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养殖技术

哺乳仔猪腹泻病咋治

哺乳仔猪腹泻病咋治

哺乳阶段的仔猪腹泻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如黄痢、白痢等,也可由病毒如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引起,还可由球虫病引起。伪狂犬病引起的腹泻也不容忽视。球虫病腹泻主要表现为松软的稀便,引起的死亡率非常低。黄痢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以剧烈水泻、迅速死亡为特征。白痢是仔猪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带腥味的浆液状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发生于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引起呕吐和严重水样腹泻,粪便含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

哪些养猪经验是不可靠

哪些养猪经验是不可靠

目前在生猪饲养中存在一些误区。1、“熟喂易长油”。传统的养猪方法是饲料煮熟喂,认为猪吃熟食易长油。其实,熟饲料喂猪费时、费工、耗料多,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不高;饲料在煮熟的过程中有20%的营养成分损失掉了,青饲料的损失更大,熟饲长膘慢,生喂能大大降低能耗和人工费用,科学合理的饲养,能将饲养期缩短3~5个月。2、“冬至杀猪做腊肉”。农村普遍认为冬至的腊肉口味最好,故冬至前可以出栏的肥猪也要拖到冬至宰杀。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8~23℃,18℃以下猪生长缓慢,进入冬季,气温下降,从饲料成本考虑,肥猪应尽量提前...

仔猪精索炎的诊断和治疗

仔猪精索炎的诊断和治疗

1发病情况病猪患阴囊疝,做阴囊疝手术的同时去势。手术前猪食欲正常,体况良好。去势时侧卧保定,操作时间较长,无消毒措施。去势后仔猪阴囊一直肿胀,伤口不愈合,食欲几乎废绝。2症状患畜体重约25kg,无食欲,粪便无异常,体温40.1℃,左侧阴囊肿胀,患侧后肢不敢负重,腹壁紧张。触诊发现左侧阴囊坚硬肿胀,创口愈合不良。3诊断根据以上情况疑为阴囊疝手术后精索断端及阴囊感染,拆除缝合后发现患精索炎,决定手术治疗。4治疗首先悬挂保定患猪,局部剪毛消毒,扩大创口,在患侧腹股沟处常规处理,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分离鞘...

猪棘头虫病

猪棘头虫病

1.病原本病是由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所引起的,6个月以上的猪患病较多,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为高,本病影响猪的肥育,降低肉的产量,有时引起死亡,人、狗也可以感染。虫体呈灰白色,前端稍粗大,后端较细,有明显的环状皱纹,在头端的吻突上有向后弯曲的钩,雄虫长7-15厘米,雌虫长30-68厘米。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被甲虫类如金龟子等的幼虫吞食,就在其体内发育为具侵袭性的幼虫,当猪在掘土或掘粪时吃了这种甲虫以及它们的幼虫和蛹后就被感染。猪吞食了侵袭性幼虫到幼虫发育为成虫,约需70-110天,虫体在猪体内寄...

浅谈猪常见皮肤病的综合防治

浅谈猪常见皮肤病的综合防治

我国的养猪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国外新品种的引进,流通渠道的拓宽,饲养密度的增大,为皮肤性疾病的流行创造了客观条件,皮肤病也越来越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寄生虫性皮肤病~疥螨病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慢性皮肤病,也称疥癣或疥疮。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大小猪均可感染,多发生在5月龄以下的猪,白毛猪比黑毛猪容易发生疥螨病。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善和卫生差的猪群更容易发病。严重的疥螨病不但影响增重率及料肉比,而且可造成猪只应激。猪疥癣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发...

妊娠母猪度夏须“7防”

妊娠母猪度夏须“7防”

防舍温过高:对过夏的怀孕母猪,要营造凉爽环境。猪舍要保持干燥,门窗应安装纱网防蚊蝇;应配有遮阳、通风等设备,防止中暑及其他热性应激疾病的发生。热天可向舍内喷洒凉水,但不要直接喷在母猪身上。在气温达到30℃以上时,可采取安装空调、电风扇等措施,迅速降温,以防造成死胎。防疾病传染:夏季妊娠母猪容易生虱子和疥癣,特别是生在猪耳郭内的要及时防治,彻底根除。妊娠后期的母猪,临产前3天应减料,产后只喂些稀麦麸皮粥即可。在转移产房前对母猪全身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清洗,并晾干。同时对产房清洗和消毒,这样才能保证仔猪产...

百日的养猪新法

百日的养猪新法

百日养猪法是指选体重在20千克以上的良种健康仔猪,给以优质全价平衡饲料,良好环境,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达到平均日增重750克的育肥成绩,实现百日出栏的目的。㈠圈舍修建要合理根据猪的生理需要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是实现百日出栏的前提。猪舍的修建应是避风向阳,地势高燥,做到空气清鲜,冬暖夏凉,且外部环境安静优美、远离居住区,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猪舍温度应保持在18~23℃,湿度保持在65%~75%。猪舍内杜绝潮湿,地面应干净卫生便于消毒。㈡确定引进优良的瘦肉型品种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瘦肉型猪品种。所以要达到每...

现代化养猪生产疾病控制技术

现代化养猪生产疾病控制技术

概要现代化养猪生产的疾病控制,与过去传统分散式、小规模生产方式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种猪的国际化流通,为疾病发生与流行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第二,高密度的饲养方式和高强度的生产,使呼吸系统和繁殖系统的疾病及肢蹄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应激反应的频度增加,这样,对环境改善与营养均衡的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三,一些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疾病不断地危害着猪群。一些病原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引起机体的基础免疫功能下降,要求不断地汲取最新兽医学知识,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第四,新的疾病控制技术,如SPF...

夏季母猪受胎率低解决办法

夏季母猪受胎率低解决办法

提高母猪繁殖率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虽然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都经过了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每到夏季,母猪的受胎率还是明显不如其它季节高,产仔数量减少,弱胎死胎增多,严重影响着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营养性原因①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②高温季节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在环境温度超过30℃时失效更快,而这些维生素是...

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一些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出现不发情、发情迟缓、屡配不孕等现象。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广大养殖户关心的事情。 与母猪的品种有关系 有些品种因生产性能较差,抗病力低,不宜做母本。 让母猪加强运动 在大型集约化猪场中,生产母猪普遍采用限位栏饲养,只能起卧,不能运动,导致母猪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其内分泌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选择优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 不要喂霉变的饲料,防止霉菌毒素引起流产。饲喂单一品种的饲料,易造成母猪营养不良,导致不发情。改善母猪的饲养环境,保证合理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