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发病初期植株的茎基部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而后变为棕褐色,并迅速环腐,干燥后病斑呈灰白色,病部上面的枝干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茎表面和髓部产生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因】菌核病。【防治方法】①剔除菌核 播种前清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防止把菌核 播入土中。深翻土地,覆盖地膜,阻止菌核萌发出土。及时铲除己出土的子囊盘,严防子囊盘释放孢子导致病情蔓延。保护地栽培时,控制棚室内的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这是防病的关键措施。采...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甘蓝、芜菁、萝卜、菜豆、茄子等蔬菜。初孵幼虫群集在叶背面剥食叶肉,残留表皮,大龄幼虫则分散为害,蚕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病因】银纹夜蛾。【防治方法】一般不需单独防治。如果发生较重,应以药剂防治为主。喷药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卵孵化盛期至3龄幼虫以前在叶的正反两面都要喷到。所用药剂有: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10%菊马乳油1500~20...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下位叶叶身基部。最初出现水浸状软化病斑,向上下方向扩大后,呈淡褐色腐烂。生长中后期心叶发病,软化腐烂蔓延至花茎下方。有时可导致新出现的鳞茎腐烂。叶片发病后,叶数减少,鳞茎肥大受阻。接近地面的叶鞘发病,鳞茎球出现裂口,品质下降。【病因】病菌属于杆状细菌,其生态特性尚待查明。病菌生存于土壤中,可能与蔬菜软腐病菌同样活动。冰雪融化后就可以发生,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而低温多湿年份,可以持续至收获期。常发生于低温多雨时期。遇到好天气,病情减弱,再遇降雨又重新蔓延,大风后降...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扩展,重病株除心叶外,均可染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黄白色,边缘黄绿或黄褐色。叶面病斑稍隆起,表面粗糙,叶背病斑呈水浸状,四周明显,且出现褪绿的晕圈,病斑大多出现在叶脉之间。重病田,数个病斑连片,叶肉组织枯死,或整叶焦枯,似火烤状,但不脱落。本病有日趋严重之势。【病因】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可直接侵入叶片, 该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座瓜后遇高温、高湿该病易流行,特别是浇水或雨过...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油菜潜叶蝇每年发生5~6代。以蛹越冬。越冬像于来年早春羽化,成虫先在豌豆上产卵危害,3~4月间转移到油菜田繁殖,油菜开花期危害最重。初春时虫口数扶随温度上升而增加,雌虫比例显著提高。虫量短期内增长迅速,入夏后虫量急剧下降。潜叶蝇主要以幼虫潜入叶内蛀建叶肉,使叶片出现隧道似的白色纹路,严重危害时叶片逐渐白,失去光合作用能力,提早脱落,甚至全株枯死。【病因】潜叶蝇。【防治措施】①清洁田园。春季清除田内外杂草、残株,摘除老黄脚叶,减低田间虫口基数。②诱杀成虫。3月中旬至4月中...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喜食甘蓝和花椰菜。1~2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留下一层薄而透明的表皮,农民叫天窗”。3龄以上的幼虫食量明显增加,把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包心。如果幼虫被包进球里,虫在叶球里取食,同时,还排泄粪便污染菜心,致使菜株商品价值降低。【病因】菜青虫。【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及时清除残枝老叶,并深翻土壤,这是压低虫口密度、减少下代虫源的有效措施。 尽可能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茬。选用...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辣椒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出现白色至浅灰黄色圆形或近圆形斑点,边缘明显,病斑中央具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直径2~4毫米。【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多年生茄科杂草上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一般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器内胶质物溶解,分生孢子进出,借风雨传播或被雨水反溅到辣椒植株上,从气孔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扩大为害。病菌发育适温22~26℃,12℃以下28℃以上发育不良。高湿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从器内溢出,适...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留种株。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基部。染病幼苗多在近地面处的茎基部变色,呈水渍状和腐烂,引起猝倒。甘蓝成株受害多在茎基部、叶柄或叶片上,初生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呈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后期组织软腐,无臭味。留种株(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等)发病在终花期,叶、茎及荚受害,但以茎部受害最重。一般多从距地面较近的衰老叶片或植物下半部老叶下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浅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的环境下,病斑上可以长出白色...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大蒜白腐病又称菌核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鳞茎。初染病时外叶叶尖呈条状或叶尖向下变黄,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植株生长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拔出病株可见鳞茎表皮产生水浸状病斑,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菌丝层中生出大小为0.5~1毫米的黑色小菌核,茎基变软,鳞茎变黑腐烂。田间成团枯死,形成一个个病窝,地下部多从接近须根部分开始发病,病部先呈湿润状,后逐渐向上扩展产生大量白色菌丝。【病因】附着在大蒜地下或地上部分的小菌核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直接从根部或近地面处侵...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节瓜、黄瓜、苦瓜、冬瓜、西瓜、白瓜、茄子、甜椒、豆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成虫和若虫挫吸瓜类嫩梢、嫩叶、花和幼瓜的汁液。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茸毛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瓜受害后亦硬化,毛变黑,造成落瓜。【病因】棕榈蓟马。【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适时栽植,避开为害高峰期;瓜苗出土后,覆盖地膜,能大大减少害虫数量;清除菜田附近野生茄科植物也能减少虫源。(2)药剂防治。及时喷药,可用20%氟胺氰戊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或20%灭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