌。2.苗种在捕捞、运输和暂养时,防止伤及蟹体。3.苗种入塘前进行药浴,避免创口感染。4.扣蟹入塘后,用“强氯精”(0.4ppm)或二氧化氯(0.2ppm~0.3ppm)全池泼洒,也可以用土霉素(0.4ppm~1ppm)或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