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一:4月22日,记者到寿光市古城街道杨家庄采访时,有不少菜农向记者反映,已经结到6—7穗果、刚开始摘心打头的番茄植株中下部叶片几乎一夜间全上了叶霉,果实的膨大受到很大影响。当地菜农去过不少农资店寻医问药,但防效甚微。实例二:4月26日,寿光上口几位菜农打电话给记者,说自家刚栽上的番茄苗上了病,请记者前来看看。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他们的棚内,经详细查看,他们的番茄幼苗发生的也是叶霉病。通过近几天的调查,记者发现当前的番茄叶霉病发生极为严重。不管是处于结果盛期的番茄,还是刚刚定植不久的番茄幼苗,...
大兴区植保植检站在番茄病害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番茄种植棚室发生番茄灰叶斑病,严重棚室病株率达到85%以上,番茄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提醒农户和基地及时调查,适期防治。病害症状该病在幼叶及老叶上均可出现。发病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病斑中央浅褐色,周围深褐色,叶片背面颜色较叶正面深,周围黑褐色。病斑稍凹陷,多较小,亦有较大的圆形褐色病斑,病斑随时间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病斑处较薄,后期易破裂、穿孔。叶缘也可发病,沿叶缘呈不规则形病斑,叶片正、背面颜色几乎一致。病斑常沿叶缘发展,连成片状,深褐...
番茄本是匍匐性生长的作物,但在栽培中多以引架方式进行立式栽培。所以随着植株的生长延伸,距离地面越远的部分开花、坐果及果实膨大效果等表现越不甚理想,无法提高产量。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连续摘心法,使第一穗果重量、着花数量增加,以达到增产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采用单干整枝形式,保留第一、第二花序,然后在第二花序上方留2叶摘心。使第一花序下的侧芽作为主枝继续生长,后在第四花序上方留2叶摘心,使第三花序下的侧芽作为主枝继续生长。如此重复操作几次(根据土壤肥力及植株长势确定操作次数)。此种操作方法植株较低矮,有利于肥...
番茄因其具有营养丰富、风味香浓、适应性广、易栽培、产量高的特点,而在广东、广西以及华南其它地区广泛种植。但番茄在栽培过程中易受到许多病害和虫害的影响,还有许多栽培措施和条件的制约。如果有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也能种出每亩5000公斤以上的高产水平。目前抗性较好的番茄品种有:粤星、粤红玉、新星101、粤冬玉、金丰一号、红太阳等。华南地区有春、秋、冬种番茄的习惯。春冬植由于温度低,青枯病危害较少,可选择以上所有品种,其中冬种最好选择M2000、粤冬玉、金丰一号。而对于长期种植番茄的地区,青枯病和病毒病发生严重,...
选择品种 冬暖棚西红柿可以选择那些抗低温能力强、果肉紧实、果实中等大小的品种。如从以色列引进的秀丽、加茜亚等。合理施肥 植株开花和果实膨大期,适量施用氮肥,防止氮肥过量而引起植株徒长。同时还应多施磷、钾肥,以促进养分向花和果实部位输送,减少空洞果的发生率。叶面喷肥 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以补充植株对磷、钾的需求。调控温度 遇到阴雪天,在保持棚内温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应尽量揭苫见光,防止植株徒长。...
随着深冬季节的来临,北方气温逐渐下降,越冬棚室栽培的番茄面临着低温考验。番茄是喜温作物,它在寒冷的环境里耐受程度是有限的。当冬春季或深冬季节栽培番茄或育苗时,在遭遇低温或霜冻时会受到低温寒害,深冬季节棚室温度长时间在5℃~10℃时叶片就会呈现暗绿色或水浸状,气温持续徘徊在5℃时叶片就会叶缘失绿。在突然遭遇霜冻大温差变化时(温度2℃以下),花青素增加使叶片显示紫红色并萎蔫枯死。长时间生存在5℃以下的低温环境里,植株会因冷害叶片失绿,呈白化状,植株因冷害而死亡。这种症状与番茄缺镁症状非常容易混淆。缺镁症是因镁...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斑疹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发生呈上升趋势。一、症状。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主要为害番茄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mm,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杆症状与叶部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部变黑。为害花蕾时,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
番茄,又名西红柿,是一种起源于南美热带高原地区的多年生喜光草本植物,其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及大量无机盐,是营养全面的多汁浆果。1、番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空气温度:番茄喜温而不耐低温,生育期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3℃,地温18~23℃;育苗期要求白天为20~25℃,夜间10~15℃;开花结果期白天为20~30℃,夜间15~20℃左右较适宜,植株整个生长期高于35℃或低于15℃均不利于番茄生长。湿度: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光照:番茄属于喜光蔬菜,对光照和强度要求较高,光饱和点为6~7万...
最好不使用此药,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要严格掌握2,4-D合理使用浓度。随气温增高,使用的浓度要随之变化。以本例的春栽小果番茄为例,通常第一花序采用2,4-D合理使用浓度。随气温增高,使用的浓度是20ppm,第二花序为15ppm,第三花序为10ppm。蘸花要做好标记,杜绝重复蘸花,以免浓度过高造成药害。蘸花时应精心操作,防止2,4-D蘸、滴到嫩枝或嫩叶上。严禁喷洒。田间花数量较大时,可改用防落素25-40ppm喷花。...
秋番茄结果期烂果,究其成因与3种病害密切相关,应加强防治。一、软腐病引起的烂果番茄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以感染茎、果实为主。果实发病时,果皮完整光亮,果肉腐烂稀软,破裂后散发出恶臭味,易脱落,干燥后变成白色僵果。防治方法:1.避免在阴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整枝打枝杈,促进伤口尽快愈合,阻止病菌侵入。2.及时防治蛀果害虫如棉铃虫等。3.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0%敌克松1000倍液等,每隔8—10天喷1次,喷药数次看病情而定。二、褐色腐败病引起的烂果此病是真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