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插秧机(以东风-2S型为例)①每穴株数与株距。调整秧帘的位置,改变秧爪的入帘深度,入帘越深,株数越多;反之,则少。一般秧帘调到与毛刷尖部相平,最多与毛刷尖部的距离不大于3毫米。停机后,转动株距变速手柄位置,手柄在4或6位置,则说明株距为4寸、6寸,也可更换齿轮调节株距为3寸、5寸。②秧爪与送秧器的定位时间调整。用手转动分插轮,当秧爪进入秧爪与送秧器成水平位置时,送秧器爪已后退,要求秧爪尖与毛刷根部的距离为14~24毫米。调整方法是正反向移动分插轮传动链位置。③插秧深度。改变提升杆在深浅调节齿板上的固...
水稻稻曲病,农户俗称为“灰苞”,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最容易感病,形成穗部病斑突出,病菌由借风传播,是文山地区水稻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防治不及时,造成大量的损失。从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由于市上场氮素化肥供应相对充实,大多数农户以增产心切,施用化肥偏多,迟施和甚过量的现象较为突出,导致部分田块后期长势嫩绿,加之7―8月份降雨日频繁,持续降雨日天气较多,高温湿度大,有利于稻曲病病菌的繁衍侵染危害,根据今年文山州预计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目前,大部水稻正处于孕穗、抽穗价段,正是防治...
中优205是由浙江省农科院和水稻所等的育种家于2000年采用中9A与浙恢205杂交而育成的杂交晚籼稻品种。该组合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好,稻瘟病抗性与汕优63相仿,白叶枯病抗性优于汕优63,米质明显优于汕优63,制种产量较高。适宜于浙江省杭州、金华及生态类似地区作单晚种植。栽培上注意控制后期氮肥用量。经杭州市单季杂交籼稻2001年、2002年区试,两年平均亩产为505.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0.1天,比对照短1.6天。...
中文名称:水稻叶尖枯病拉丁学名:PhomaoryzaecolaHara为害作物:水稻为害症状:发病初期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为墨绿色;逐渐沿叶缘或叶部中央向下扩展,病斑为灰褐色,最后变成枯白色。发病后期,在叶缘一侧或两侧以及叶中央形成长条状病斑,在病健交界处可见褐色条纹,病部碎裂成条,甚至全叶枯死。本病与白叶枯病的症状在田间常易混淆。病原菌形态特征:病菌分生孢子器散生于表皮下,以后外露,为球形或扁球形;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或圆筒形,无色,两端各有一个小油球。分布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稻区发生。发病...
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9-12毫米,翅展21-25毫米。雌蛾前翅长三角形,淡黄白色,中央有1明显黑点;腹末有黄褐色绒毛一丛。雄蛾前翅淡褐色,中央有1个小黑点,翅顶角斜向中央有一暗褐色斜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卵产成块,长椭圆形,初产时蜡白色,孵化前灰黑色,卵块有几十至一百多粒卵,上面盖黄褐色绒毛。幼虫分4至5龄,初孵幼虫灰黑色,为1龄,也叫蚁螟。2龄,头黄褐色,体暗黄白色,头壳后部至中胸间可透见一对纺锤形灰白色斑纹。3龄,体黄白色或淡黄绿色,体背中央有一条半透明的纵线,前胸背面后半部有一对淡褐色扇...
选用耐高温的品种,适时播种移栽不同品种对高温热害的受灾程度有一定差异。农民在生产中首先应选择高产耐高温品种,以减轻高温对品种灌浆结实的影响。如耐高温品种红良优166、红良优5号等,2003年~2006年在安徽、湖北、江西等省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出耐高温、抗旱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其次,应根据往年高温情况,适时播种移栽,使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以有效地避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存在的常发性的高温伏旱天气。科学水肥管理,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当水稻处于抽穗扬花期时,如遇可能形成...
症状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其症状因病菌侵入部位、品种抗病性、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常见分3种类型。叶枯型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肋扩展,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感病品种上病叶灰绿色,失水快,内卷呈青枯状,多表现在叶片上部。急性凋萎型苗期至分蘖期,病菌从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审定情况:199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980009。品种来源:岗46AXCDR22。特征特性:中籼迟熟杂交稻。株高110厘米左右,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宽大直立,分蘖力强,叶色淡绿,叶片较宽大,厚直不披,谷黄秆青,不早衰,穗大粒多,每穗150粒左右,比汕优63多17粒,结实率8349%,千粒重26.5克,谷壳淡黄,穗尖无芒,米质较好。全生...
从播种到出苗,床面局部发干缺水时,要及时补浇水,特别是2.5叶以后,随着棚内温度升高,秧苗需水量加大,要注意浇水,尤其是钵体盘育苗抗旱能力差,应重点注意浇水。苗床是否缺水可根据秧苗确定:当早晨秧苗叶尖普遍有露珠时为不缺水;当早晨秧苗叶尖露珠减少或无露珠以及中午叶片打卷时为缺水。要在早晨日出前后或傍晚及时浇水,防止高温晒死秧苗,浇水要一次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浇水要往复缓慢喷浇,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要用冷水浇苗,水温要在15℃以上。...
水稻的吸肥规律与其整个生育期三个生长中心相适应。分蘖期植株的生长中心是大量生根、生叶、分蘖,需要较多的氮素来形成氮化物。这段时期的营养生理特点,以氮代谢为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少,对氮的需求量大于磷、钾的吸收量。从穗开始分化到抽穗期,以茎的伸长、穗的形成为生长发育的中心,此阶段的营养特点是前期碳、氮代谢旺盛,后期碳的代谢逐渐占优势,则吸收较多的氮肥长叶、长茎和幼穗分化,又要积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供出穗后向穗部转运,所以对氮、磷、钾吸收都较多。抽穗后,茎叶和根的生长基本停止,植株生长中心转向籽粒的形成,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