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苋菜除草剂药害的防治

苋菜除草剂药害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散生白色不规则斑,横径1~5毫米不等。严重时致叶片干枯,不能食用。【病因】由喷施克芜踪除草剂不慎所引起,如被药液直接喷上,则全叶迅速变白干枯。此种情况,属于非传染性即生理性药害。克芜踪属灭生性除草剂,对杀死田间恶性杂草效果显著,但对田间大多数作物容易造成药害,故使用时应慎之又慎。【防治方法】防止克芜踪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应从提高使用技术入手。严格按操作规程,注意当时的风向、风速,调节好雾点和喷施距离,必要时加上屏障,以策安全。...

水培苋菜茎基腐烂病

水培苋菜茎基腐烂病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特点】主要危害茎基部。病株外观呈失水萎蔫状,检视茎基部,则可见其变褐坏死,根部皮层腐烂脱落,无新根长出。【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尚未明确。地栽的苋菜茎基腐烂病则由半知菌亚门的露湿漆斑菌〔Myrothecim roridum Tode exFr.〕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风雨传播,从茎基部伤口侵入致病。但水培苋菜茎基腐烂病与地栽苋菜茎基腐烂病其病原及发病特点是否相同,则有待进一步研究。【防治方法】地栽苋菜茎基腐烂病的...

苋菜病毒病的防治

苋菜病毒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苋菜病毒病可使苋菜全株受害。由千日红病毒(简称GoV)和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发病初期病株明显矮缩。迟发病的病株叶片皱缩或卷曲,叶面不平展,有的出现轻花叶,叶色浓淡不均斑驳状,有的出现坏死斑点。【病因】蚜虫是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者。有的种类只传播一种病毒,也有的可传播多种病毒;还有某一种病毒由多种蚜虫传播的。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长势弱,重茬等,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可通过摩擦、打杈、邦架等作业时接蛹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防治方法】1...

苋菜叶甲的防治

苋菜叶甲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危害苋菜的叶甲[Colas-posoma spp.]分类上属鞘翅目、叶甲科。叶甲可危害苋菜、甘薯、蕹菜等作物,以成虫咬食叶危害,致叶片千疮百孔,严重危害时不能食用。叶甲成虫为体小型的硬壳(鞘翅)虫子,体长5~7毫米,宽3~4毫米,体色变化大,有青铜色、蓝色、绿色、蓝紫色等多种。幼虫黄白色,体粗短,呈圆筒状,有的弯曲,全体密布细毛。在江西、浙江、四川、福建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下越冬。成虫一年中5~9月间盛见,飞翔力差,有假死性,中午高温时隐藏在土缝或枝叶下,其余时间多出来活动取食...

苋菜苗期猝倒病

苋菜苗期猝倒病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害症状: 苋菜播种后到出苗前后时有发生。种子发芽至幼苗出土前发病 , 常造成烂种或烂芽 , 因此过程发生在土下 , 不扒开土表是看不到的。幼苗出土后发病 , 茎基部现水浸状黄褐色病变 , 常缝缩成线状 , 有时表皮脱落 , 造成幼苗猝倒在地 , 湿度大时常长出浅色絮状菌丝体和孢子囊。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过冬。一般在地势低洼、土质粘重、冷凉条件下育苗最易发病。苗床未经消毒处理,或播种密度过大,分苗、间苗又不及时,或保温、放风不当,或幼苗徒长、受冻,或低温高温持续时间长,都会加重...

红菜薹猝倒病的防治

红菜薹猝倒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幼苗期发生比较普遍,对生产影响较大。一般幼苗出土到第一片真叶出现前后最易发病。最初,苗床中仅有少数苗倒在地上,第二天突然成片死亡,损失很大。猝倒病大部分发生在幼苗长至2片真叶前。幼苗受害后,茎基部先产生水浸状暗色病斑,病斑绕茎扩展,茎缢缩成线状,使幼苗倒伏。该病来势猛,从发病至倒苗仅需20h。地面潮湿时,病部及其附近床面长出一层像棉絮的白色菌丝。【病因】病菌在土温15-16℃时繁殖最快,适宜发病地温为10℃,故早春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光照不足,播种过密...

菜心立枯病的防治

菜心立枯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发生在苗期出苗前后。初发病时在病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略凹陷,扩展绕茎1周后造成幼苗病部以上萎蔫,后逐渐枯死。病苗多立着不倒伏故称之为立枯病。湿度大时,病部生出蛛丝状浅褐色霉,即病原菌菌丝。立枯病病程较猝倒病长,扩展速度也缓慢,别于猝倒病。【病因】立枯丝核菌,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抱子类)。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有报道,无寄主存在时菌丝可腐生140天以上,由于该菌寄主范围广,一旦进入菜田,则较难根治...

菜心白粉病

菜心白粉病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名]菜心白粉病[病因]由十字花科白粉菌侵染引起。无性时期较常见,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于叶表面菌丝上,2~3个隔膜,顶端较粗大,大小为(90~125)微米×(9~13)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至桶柱形,表面光滑,大小为(33~50)微米×(10~18)微米。子囊果暗褐色,扁球形,直径88~125微米;附属丝丝状,7~39根,一般不分枝,基部褐色;子囊5~7个,卵形,多有柄,大小为(55.9~76.2)微米×(33.0~40.6)微米。子囊孢子4...

苋菜根肿病的防治

苋菜根肿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蔬菜的幼苗或成株均可被根肿病侵害。被害病株叶色变淡,凋萎下垂,在晴天中午前后尤为明显。病株根部肿大呈瘤状,其形状大小受着生部位影响较大,主根上的瘤多靠近上部,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后期表皮开裂或不开裂;侧根上的瘤,多呈圆筒形,手指状。被害后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等侵染,造成组织腐烂或崩溃,散发臭气致整株死亡。【病因】根肿病的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并可在土中存活10~15年。孢子囊借雨水、灌溉水、害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

菜心白粉病的防治

菜心白粉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初期在外部叶片表面产生白色粉斑,以后随病害发展迅速向其他叶片扩展蔓延,在叶表面布满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逐渐使外叶早衰黄化,最后枯死。制种期发病可严重影响开花结实。【病因】由十字花科白粉菌侵染引起。无性时期较常见,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于叶表面菌丝上,2~3个隔膜,顶端较粗大,大小为(90~125)微米×(9~13)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至桶柱形,表面光滑,大小为(33~50)微米×(10~18)微米。子囊果暗褐色,扁球形,直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