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定植后7~10天内,是黄瓜幼苗适应新环境,逐渐恢复生长的阶段,称为黄瓜的缓苗期”,此时容易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最常见的现象是幼小植株的下部第一片叶上出现不规则形白色或淡绿色褪绿斑,类似氨害或化学肥料造成的叶片灼伤斑,子叶过早干枯脱落。这些症状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可自行消失,植株逐渐恢复正常生长。 【病因】定植时操作粗放,根系受伤,或定植期间天气不好,地温低,或定植田施底肥过多,导致幼苗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吸肥,出现各种异常现象,随根系生长,新根发生,植株恢复正常生...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化瓜是指雌花形成后不能继续长成商品瓜,而是逐渐黄萎、脱落的现象,这样的雌花或幼瓜又称生理凋萎果或流产果。化瓜现象是黄瓜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内栽培的黄瓜,如果管理不善,化瓜率甚至会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 【病因】化瓜是养分不足,或各器官之间互相争夺养分造成的。在低温弱光等不利条件下,黄瓜瓜纽很多,要使每个瓜纽都长成商品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化瓜是正常的,是植株本身自我调节的结果。但若坐瓜很少,瓜纽大量化掉,就是一种生理病害。...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因】病原Alternariaporri(Ellis)Cif.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葱链格孢。分生孢子梗丛生或单生,黑褐色,2—3隔膜。分生孢子长棍棒形,淡褐至黄褐色,有横隔5—15个,纵格1—3个,顶端有无色细长的喙,孢子大小60—130X15—20微米。【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和花梗,偶可为害鳞茎。发病初期,病斑小,略凹陷,后逐渐变大,椭圆形或梭形,褐色到紫色。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并有同心轮纹,病部...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学名 Helicoverpa armigera【症状】 棉铃虫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为主,也为害嫩茎、叶和芽。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病因】 成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灰褐色。卵直径约0.5毫米,半球形。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至淡红至红褐至黑紫色。生活习性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成虫交配和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后...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茄子褐轮纹病病原 Ascochyta melongenae【症状】 茄子褐轮纹病又称茄子轮纹灰心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褐色至暗褐色圆形病斑,直径约2~15毫米,具同心轮纹,后期中心变成灰白色,病斑易破裂或穿孔。【病因】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翌春气温上升,空气湿度升高时,分生孢子器从孔口逸出大量分生孢子侵染叶片,随后进行多次再侵染。一般春、夏阴湿田块易发病。【防治方法】① 农业措施 使用无病种子。注意田间湿度,雨后及时排水和通风,低洼地块,湿度大,不要...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黄瓜花打顶【症状】 在黄瓜苗期或定植初期最易出现花打顶现象,其症状表现为生长点不再向上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长度缩短,不能再形成新叶,在生长点的周围形成雌花和雄花间杂的花簇。花开后瓜条不伸长,无商品价值,同时瓜蔓停止生长。【病因】①干旱 用营养钵育苗,钵与钵靠得不紧,水分散失大。苗期水分管理不当,定植后控水蹲苗过度造成土壤干旱。地温高,浇水不及时,新叶没有发出来,导致花打顶。②肥害 定植时施肥量大,肥料未腐熟或没有与土壤充分混匀,或一次施肥过多(尤其是过磷酸钙),容易造成肥害。...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Phytophthoraanicotianae【症状】以假茎和鳞茎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迅速扩展,当病斑扩展到叶片一半时,病部失水缢缩变细,叶片变黄,凋萎下垂,软腐。湿度大时,病部长有白色霉层。假茎发病,病部水浸状,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鳞茎被害,根盘部呈水浸状,浅褐色至深褐色,易腐烂。【病因】病菌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韭菜发病后,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游动孢子,随风雨和灌溉水传播,着落在韭菜叶片上,在温度适宜并有水滴存在时侵入韭菜,引...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 茄子褐斑病又称叶点病。主要为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和果实。发病初期先在叶面出现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病斑中央散生有很多小黑点,四周有一圈较宽的褪绿晕圈,病情严重时,叶上病斑连成大片或病斑满布,引致叶片早枯或脱落。病原 Phyllosticta melongenae Sawada称茄叶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较小,大小73~112微米,黑色,叶面生,分生孢子器孔口直径10~1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和花梗,初在表皮上产出纺锤形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即夏袍子堆。病斑周围具黄色晕环,后扩展为较大疱斑,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夏孢子。叶两面均可染病。后期叶及花茎上出现黑色小疱斑,为病菌冬孢子堆,病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病原为Pucciniaalli(DC.)Rudolphi称葱柄锈菌,异名:P.porri(Sow.)Wint.香葱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椭圆形至圆形,淡褐色,大小19.2~32×16~25.9微米。以2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黄瓜花斑叶【症状】 俗称蛤蟆皮叶”,初期叶脉间出现深浅不一的花斑,而后花斑中的浅色部分逐渐变黄,叶面凹凸不平,凸出部分褪绿,呈白色、淡黄色或黄褐色。最后整个叶片变黄、变硬,叶缘向下卷曲。【病因】 叶面凹凸不平是由于光合产物运输受阻而在叶片中积累所至,而叶片变硬和叶缘下垂则是由光合产物积累和生长不平衡共同导致的。叶片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糖分通常是在前半夜从叶片中输送出去的,如果夜温尤其是前半夜温度低于15℃,则输送受阻。另外,低温特别是定植初期地温偏低,会阻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