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旱半夏种植技术

旱半夏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旱半夏耐寒,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佳,一般土壤也可。耕前亩施磷钾肥100--150公斤,深耕细耙,作东西走向畦。播种方法:用块茎繁殖,按行距21--24厘米用耧开沟,沟深4--6厘米,按株距5--7厘米播入种球,而后盖土楼平,用大锄推两遍即可。如土地湿润可不浇水,待苗长出后看商情适当浇小水。田间管理:畦内间距1.5厘米种上东西走向的一行高秸作物,如玉米或高粱等,有利于半夏生长。半夏一年倒2--3次秧,每次倒秧后即可浇水,有利于出苗再生长。干旱时注意浇水,多雨时节注意排水。目前还没病虫害。...

半夏病虫害防治

半夏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此病在高温季节,田间积水时易发生。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地上部随即倒苗枯死。防治疗法主要注意排水,拔除病株并用5%石灰水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也可在播种时用0.5%-2%石灰水浸种12~30小时。(2)病毒病:具体表现为缩叶和花叶,多发生在春夏季,发病后应将病株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消毒。(3)红天蛾:以幼虫为害叶片,5月以后多发生。可用敌百虫等胃毒剂喷雾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

药农要注意 半夏生长后期块茎腐烂病

药农要注意 半夏生长后期块茎腐烂病

 发病原因半夏生长到了8~10月份,也就是进入了霉雨季节,早春种植的半夏形成的二代、三代、四代珠芽和夏季栽培的半夏形成的一代、二代珠芽迅速膨大,形成了块茎,栽培时做种的小母茎也在自身膨大。此期是半夏块茎生长最快的阶段,也是半夏块茎抵御外界侵染能力最弱的时期,块茎越大,抵抗力越弱,块茎越小和珠芽防御能力越强。地下各种不同规格半夏块茎的迅速生长,需吸收大量土壤中氧气和有机质来完成,而这期间土壤中的微生物也相当活跃,繁殖最快,也需要大量的氧气,并同时排出多种有害气体和物质。在此期间,阴雨连绵、土壤湿度大或土壤板...

药用花卉:半夏

药用花卉:半夏

一、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等。以块茎入药。半夏有毒,不经过炮制不能入药,是属于有毒植物。主产于南方各省(自治区),东北、华北、长江流域诸省均产。二、植物特征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球形,叶基生,叶片掌状三出,在叶柄或小叶分枝处着生珠芽,可作繁殖材料,由块茎生出的植株可抽出花茎,肉穗花序,外具有佛焰苞,浆果,嫩时绿色,熟时红色。三、生态特性繁殖力强,能耐寒,不耐干旱,忌烈日暴晒,半夏喜...

半夏丰产栽培技术

半夏丰产栽培技术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半子、三兴草、三片叶。性味辛,温、有毒。燥湿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痰湿水饮,胸脯胀满,头痛失眠等症。此药在我省分布于天水、陇南、平凉等地。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球形成扁球形,直径1-2厘米,下部生多数须根。1年生的叶为单叶,2-3年生的叶深裂成三小叶,叶柄长6-10厘米,肉穗花序顶生,佛焰苞下部绿色,内部黑紫色,呈管状,不张开,上部片状。浆果绿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2 生长习性半夏原野生于山坡、溪谷明湿草丛中,...

旱半夏栽培技术

旱半夏栽培技术

旱半夏是一种常年收获的中药材,如采用高产多熟的栽培技术,可实现1年3种3收。其栽培技术如下:一、选地整地:栽培旱半夏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整地时亩施土杂肥3000~5000公斤,磷肥25~30公斤,尿素25~30公斤,深耕细耙。二、播种方法:通常采用块茎繁殖,可1年3种3收,即4月种7月收,7月种10月收,10月种次年4月收,也可1年收获1次,亩用种多少因块茎大小而异。种时用耧开沟,行距18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种后覆土压实。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三、田间管理:主要做好锄草和培土工作。锄草时先浅...

半夏生长中后期常见病害防治

半夏生长中后期常见病害防治

块茎腐烂病1.病因症状高温、雨季、土壤湿度长时间过大、块茎和珠芽的膨大期发生。病菌侵染半夏块茎的初期,块茎的周边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此斑点向四周迅速扩展,3―4天后,众多的病菌斑点联在一起,继续向块茎内部侵染,此时,半夏根系开始萎缩,地上部的叶片逐渐由绿色变黄、枯萎。1周后,半夏块茎呈圆水泡状,似熟透了的葡萄,块茎内全是黑水,全株死亡,最后只剩下薄薄的外皮。蔓延的病菌会迅速侵染其他半夏块茎,短期内使整个半夏地块全部感染而腐烂,先烂大块茎,后向小块茎蔓延,最后只留下小于1cm的珠芽。此病害也是目前人工栽培...

旱半夏种植的技术

旱半夏种植的技术

选地整地旱半夏耐寒,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佳,一般土壤也可。耕前亩施磷钾肥100-150公斤,深耕细耙,作东西走向畦。播种方法用块茎繁殖,按行距21-24厘米用耧开沟,沟深4-6厘米,按株距5-7厘米播入种球,而后盖土耧平,用大锄推两遍即可。如土地湿润可不浇水,待苗长出后看墒情适当浇小水。田间管理畦内间距1.5厘米种上东西走向的一行高秸秆作物,如玉米或高梁等,有利于半夏生长。半夏一年要倒2-3次秧,每次倒秧后即可浇水,有利于出苗再生长。干旱时注意浇水,多雨时注意排水。目前还没病虫害。收获加工根据不...

半夏产量如何?

半夏产量如何?

半夏通常采用块茎繁殖,可一年三种三收,即4月种第一次,6月20日前后收;第二次8月10―20日,第三次9月10―15日 ,这三次倒苗,也就是三次株芽成熟三次培土或取株芽另栽,也是地下球茎的一个生长发育成熟阶段。但家种一般在秋后收获一次,原因是让旱半夏在地连续生长膨大地下球茎。田间管理时,地膜不仅保持土壤水份,还可提高4℃左右的地温,使半夏提前20天进入生长期,产量高。出苗时去掉地膜。沟内可间作玉米或小麦。夏季可在行间撒上一层麦糠。既可降低4―5℃的地温,又可增加3―5%的土壤含水量,可增产20-50%,炎...

春种旱半夏

春种旱半夏

近年来旱半夏市场供求缺口较大,价格一路走高,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坡地种植或与其他作物间作旱半夏属耐阴作物,可选择缓坡地种植,或者在幼龄果园和玉米、小麦等高秆作物田间套作。播前催芽,苗期覆膜一般在2~4月播种。播前,在室内温床上进行种茎催芽,床温保持在20℃,15天后可出芽。将种茎放入棚温20~25℃的塑料大棚内处理15天,芽鞘发白后播种。播后覆地膜,齐苗后揭去。及时排灌,适时施肥栽前种植地浇一次透水,以利于出苗。幼苗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及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造成死苗。施足基肥,肥料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