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Sclerotium rolfsii 【症状】西瓜白绢病主要侵害近地面的茎蔓或果实,茎基部或贴地面茎蔓染病,初呈暗褐色,其上长出白色辐射状菌丝体。果实染病,病部变褐,边缘明显,病部亦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菌丝向果实靠近的地表扩展,后期病部产出茶褐色萝卜籽状小菌核,湿度大时病部腐烂。【病因】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索产生菌丝进行初侵染,病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Erysiphe 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 fuliginea【症状】叶片表面甚至背面出现白色粉斑,逐渐连片。【病因】病菌在地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进行侵染。分生孢子的寿命短,在26℃条件下只能存活9小时,30℃以上或-1℃以下很快失去活力。【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实行轮作,加强管理,清除病残组织。②设施消毒 种植前,按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黄粉250克、锯末500克,或45%百菌...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果实顶部(脐部)最初呈水浸状,暗绿色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或凹陷状,一般不腐烂,空气潮湿时病果常被某些真菌所腐生。【病因】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缺钙。土壤含盐量少,酸化,尤其是砂性较强的土壤供钙不足。在盐渍化土壤上,虽然土壤含钙量较高,但因土壤可溶性盐类浓度高,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也会缺钙。施用铵态氮肥或钾肥过多时也会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在土壤干旱,空气干燥,连续高温时易出现大量的脐腐果。另一种观点认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学名Dolycorisbaccarum【症状】: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及果、穗汁液,造成落蕾落花。茎叶被害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嫩茎凋萎,影响生长,减产减收。【病因】:成虫体长8~13.5毫米,宽约6毫米,椭圆形,黄褐或紫色,密被白绒毛和黑色小刻点。触角黑白相间。小盾片末端钝而光滑、黄白色。生活习性:以成虫在田间杂草、枯枝落叶、植物根际、树皮下越冬。4月初开始活动,4月中旬交尾产卵,4月底5月初幼虫孵化,第一代成虫6月初羽化,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第二代于6月中下...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 果实一端突然变细,呈瓶颈状,故称瓶颈病。【病因】 主要是由于低温季节授粉不良造成的,供水不均匀也会诱发此病。【防治方法】传粉昆虫少时,可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应在开花期间每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保护地栽培时,可人工释放蜜蜂授粉。注意均匀供水,少量多次,不能让土壤忽干忽湿。...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又叫红腹灯蛾、星白灯蛾,主要为害作物有大豆、棉花、玉米、甘薯、马铃薯、蓖麻、桑、瓜类、绿肥、十字花科蔬菜等植物。分布东北、青海、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症状】初孵幼虫群居叶背,啃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后可分散为害;大龄幼虫咬食叶片,只留主脉和叶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3~46毫米,体白色,下唇须、触角暗褐色,胸足有黑纹,腿节上方黄色或红色,腹部背面、侧面和亚侧面各有1列黑点。前翅散生黑点。幼虫,土黄色...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时,在肉质根表面产生污垢状的小斑点,不断扩展成不规则形、水浸状、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污白色蛛丝状菌丝,病斑也软化腐烂。病斑多在肉质根的上半部出现,向上扩展至叶柄基部,使叶柄基部变褐色,呈立枯状。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残体分解后病菌也可在土壤中腐生存活2~3年。在适宜条件下,病菌菌丝直接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发病后期,病部病菌菌丝融合形成大小不等、暗褐色的片状菌核,贴附于根部...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Asteryellowsphytoplasma(植物菌原体)【症状】植株大部分叶片黄化,而后变为棕红色,肉质直根上长出大量须根。与正常的肉质根相比,病株的肉质根较小,胡萝卜产量明显降低。【病因】目前对植株菌原体的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有的学者认为,菌原体像病毒一样,主要通过种子或农事操作导致的病株与健株之间的汁液感染而传播。【防治方法】把种子放在四环素溶液内,浓度为1000单位/毫升,浸2小时,用清水洗净。生产上发现该病时,可在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溶液4000倍液...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Sclerotiniasclerotiorum【症状】胡萝卜菌核病在田间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肉质根,在田间发病,植株地上部根茎处腐烂,地下肉质根软化,组织腐朽呈纤维状,中空,病部外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和黑色鼠粪状菌核。贮藏期肉质根染病,症状类似。【病因】病菌以菌丝、菌核及子囊孢子在菜窖中、土壤内或种子上越冬。该病属土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子囊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以菌丝体为初侵染源,病健株接触构成再侵染。低温、湿度大易发病。【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重病区或重病地与禾本科作...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细菌性疫病是豌豆上发生较普遍的一种病害,其主要症状是:叶片染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为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褐斑,病部变薄近透明,呈膜状,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病重的病斑连成一块,整个叶片变黑枯凋或扭曲变形;茎蔓染病,出现红褐色溃疡状条斑,稍凹陷,绕茎一周后,上部茎叶凋萎;豆荚染病,先有暗绿色油渍状小斑,后扩大为稍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严重时豆荚皱缩。 豌豆细菌性疫病与真菌性疫病经常混淆,以至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较大的损失。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真菌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