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山药红斑病的防治

山药红斑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山药红斑病 【症状】薯损红斑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生长期间染病,影响块茎发育,块茎小、重量轻。线虫主要侵染地下块茎,初在块茎上形成红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稍凹陷的斑点,单个病疏小,大小2一4毫米,发病重的块茎上,病斑密集,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暗褐色蹦块,表面具细龟纹,病磁深约2一3毫米,最深为l厘米以上,致病组织呈褐色干腐状。 病原 Pratylenchus dioscoreae薯损短体线虫是短体属一新种。属植物寄生线虫。薯损短体线虫头部具两个环纹,侧带处有6~8条侧线,雌虫受精囊...

山药褐腐病(镰饱)的防治

山药褐腐病(镰饱)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山药褐腐病(镰饱) 病原 Fusarium solani称腐皮镰饱,属半知葡类真腐。大型分生饱子纺锤形,稍弯曲,具3一5个隔膜,厚垣饱子顶生或间生,褐色,球形或洋梨形。【症状】 薯茄镰饱褐腐病又称褐色腐败病。是薯损生产「的茧要病害。初地下部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收获时常可见到。幼薯染病现腐坏状不规则褐色蹦或出现畸形,稍有腐悄后病邪必软,切开后可见薯块褐变的部份常较外部病碗大且深。【病因】 以菌丝体或厚垣饱子或分生饱子在土壤或种子「越冬,带倚晌肥料、种子和病土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邯「产出...

山药褐斑病(薯茹色链隔饱)的防治

山药褐斑病(薯茹色链隔饱)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山药褐斑病(薯茹色链隔饱)【症状】 又称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因寄主品种不同而异,一般2一21毫米,叶面中心灰白色至褐色,常有1一2个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湿度大时病琉上生有灰黑色霉层。叶背色较浅,为害重。病原 Phaeoramularia dioscorecae称薯蓣色链隔孢,属子知菌类真菌。子实体生在叶的网面,子座生在表皮下,近球形,褐色i闲绝体内生,分生饱子梗3一22根簇生,浅青色,基部略宽,平滑,直...

大白菜白斑病的防治

大白菜白斑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大白菜白斑病病原 Cercosporella albomaculans【症状】 白菜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灰褐色的小斑点,后来扩展成圆形、近圆形或卵圆形的病斑,其大小为6~18毫米,病斑中央部分由灰褐色变为灰白色,在病斑周围有污绿色晕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有稀疏的淡灰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呈半透明状,组织变薄,容易破裂穿孔。发病严重时,病斑往往连成片,呈不规则形的大斑,最后叶片干枯,如火烤过的一样,致使全田呈现一片枯黄的现象。【病因...

大白菜氨害防治

大白菜氨害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大白菜氨害【症状】 氨气通过叶片气孔和水孔进入植株体内,因此处于植株中部生命活动旺盛的叶片通常最先受到伤害。受害部分形成不定形的褪色斑,开始像开水烫过一样,后来叶片干枯,潮湿时坏死部位很容易被病菌侵染。严重时全株枯死,类似受冻害死亡的植株。【病因】 在地面施用碳酸氢铵、氨水、人粪尿、鸡粪可直接产生氨气。在地面撒施尿素、硫酸铵、饼肥、鱼肥等可间接产生氨气。当叶片周围的氨气浓度达到5毫克/升时,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防治方法】 ①科学施肥 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应深施,与土壤混...

山药斑纹病的防治

山药斑纹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山药斑纹病病原 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 称薯芋柱盘饱,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饱子盘生于叶两面,初埋生,聚生或散生,大小200一250微米;分生饱子梗线形长圆柱状,无色,单胞,正直或略弯不分校,大小20一25X2一2·5微米;分生饱子针状,两端较圆或一端尖,正直或略弯,单细胞两端圆,无隔膜或具少数隔膜,无色,透明,大小37一40X2·5一3微米。为害薯损。【症状】 又称山药白涩病、薯损柱盘饱褐疏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蔓,植株下部...

山药斑枯病的防治

山药斑枯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山药斑枯病病原 Septoria dioscoreae薯损壳针饱,属半知菌类真葡。分生饱子器球形至近球形,优于叶面,散生或聚生,突破表皮外露,器壁膜质暗褐色,大小90一144微米;分生饱子倒棍棒状,近圆样形,正百或略弯曲,宽窄不一,无色,透明,具隔膜2一间个,基邯钝圆形,顶端较钝,大小60一70X4~6微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生褐色小点,G病斑畏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6一10毫米,中央褐色,边缘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饱子器。病情严蓝的,病叶干枯,...

甘薯软腐病的防治

甘薯软腐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甘薯软腐病【症状】 甘薯软腐病俗称水烂。是采收及贮藏期重要病害。喜块染病初在薯块表面长出灰白色霉,后变暗色或黑色,病组织变淡褐色水浸状,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饱 子囊,黑色霉毛污染周围病薯,形成一大片霉毛,病情扩展迅速,约2~3天整个块根即呈软腐状,发出恶臭味。病原 Rhizopus stolonifer称葡枝根霉(黑根霉),属接合菌门真菌。【病因】该菌存在于空气中或附着在被害薯块上或在贮藏窖越冬,由伤口侵人,病部产生饱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薯块有伤口或受冻易发病...

甘薯根腐病的防治

甘薯根腐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甘薯根腐病【症状】 苗床、大田均可发病。苗期染病 病薯出苗率低、出苗晚,在吸收根的尖端或中部出现黑褐色病斑,严重的不断腐烂,致地上部植株矮小。生长慢,叶色逐渐变黄。大田期染病,受害根根尖变黑,后蔓延到根茎,形成黑褐色病斑,病部表皮纵裂,皮下组织变黑,发病轻的地下茎近地际处能发出新根,虽能结薯,但薯块小;发病重的地下根茎大部分变黑腐败,分校少,节间短,直立生长,叶片小,硬化增厚,逐渐变黄反卷,由下向上干枯脱落,最后仅剩生长点2~3片嫩叶,全株枯死。病原 Fusarium sola...

甘薯丛枝病的防治

甘薯丛枝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甘薯丛枝病病原 Sweet potato witche,’broom,Phytoplasma称植物菌原体。在病株叶脉韧皮细胞中可见菌原体,大小为200~1000纳米,病株新梢超薄切片在电镜下,可见三层单位膜,内部中央充满核质样的纤维状物质,可能是DNA基因组,其四周布有类似于核蛋白体的嗜饿颗粒。近年发现马铃薯Y病毒组的线状病毒和植原体复合侵染也可引起甘薯丛枝病。【症状】 主蔓萎缩变矮,侧枝丛生,叶色浅黄,叶片薄且细小,叶片上缺刻增多,侧根、须根细小、繁多。苗期染病 结薯小或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