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我国南方诸省的生猪高热病疫情自6月上旬开始,至8月下旬告一段落,许多农民认为疫情已像往年那样过去了,止息了,于是有“经验”的养猪大户开始补栏和购进后备每猪。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从9月中旬开始,疫情再度发生,而且来势更凶猛,呈坚挺持续反弹之势。目前来自疫情的调查结果是:老疫区(指6月份至8月份发病地区)剩余的猪又遭肆虐,导致许多中小猪场的生猪死光卖光;新疫区的疫情在扩大和蔓延,病情更复杂,病更难治,死亡率和淘汰率更高。今年的猪病到底怎么回事?养猪户在困惑,基层兽医在困惑,村头路旁人们在谈论生猪难养,农...
猪喘气病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在冬春季节极易发生,该病常规治疗,耗时长,费用高、多易复发。笔者根据其发病机理,采用1%美蓝液、土霉素油剂、阿托品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用法如下:①美蓝2ml/kg静脉注射。②阿托品4ml/kg肌肉注射。③20%―25%土霉素油剂猪体重1ml/kg肌肉注射,每2天1次。猪患喘气病,呼吸困难,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小计量的美蓝溶液具有还原作用,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低铁血红蛋白,使低铁血红蛋白增...
夏季高温炎热,只有让猪只安全越夏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可参考以下技术:1、调整日粮结构盛夏时期,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应相对减少,增加青绿饲料。平时能量饲料为日粮的50%~70%,夏季应为40%~50%;青绿饲料每天每头由0.5~1公斤,增加到1~1.5公斤,饲料要新鲜卫生、无霉变。2、实行夜间喂猪实行夜间喂猪,可减少白天活动,增加猪的睡眠时间。另外,晚上外界干扰少,天气比较凉爽,猪吃食后,1天能睡18小时以上,有利于猪的生长。饲喂时间可在晚上7时、11时和凌晨4时进行,每晚饲喂3次,白天可在...
小母猪去势术俗称小挑法,是指对20kg以内的仔猪摘除卵巢、子宫体及两个子宫角的一种方法。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性高,时间短,操作简单。手术必须注意:1手术前、后停食一顿术前停食,使肠内容物减少,子宫不受挤压,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停食,主要是减轻腹内压,肠从刀口脱出,造成创伤性腹疝和意外死亡。2安全保定,切口要准确在手术过程中,保定要确实,手术刀不要太锋利,防止因猪只骚动,手术刀刺破背中动脉和肠管而导致死亡。切口要把握好,稍前是肠,稍后是膀胱。正确方法,左手中指抵在左侧髋结节,大拇指于左列乳头...
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一、流行病学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以猪最易感,无明显季节性发生,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潮湿,多雨发生较多,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改变、不良等因素促进本病发生,一般为散发。二、症状潜伏期1―5天。最急性型,晚间还正常吃食,次日清晨即已死亡,常看不到表现症状,病程稍长,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的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寒冷及冷热多变的季节发病较多,可导致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等。一、临床症状:该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其病程缓慢。初期食欲正常,咳嗽,次数逐渐增多,尤其在清晨及运动后明显,随病情发展而发生呼吸困难,呼吸数每分钟达60~80次,甚至100次以上。病重反而不咳,呼吸深而慢,精神很差,食欲明显减少,身体渐瘦,皮毛粗乱,常卧,怕冷等。一、防治方法: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确需外购,应从健康猪场选择;做好经常性的...
治疗方案:黄色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3ml,静脉注射;血虫净外粉,每千克体重1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盐酸土霉素,每千克体重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纳加诺尔,50kg体重1.5g,溶于7ml柴胡注射液中,肌肉注射。注意:对于病程稍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无效;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1.5g,分2次肌肉注射,可以连续应用,如果用来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600g,连续应用。...
多拉菌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与其它市售的伊维菌素类产品比较,其抗寄生虫范围更广泛、效果更好,而且预防寄生虫再感染的有效时间更长,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有开发潜力的兽用抗寄生虫新药。氟多拉菌素(Doramectin)由阿维链霉菌基因工程变异株加入环已烷基羧酸后生物合成获得,在C25位上具有环已烷基。多拉菌素为内外兼杀剂,对线虫、节肢动物均有效。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的寄生虫有体内蛔虫、旋毛虫、结节虫、肺线虫、肾虫、鞭虫等,体外寄生虫有疥螨、血虱等。这些寄生虫侵染后会导致猪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饲...
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螺旋体对热、酸、氯、肥皂以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钩端螺旋体血清群已知的有16个、130多个血清型,猪多为波摩那型和出血性黄疽型。出血性黄疸型感染猪后,以结膜、皮肤等发生黄疸为特征,病初厌食,精神不振,少食到不食,经l~2天,结膜发黄,随后皮肤也发黄,并出现红尿(血红蛋白尿),经3~5天,逐渐衰竭、惊厥而死亡,该型传染病致死率相当高。波摩那型钩体感染猪后,只少数出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和腹泻,一般持续l~3天症状消失。但有的仔猪可出现血红蛋白尿,体况渐差,不治疗...
一、实行生产区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可以控制外源性传染病的传染,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隔开,生产区不得饲养任何动物,生肉带入生产区,并谢绝一切参观活动。特别要严禁猪贩子、屠宰手入内。进入生产区的饲养人员要更换工作服,鞋、帽(工作服、鞋、帽不得穿出猪场),经紫外线灯消毒和消毒池液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场外运输车辆、用具、饲料包装不能进入生产区,以防止带病入场。猪场应采用自来水或井水,不可用塘水。因农村有些养猪户喜欢将病死的猪只丢弃在河塘中,使污染水成为传染媒介。从饭店、宾馆、酒店收集来的泔水,要经过煮沸消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