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小麦化肥深施一般要求底施10~15厘米,追施8~10厘米,种肥5~8厘米。不管氮肥,还是磷肥、钾肥都应深施。氮肥易挥发据测定,施尿素、碳酸氢铵、氮的损失都非常大,30天总挥发损失量尿素大于碳酸氢铵。原因是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有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而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微生物转化后才能变为铵,被土壤胶体吸附的量相对比碳酸氢铵少,所以在表层撒施时尿素损失总量平均为49.94%,大于碳酸氢铵损失总量31.23%。氮肥深施5厘米就可使氨的挥发量降至1%以下,深施10厘米可降至0.2%以下。农田氮肥施深10厘米...
小麦中后期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高低,本着作物“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必须加强小麦中后期管理。针对当前小麦生产中的特点和问题,中后期管理应以追肥浇水为主,病虫防治为辅,重点抓好以下措施:防干旱1.防冻害冬季由于天气干旱少雨,对部分品种的小麦和没有浇水的麦田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受冻害的麦田、黄弱麦田可以用2%~2.5%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叶面喷施,缓解冻害,促进小麦生长。2.浇好孕穗水、扬花水和灌浆水小麦在孕穗期是需水临界期,此期是决定成穗率和争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因此,抽穗前要浇...
当前,秋收在即,农民朋友在选购小麦良种时一定要做到五注意:一要注意选择合法种子经营单位的种子。二要注意选择已经国家或省级审定或经过我省同意引进种植的且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三要注意品种的综合性能,做到良种对路、良法配套。切不可盲目选种。四要注意查看种子质量及种子质量检验报告,选择高质量的种子。五要注意索要购种凭证。购种凭证上一定要详细写明品种名称(绝对不能简写)、数量、购种时间等内容,并加盖销种单位公章,而且公章要与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上的名称完全一致。另外,统供种子还应是统一发票或统一格式。...
山东农业大学利用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育成,籽粒直链淀粉含量1%以下,湿面筋36%,粗蛋白15.7%,籽粒容重800克左右。在食品、造纸及制药工业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利用其可有效改善配粉工艺,改善面包、糕点等口味,延长货价寿命;在造纸工业中做成可食的食品外包装纸,成为新型绿色食品。该糯质小麦尤其是未成熟的小麦,非淀粉多聚糖含量为普通小麦的4―5倍,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第一、要施足底肥,主要是有机肥和磷、钾化肥,对争取小麦丰收至关重要。有的麦田不施有机肥而全靠化肥,这是不科学的,虽然也能增产,但遇干旱年就难以稳产了。第二、适当施以氮、磷营养对促进小麦早分蘖、培育壮苗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要防止由于氮肥过多造成“秋旺”。苗期充足的磷营养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而且对防止“小老苗”有重要作用。第三、要合理追施氮肥。氮肥的用量和施用时期要根据苗情而定,对每亩总茎数不足、群体生长不良的弱苗应及早追施返青肥,有利于争取春季分蘖成穗。对分蘖较多、群体结构过旺的旺苗应...
去年,山东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淄博地区,冬小麦越冬前出现大面积旺长,给冬小麦安全越冬埋下了隐患。幸而冬季没有出现长时间的比较强的低温天气过程,才使冬小麦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冻害。近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山东省受此影响,冬小麦生育期间的气温也逐渐升高。在这种大气候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冬小麦越冬遭受冻害的可能性?冬前冬小麦的生长情况是关键,影响冬小麦冬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小麦越冬前的积温,冬前积温的多少又直接受冬小麦播种时间的影响。为此桓台县气象局依据冬小麦生长发育全过程中所需的3个主要气...
适时中耕增温保墒:各类麦田要抓紧越冬未返青前进行镇压、搂麦松土。对田间裂缝较多较大的麦田,应先搂后压,以弥实裂缝,防止早春寒风飕根。搂后镇压,还可保温提墒,防止或减轻早春冻害死苗。黄淮麦区在冬末或早春镇压可抑制主茎旺长,促进分蘖发生,有利于增加穗数而提高产量。各麦区中无浇水条件的旱地小麦,均应在早春及时镇压,可起到一定的保墒防寒作用。蹲苗壮长分类管理:对于土壤不缺墒的麦田,返青时不要急于浇水追肥,仍以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为主,促苗早发稳长。根据今年的播种普遍偏晚、土壤墒情较好的特殊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管理类...
今冬小麦生长基本正常,但长势总体不如往年。防御冬小麦越冬冻害,除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和适时播种使麦苗充分的进行抗寒锻炼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一、镇压。进行全面镇压宜在土壤开始冻结、地表有一定的干土层时进行。可使表土层温度提高0.5~1℃,尤其是在表土疏松粗糙、播种浅、麦苗长势旺的田块和干旱多风的情况下,效果尤为明显。麦田镇压一直可持续到土壤解冻。二、施土肥。麦田施2~3厘米厚的土肥可使分蘖节部位日平均温度提高2℃左右。施土粪或打山墙、换土炕的土肥均行,即可肥田,又可保暖,一举两得。三、适...
目前正是北方大部分冬小麦个体长叶、生根、分蘖、形成壮苗和群体发展的高峰期。若温度持续偏高,将会扩大旺苗面积;若遇暖冷骤变的天气,则会造成冻害。因此,各地应及早动手,采取得力措施,培育壮苗。首先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对于旺长麦田,要控制地上部旺长,培育冬前壮苗,目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化控和镇压。对于有水浇条件的一般麦田,若播种前没造墒,且目前墒情较差的,应抓紧浇水,以培育冬前壮苗。对于整地质量差、地表土坷垃多、墒情不足的旱地麦田,可在冬前进行镇压,压碎土坷垃,压后浅锄,以提墒保墒。对于晚茬麦田,若墒情适宜...
1.三热密闭法。即麦热、缸热、物料热。选择晴朗高温天气,在上午9时左右将水泥场晒热后,先把小麦薄摊到晒场上(厚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再把压盖小麦的物料(棉被、毛毯、旧麻袋等)搬出晾晒,要用敌敌畏或防虫磷喷洒消毒。小麦要勤翻,每小时至少用木锨翻动一次,使麦温达到46~50℃,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时前后聚堆,热闷半小时,趁热放进经晾晒处理的缸。再用经过消毒的物料进行压盖,然后用薄膜密封缸口,用绳扎紧,不得漏气,使缸内的麦温达到40℃以上,保持8~10天,杀死未死的卵、蛹、幼虫及成虫,从而达到聚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