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Rudbeckialaciniata【科属】:菊科,金光菊属【别名】:臭菊【原产地】:加拿大及美国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叶粗糙,地植株高可达1―2米,盆栽矮化为20―30厘米,且多分枝,叶片较宽且厚,基部叶羽壮分裂5―7裂,茎生叶3―5裂,边缘具有较密的锯齿形状,头状花序生于主杆之上,舌状花单轮,即有倒披针形而下垂,也有上翘花瓣。花瓣长3厘米左右,花展开度为3―7厘米,花色有:桔红、深红、粉红、水红等颜色。花期从5月开到10月,在南方时间更长。此外,还有重瓣金光...
学名:Gerberajamesonii别名:扶郎花、太阳花科属:菊科大丁草属类别: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全株具细毛,株高可达0?6m。叶基生,斜向生长,具长柄,叶缘呈羽状浅裂,具疏锯齿,全叶长2Ocm左右,叶背具长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花序总梗顶端,花序梗长,多高出叶丛一倍以上,头状花序的舌状花大,呈倒披针形或带状,多为两轮,也有多轮重瓣品种。筒状花较小,尖端二歧分叉,花色同舌状花,头状花序径可达8一1Ocm,花色有白、黄、橙、红、粉等不同颜色,四季均可开花,以5~6月和9~10月为盛...
穴盘育苗阶段一:胚根萌发阶段8至12天可萌芽,温度为18℃至22℃。基质中保持较低的可溶性盐含量,且pH值保持在5.5至6.5之间。种子萌芽需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分潮湿。播种后避免阳光直射,应进行适当遮阴。阶段二:子叶出现及生长阶段从此阶段开始,需适当降低土壤湿度,但仍不可过于干燥,且温度也要降低到16℃至18℃。栽培基质的EC值不能高于0.75。子叶展开后可开始喷施肥料,以50ppm至75ppm的平衡氮肥为宜。阶段三、四: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炼苗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期间,肥料浓度可增加到200ppm至2...
菊花是中国名花,因其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用途广泛,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药用和食用价值,深受大众喜爱。但是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如果管理不善,发生病害,会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现将菊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介绍如下。一、锈病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都是病菌孢子传染的,气候湿润时容易发病。最早在7月初出现,而以9月发病严重。锈病主要危害菊花的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普遍的一种,开始叶片表面出现苍白色的小斑点,逐渐膨大呈稍圆形突起,不久叶背表皮破裂生出成堆的橙黄色粉末...
学名:Wedeliatrilobata科名:菊科别名:南美蟛蜞菊、地锦花、穿地龙植物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茎枝可高达60公分以上,茎横卧地面,叶呈蔓性伸长,常被当地被植物栽植。叶:叶型有分单裂或三裂,叶缘有锯齿,叶对生,厚革质,卵状披针形,两侧有刚毛。花:头状花黄色,单生于茎顶,舌状花短而宽,仅数片,鲜黄腋生,具长柄,花期极长,几乎全年见花。果实:瘦果有棱,先端有硬冠毛。其花有筒状花和假舌状花两种小花,其中筒状花的花瓣中附器结构(肉质刺状物)可能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正常授粉;传粉媒介不存在障碍,主要媒介为角马...
学名:Melampodiumdivaricatum(Pers)DC.科属:菊科Asteraceae分布:中、南美洲简介:一、二年生草本,植株高约30-50公分,全株粗糙,分枝茂密,叶对生,阔披针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锯齿缘,长约8公分,春至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星状、花径约2公分,舌状花金黄色,管状花黄褐色,花后结瘦果。繁殖:用播种法,种子嫌旋光性,自生能力强,成熟种子落地能自然发芽成长,可直播,发芽适温15-20度C。栽培:土质以肥沃,排水良好之砂质壤土为佳,日照需充足,磷钾肥提高,能促进开花,性喜温...
蓝雏菊Feliciaheterophylla蓝雏菊的学名为Feliciaheterophylla,英名为Felicia、True-bluedaisy,是菊科蓝雏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非。蓝雏菊的植株高度约十五至二十公分,叶为倒披针形,互生,叶面有明显主脉,从茎基部抽出花梗,花顶生,线形花瓣,花色以蓝色为主,另有少量粉色、桃色和紫色,比较特别的是花心会有类似小珍珠点缀其上。花谢了以后,带有毛的种子变成像蒲公英一样的毛球,黄褐色的种子大小约0.45-0.2公分,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随时等着乘风而去,寻找新...
别名:寿客、金英、黄华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科属:菊科菊属种类: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生态习性:菊属30余种,我国原产的有17种。菊花适应性强,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摄氏度,最高32摄氏度,最低10摄氏度,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为-10摄氏度。花期最低夜温17摄氏度,开花中后期可降至13~15摄氏度。菊花较耐旱,忌积涝,喜地势稍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至微碱性土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秋菊为短日性植物,在每天14.5h的长日...
学名--Seneciocineraria英名--dustymiller科名--菊科原产地--地中海沿岸栽培重点:银叶菊分支性强,丛生状,叶匙形或羽壮裂叶,全株密覆白色绒毛,头状花序黄色,单办花型。幼苗成长期间可摘心以促进分枝,氮肥不宜过量,以免叶片生长过大,白色绒毛稀少,失去观赏价值。繁殖:繁殖可用播种与扦插法。春、秋两季为繁殖适期,种子发芽是温约15-20度C,播於排水,良好之介质,约10-15天可发芽。扦插时剪取成株顶芽2~3节,刀剪处的伤口可沾生根粉,再扦插於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叶菊(Centaur...
菊花与蒿同属菊科,两者亲和能力较强,嫁接成活率较高,但受温度、时间的限制,炎热夏季菊花嫁接难度增加,成活率极低。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高温季节提高菊花嫁接成活率有以下几点:阴天是高温季节嫁接菊花的最佳时间,其次是无风天的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嫁接前两三天对砧木和接穗母株浇一次透水,增加接穗和砧木含水量。嫁接前一两个小时(多指高温干燥的下午)对砧木、接穗母株进行喷水,使母株不至于在嫁接过程中因太阳暴晒发生生理萎蔫,但应注意叶面上的水分全部蒸发后再开始嫁接。准备好充足的塑料袋(方便面袋即可),将袋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