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状枯萎病多在黄瓜开花结果后才发病,在茎叶上表现症状。病叶呈失水状,萎蔫下垂,植株的一侧或部分叶片先发病,逐渐蔓延到全株叶片。病茎基部纵裂,茎的维管束变成褐色。潮湿时病部表面有白色或粉色雾状物,并有胶状物溢出。发病原因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根毛或根部的伤口侵入植株,借助管理作业或灌溉水传播。当气温在24℃左右、相对湿度在90%左右时易发病。防治方法严格进行基质消毒;预防高湿;采用嫁接换根育苗技术;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250克,8―10天灌1次...
嫁接的成活率受砧木与接穗的亲合力、嫁接技术、嫁接后的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而砧木与接穗的亲合力高低是最基本的因素。它不仅影响嫁接的成活率,还会进一步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所以要特别注意砧木与接穗的正确选择。嫁接的砧木应具备与黄瓜亲合力强,生长旺盛,生长期长,耐低温、高温、和贫瘠能力强,根系吸收能力强,耐湿、耐旱,抗黄瓜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秋、冬、春嫁接栽培宜选择耐低温和高温的品种作砧木,以适于秋、冬、春季栽培的黄瓜品种作接穗;而夏季宜选用耐高温的黄瓜品种作接穗。我国目前冬、春季栽培黄瓜嫁接砧木...
主要症状病毒病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一是上部叶片沿叶脉失绿、叶片皱缩卷曲、质地变硬,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明显矮小,大部分不能结瓜。其二是新叶叶脉之间叶肉出现褪绿斑,逐渐扩大,紧挨大叶脉的叶肉隆起、皱缩,叶片呈花叶、畸形状,病瓜小而有瘤状突起,无食用价值。其三,叶片皱缩。发病原因病毒主要靠蚜虫传播。高温干旱、蚜虫为害、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适期早定植,及时铲除田间杂草,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浇水,促进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3)从苗期开始喷药防...
1.选料。选幼嫩、横径为3.5厘米以上的青色黄瓜为原料,可加工成风格独特的蜜饯黄瓜。2.去瓤。黄瓜洗净后横切成长4厘米的短段,用口径1.5一2厘米的圆形通心器捅去瓜心,再把瓜段周围纵划若干条纹,其深度为瓜肉的1/2,制成坯。3.浸瓜。将坯投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浸泡6~8小时,再移入含明矾2%和含微量叶绿素铜钠盐的溶液中浸渍4小时,取出沥干。4.糖渍。配制45%~50%的糖液50公斤,煮沸后放入瓜段50~60公斤,浸渍24小时,捞出,并向糖液中加入适量白糖,使浓度为45%~50%,再次煮沸后把瓜段加入,浸渍2...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主要病害,发病后往往整株枯死,产量损失严重,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问题。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受害,子叶变黄,暗绿色无光泽,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严重时整株枯死。被害植株初表现为底叶或植株一侧叶片边缘变黄,进而萎蔫或变黄叶片不断增多,逐渐向上遍及全株,最后整株枯死。主蔓自初期茎基部出现暗绿色纵向条纹,发展成黄褐色的纵裂,在成株期有时纵裂可达10-30厘米。纵向切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黄褐色。湿度大时,病茎纵裂表面呈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琥珀状物质。一、发生流行规律该病的发生流行...
荷兰小黄瓜果实长14--18厘米,直径约3厘米,重100克,口感脆嫩、瓜味浓郁。该小黄瓜多为雌性系,主要用作温室栽培、与大多数露地栽培品种不同的是,它可以不经授粉,受精就可完成果实发育过程。果实成熟度一致,早期产量高,如果管理得当,单茬每1/15公顷(1亩)产量可在2万千克以上,1年可种2--3茬。育苗小黄瓜种子价格高,故育苗要使用穴盘或营养钵精量播种,发芽适温为24--26℃,播种后4天出苗。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夜间16--18℃。根系喜湿怕涝,喜温怕冷,有氧呼吸旺盛,因此,一定要选用...
种子处理用55℃恒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立即投入冷水中冷却。②培育无病壮苗,床土用土壤消毒散6g/平方米,加细干土15kg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进行消毒。③农业防治:施足腐熟的有机底肥,深耕、高畦定植,地膜覆盖,膜下浇水,降低湿度,露地雨后及时排水,清除病残体于田外深埋。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先拔除中心病株,再用50%霜特净600倍液,或40%乙磷铝800倍液加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64%杀毒矾M8600倍液喷雾,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视病情用药,最好几种药交替使用。保护地遇阴雨天气,667平方米可用...
(1)营养土配制:黄瓜施肥首先要重视育苗土的配制。一般可用50%菜园土、30%砻糠灰、20%腐熟干猪粪掺和均匀而成。黄瓜育苗营养土除需进行土壤处理消除病虫害以外,还可以增施磷酸二氢钾,按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磷酸二氢钾3-5千克计算,与营养土掺和均匀。幼苗期适当增施磷、钾肥可以增加黄瓜幼苗的根重和侧根数量,利于营养吸收和壮秧。也可在幼苗期喷施0.3%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以补充营养,培育壮秧。除施肥技术外,育苗期的温度掌握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条件。催芽播种后,苗床日间温度应维持28-30℃,夜间温度在20℃以...
黄瓜黑斑病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为害严重的病害,在某些品种上发病尤为严重。(1)为害症状黄瓜黑斑病从苗期到采收期均可发生。秋冬茬、越冬一大茬和冬春茬上都能发生。本病只侵染叶片,而且是自下而上发展,最后可能只剩下顶端几片好叶。初起为水渍状斑点,随后发展成绿豆到黄豆大水的病斑。病斑多呈圆形,叶正面稍有突起,表面粗糙。病斑直径多为5-6mm,最大10mm左右。取病叶背向亮处可见到病斑中心颜色浅近白色,向外一圈为黄褐色,再向外为褪绿色的晕圈,叶背病斑部分常呈水渍状。病斑多出现在叶脉间并沿叶脉发展,叶脉和叶柄一般不受...
(1)为害症状为害茎蔓和瓜条。茎蔓受害,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茎蔓软腐,长出白色菌丝,病茎纵裂干枯,病部以上蔓叶萎蔫枯死,在茎内长有鼠粪状黑色菌核。瓜条被害,先在残花部,后引起瓜条发病呈水渍状腐烂,长出白色菌状,以后也长出黑色菌核。(2)病原及发生规律病原为真菌,以菌核形式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也可随种子传播。菌丝生长的适温20摄氏度左右,菌核萌发适温为15摄氏度,湿度在85%以上。(3)防治方法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