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介绍几种菇类的加工方法

介绍几种菇类的加工方法

一、巴西菇优质干品的加工方法先将采收的巴西菇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在通风处晾干或在阳光下晾晒2小时备用。再将烘干机(房)预热至50℃后让温度稍微降低,然后按菇体大小、干湿程度将鲜菇分级,并均匀地排放在烘干机(房)的竹筛上,菌褶朝下。大菇,湿菇排放在筛架中层,小菇、干菇排放在筛架顶层,质差或畸形菇排放在筛架的底层。烘干分为3个步骤进行:1、调温定形:晴天采摘的菇烘制的起点温度控制在37―40℃,雨天采摘的菇则烘制温度控制在33―35℃。菇体受热后,表面水分大量蒸发,此时应全部打开进气和排气窗排除蒸汽,以保持褶...

茶薪菇病害病理及防治技术

茶薪菇病害病理及防治技术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是近年来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时尚珍稀菇品,成为栽培品种的亮点。但由于该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一股杏仁香气味,所以诱发病虫害比较多,这其中多为病原菌与害虫侵染引起为害,称为侵染性病害。栽培者往往未能很好地识别病态和病原,以致盲目采用化学农药处理,结果不但不能有效防治,反而导致菇体受害,产品农残超标,栽培效益欠佳。这里就常见的侵染性病害特征与病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褐腐病受害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的组织和菌褶均变为褐色,最后腐烂发臭。病原菌为疣孢霉,多发生于含水量多的菌袋上,...

白灵菇的无公害病虫防治

白灵菇的无公害病虫防治

搞好综合防治工作白灵菇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应把好菌种质量关,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搞好菇场环境卫生,使用前消毒灭菌,工具及时洗净消毒,废弃料应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并进行彻底灭菌,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菇房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对蕈蚊类虫害,利用电光灯、粘虫板进行诱杀。菌丝培养阶段菌丝培养初期培养料发生杂菌感染,应拣出打碎,拌入新料,重新灭菌、接种:中期培养料发生严重杂菌感染,要拿到远处烧毁;后期培养料底部发生局部杂菌感染,可继续留用出菇;栽培袋棉塞发...

蘑菇采后巧追肥

蘑菇采后巧追肥

一、葡萄糖水。取葡萄糖100克,加入水10公斤,充分溶解后再均匀喷洒床上,可以使蘑菇盖厚柄粗而达到增产效果。二、食盐溶液。取食盐50克,加入水10公斤,待充分拌匀溶解后,在出菇高峰期喷洒,可以使菇体洁白壮实,从而提高质量和产量。三、草木灰水。取新鲜草木灰2公斤,加入水40公斤,浸泡两小时后再用纱布过滤,然后取滤液喷洒,可以壮菇,还可以防止蘑菇变赤发红。四、尿素溶液。取尿素50克,加入水10公斤,待充分溶解后喷洒于菇床上,可以促进蘑菇生长。五、石灰澄清液。取石灰1公斤,加入水100公斤,搅拦均匀后再静置,取...

《高温种蘑菇的六项关键技术》

《高温种蘑菇的六项关键技术》

辅助原料要减少:配方中麦麸、米糠等要适当减少,能不用尽量不用,石灰的用量要适当增加,以提高培养料的PH值,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偏少些,比其它季节栽培料的水要少5%左右,以上要求都是为了加强培养料抵抗杂菌污染的能力。拌料装袋:在高温季节,使用菌袋的规格最好比其它季节要小些,使食用菌菌丝尽快长满,以减少袋料污染,不同食用菌分别按其配方将培养料混合后加水拌匀,石膏粉、过磷酸钙等要与干培养料搅拌,与干培养料拌匀后再加水搅拌,尿素等视应溶于水中再与主料搅拌,搅拌好的培养料应马上装袋,在天气较热时装袋,一般要求从开始...

双孢菇病害防治技术―疣孢霉病

双孢菇病害防治技术―疣孢霉病

疣孢霉病又叫水泡病、白腐病,是由疣孢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危害双孢菇的重要病害。一、症状表现该病只发生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但子实体在不同发育阶段感病所表现的症状不同。(一)菇蕾形成期感病,常在幼菇出土前,病菇便大量发生。(二)幼菇长出后感病,则幼菇不能正常发育或停止发育,菌柄膨大变形、变质,后期病菇内部变成中空,菌盖与菌柄交界处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随后变为褐色,并有褐色液体渗出,进而腐烂,并散发出恶臭味。(三)子实体发育中后期感病,可在菌盖上长出许多瘤状物,使子实体失去商品价值。二、发病条件该病主要是由...

双孢蘑菇的采收与加工

双孢蘑菇的采收与加工

蘑菇采收的适时,是菌幕未破,菌伞未开,并达到收购规格的大小。采收过早,菇小,产量低;过迟,会抑制下批菇的形成和生长,延长生长周期,同时也会影响菇的质量,特别是气温较高(20℃左右),出菇又多时,极易成为薄菇、开伞菇。作为加工罐头的商品菇,一般要求菌盖直径2―4厘米时就要及时采收。通常每天采收1次,但在盛产高峰期,一天要采收2次,以防开伞,降低产品质量。采下的蘑菇,切去带泥的菌柄基部,按加工标准分级。分级标准各地不一,有分为三个等级的,也有只终?饭胶透逼饭搅礁龅燃丁U?饭揭?缶?侵本?―3.5厘米,菇形圆整...

出现贝壳菇时怎么办

出现贝壳菇时怎么办

由于光线过强。造成子实体水分散失快而容易发生贝壳菇,菌柄短而粗,从外部看不见菌柄,菌盖发育不全,外形似贝壳状,没有菌褶或仅有菌褶痕迹,菌盖颜色转深、有光泽。防治方法:菇棚增加覆盖物。减少通风量,增加喷水量,提高菇棚空气相对湿度。...

双孢菇病害防治技术―锈斑病

双孢菇病害防治技术―锈斑病

锈斑病又叫细菌斑点病、假单孢杆菌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一、症状表现蘑菇感病后,菌盖上长出褐色斑点,病斑边缘整齐,中间凹陷,斑点干后,菌盖裂开形成不对称子实体。菌柄感病后,形成纵向的凹斑。二、发病条件病原通过覆土、水、空气和昆虫传播。菇房温度在15℃以上、空气湿度在85%以上时,易发生锈斑病,尤其是菌盖表面长期积水,发病更为严重。三、防治方法防治锈斑病除采用常规的综合防治措施外,当发现菇床上有斑点时,要立即停止喷水,摘除病菇,并将其带至远离菇房处销毁。同时菇房要加强通风,使菇房内的空气湿度降为85%,并用漂...

野生菇的栽培要点

野生菇的栽培要点

野生菇是近几年在我县推广种植的优势驯化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一、培养料的准备及配制、发酵1.培养料准备培养料的主料为麦草(或棉籽壳)、牛粪,要求干燥新鲜,没有霉变。辅料有尿素、麸皮、石膏、过磷酸钙、石灰等。2.培养料的配方(100平方米)干牛粪15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石膏25千克、麦草(或棉籽壳)1000千克或1500千克、尿素10千克、石灰10千克。3.培养料发酵①预堆将草料浇水浸泡,使之吸水湿透,堆制两天后建堆。②建堆在干净的地面上撒少许石灰,再铺一层20厘米厚的草料,将拍碎的牛粪、尿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