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平菇最好发菌(在培养室)和出菇(在发生室)分开。虽然栽培的是同一个品种,也不可―边出菇,一边发菌,或者第一批没出完菇,就栽培第二批,这样也会影响平菇的产量。原因在于:(1)因为第一批栽培时污染的杂菌,对下批感染较快,或者第一批栽培时杂菌未表现出来(出现隐性污染),第二批表现明显,污染率较高。(2)第一批菇散发的孢子和代谢产物,如呼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使菇房内空气污浊,影响第二批菇的发菌。正确的栽培方法是:先把第一批出完菇的废料清理出去,菇房进行通风,全面消毒后再种第二批。...
目前,平菇栽培产量往往不高,且质量也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在栽培过程中的保湿措施没有到位,特别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得不适宜,致使后茬菇产量大不如前茬,且菇质也越来越差。如何使每茬平菇的产量均衡高产且优质,关键是要搞好培养料的科学保湿。一、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将菌棒整齐排放在土埂上,每排一层覆上3――4厘米厚的土,土两侧喷水并用泥抹平,然后再排放第二层菌棒并覆土,可排放6――9层,最上一层仍要覆土并抹平。做好墙后喷...
近几年廊坊文安种高温平菇的菇农逐渐增多,但栽培技术难度大,成功率低限制了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我局多年平菇种植推广的经验并结合相关资料,对高温平菇的栽培提出以下建议,供广大菇农参考。一、选择平菇品种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有收无收在于种”。有很多菇农没有将平菇品种的温型搞清楚,便拿来种植,造成不出菇或发菌失败。选择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分化温度可达36℃,最适20℃~28℃。如:夏平高1号,其他:高抗48、江都71、热抗王、夏优一号、高杂一号、P40、亚热一号、夏丰962、伏源1号等。二、保证菌种质量质量好的菌...
草菇又名兰花菇,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降低血压,防癌抗癌作用。它既可鲜食,又可制成干菇。干菇香味更浓,而且便于包装和运输贮藏。室外栽培草菇的主要原料是稻草,且不需复杂设备。草菇生育期短,又是高温菇类,生产成本低,收效快。一、整理场地栽培草菇的场地,应土质松软,含有机质多,排水良好,用水方便。下种前一周翻土,翻土后晒1--2天,待土块表面晒白,将其打碎平整,做成1m宽的畦。畦表面做平或做成龟背形,中间高20--25cm,两边渐倾斜至与地面平,畦面适当拍实,以免浇水后下陷。畦间距60cm左右,以便操作管理...
以蔬菜生产为主的温室,到5、6月份以后拉秧体闲,利用7、8两个月的休闲期生产草菇,而后再生产秋延晚蔬菜。温室前茬净地后,晒地1-2天,做东西方向,宽肋厘米,长10米,高10-15厘米的床,床间留60厘米宽的排水沟。而后,床面上撒1层石灰粉消毒,浇1次透水保湿,打1次800倍的敌敌畏灭虫、覆棚膜,盖好苇箔或遮阳网。2.1培养基配方棉籽皮50%、稻草(切短约3厘米)40%、麦麸5%、石灰粉30%、石膏1%、尿素1%。2.2制作方法先将麦麸、棉籽皮、稻草(麦秸)混合拌均待用;再将石灰粉、石膏、尿素溶于水中与料拌...
农田化栽培草菇设备简单,易操作,经济效益高,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具体技术是:1、场地的选择要选在地势较高、水源方便、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方。2、作物种植方式大田栽培的草菇,一般套种于玉米、向日葵、高粱等高秆作物行间,以便形成荫凉的小气候。3、栽培料配方①碎稻草70%、鲜马粪30%;②碎玉米轴58%,高粱壳40%、尿素、过磷酸钙,各1%。4、作菇床以春玉米地栽培为例,玉米东西行向,宽行1.2米,窄行40厘米,株距15厘米。在玉米播种前或长到1米高时,在宽行挖80厘米宽、10厘米深的播种沟,稍加平...
平菇出三潮菇后因水分和营养大量消耗,产量急剧下降。采用全覆土栽培,不但菇体沾有很多泥土,而且菇质脆,售价低。采用墙体覆土法,平菇既增产,质量也好,又不会沾有泥土。具体做法如下。一、菌墙的制作。把采收完二、三潮菇的菇筒,用刀把菇袋的一头割成10厘米长的袋筒,套在菌棒的另一头,一行排2个棒。有薄膜的一头放在外面,两个菇筒中间第一层相隔30厘米,长度不限。每排一层,中间用捏碎的菌棒或泥土填平,浇足水分再排第二层。每排一层向里收进3~5厘米。排成梯形菌墙,一般可排5~7层。排成后,顶端覆盖3~4厘米的碎土,把土浇...
绿霉菌又叫绿色木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在平菇不同的生产阶段都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通过几年的探索实验,现将其综合防治措施总结介绍如下:(一)搞好菇房消毒对菇房及四周要进行彻底消毒,消除各种杂物。用石灰或黄泥抹墙缝。用10%的新鲜石灰水涂刷墙壁、房顶及床架,用来苏儿喷洒地面、房顶,在地面上再撒生石灰粉,最后用食用菌专用烟雾消毒剂按每立方米3---4克进行熏蒸消毒。在平菇栽培期间,定期喷洒0.02%绿霉净或0.02---0.03菌绝杀。(二)选...
草菇是一种喜温、喜湿的草腐生菌,栽培技术易掌握,生产成本低,是食用菌中收益最快的一种。但草菇播种后,在其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现将草菇生长中易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以供草菇种植户参考。一、菌丝萎缩一般情况下,草菇播种后12小时左右菌种块就开始萌发,并不断向料内生长。如果播种后24小时菌丝仍未萌发或仍不向料内生长,就可能是发生了菌丝萎缩。菌丝萎缩的原因①高温烧菌。当培养料内的温度长时间超过45℃时,就会使菌丝萎缩死亡。②药物影响。草菇对农药十分敏感,播种...
一、温度草菇播后3~4天,以保温为主。以后随着料温的升高,要揭膜降温,使料温控制在35℃~38℃,气温控制在30℃~32℃为宜。当子实体形成与菇体发育时,料温应保持在30℃~35℃,气温保持在28℃~32℃。二、湿度控制一般采取灌水和喷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播种前先将畦床灌水湿透,播后前几天料垄上的地膜一般不要揭开,以便使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湿度不够时,可向垄沟灌水或喷水。灌水时,不能浸湿料块;喷水时,不要喷向料面。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