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冬麦育种室1997年育成。原代号:京农97-86,亲本组合:长丰3/041//京冬6号。2002年通过北京市审定。二、特征特性冬性,早熟小麦品种,生育期245天上下,比对照品种早熟4天左右(区试两年均是抽穗、成熟最早的品种)。其幼苗匍匐,叶片细长、深绿色,繁茂性好。株高82厘米,抗倒伏性较好。分蘖力、成穗率中等。穗纺锤形,穗长8厘米,长芒、白壳、红粒,总小穗数18-20个,穗粒数28粒左右。籽粒硬质,容重800克/升,千粒重42克左右。区试平均亩产404.6公斤,良种良法...
危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多发生在小麦返青后至灌浆期。据观蝼蛄危害时,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时,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其防治方法如下:一、撒毒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或2%甲基异柳磷粉剂2公斤,对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后接着划锄覆土,可有效防治蛴螬和金针虫。二、浇药水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兑水750公斤,晚施,对蛴螬和金针虫有特效。三、撒毒饵用...
缺氮弱苗根据叶蘖同伸的关系,小麦第四片叶应该和第一分蘖同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叶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一半,即为缺氮弱苗。若叶、蘖不能同伸,主要是氮素营养不良所致,每亩应补施碳铵15~20公斤或补施尿素5~7.5公斤。缺磷弱苗主要从叶片色泽和根系发育情况辨别。症状之一是叶尖呈紫红色,整个叶片无光泽;症状之二是次生根少而短。补救办法是亩施过磷酸钙30公斤或磷铵硼6公斤。缺钾弱苗主要看叶片的柔软程度。叶软而卷、叶色发暗,沿叶脉有白色条纹为缺钾症状。补救办法是亩施硫酸钾6公斤或亩喷施0.3%~0.4%的磷酸...
一、品种来源北京农垦缘种子中心1998年育成。原代号:97东96,亲本组合:88东26/安阳106-1。2002年通过北京市审定。二、特征特性冬性,矮杆大穗型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60天左右。幼苗习性为直立型,分蘖力中等。株高75-80厘米,茎杆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该品种长芒、白壳、白粒。穗头大,粒数多,后期落黄为金黄色。两年区试平均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40克。在正常年份,高产栽培条件下,千粒重一般为45克。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37.25公斤,名列第一位。该品种抗寒性较强。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该品种感锈病...
绿小麦营养丰富,据测定,绿小麦籽粒中硒的含量高于普通小麦2倍以上;蛋白质含量17.1%,比普通小麦高51.3%;18种氨基酸总值15.2%,高于普通小麦90%;赖氨酸的含量0.406,高于普通小麦50%~80%,钙的含有量高于普通小麦3倍~4倍,特别是每公斤含有0.55毫克的碘,这是普通小麦所没有的,并且绿小麦所含脂溶性维生素(如A、E、D、K类等)也相当丰富。绿小麦有食、药兼有之功效,其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是开发系列营养保健食品最理想的原料。绿小麦由于面筋含量高,可以加工成绿小麦专用粉,也可以用作进一...
针对今年秋种特点,结合我省小麦主推技术和2006-2007年度小麦生产的技术经验,2007年秋种总的技术要求是:“优化品种布局,适当降低播量,适期晚播,配方施肥,控旺促壮,防冻防倒防早衰,确保小麦持续增产”。具体应把好以下三关:一、把好施肥关,提高肥料利用率(一)增施有机肥。一般高产田应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作物秸秆还田具有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小麦产量等作用,各地应大力推广。尤其是有机肥缺乏的地区,更要搞好秸秆还田工作。(二)配方施...
一、品种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1997年育成。亲本组合:S915/T208。2002年通过北京市审定。二、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抽穗期比京411早3天左右,后期落黄好。幼苗繁茂性好,分蘖力强。株高85-90厘米,茎杆韧性较好,较抗倒伏。成穗率中上,穗粒数偏低。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高且稳,常年45克左右,籽粒饱满,角质。产量水平450公斤左右,三年区试平均亩产417公斤。高抗条锈病,抗寒性强。品质分析:粗蛋白(干基)15.87%,容重804g/L,湿面筋40%,沉降值18.4ml。三...
扬麦9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所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与花粉培养新技术相结合共同育成的一个矮杆、多穗、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1984年温室配组并春播加代,其组合为:鉴三×扬麦5号。1986年该组合F3各系表现突出,同年秋播将其F2集团选藏种经钴源2.5万居里里辐照后播种,次年春天采样花培,获得300多个花粉植株,将花粉植株的后代进入常规育种程序,经连续两年选株选系,1990年进入鉴定圃,1991年进入品比圃,1992年夏收麦表现突出,命名为扬92P28。1992年秋播进入长江中下游小麦新...
泰山9818是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室利用远缘杂交与小麦染色体工程技术相结合创造的种质新21-11与935021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育成的小麦新品系。特征特性 幼苗半匍匐,幼苗绿色。分蘖力中等,成穗450-525万/公顷。株高75-80cm,株型紧凑,直立挺拔。长相清季,茎秆粗壮,穗下茎长,下部1-3节间较短,茎壁厚。倒二、三、四片叶角度逐渐加大,整株叶型呈塔状。叶片功能期长,光效高。穗层整齐,穗长方型,穗长10-15cm,小穗排列适中,结实性好,穗粒数50-55粒。长芒,白壳,籽粒白色、角质、长圆形...
烟台市农科院育成。1978-1980年区试平均亩产416.9公斤,比对照增产7.1。粗蛋白含量15.37%,容量818g/l,湿面筋32.1%,形成时间4.0min,稳定时间10.0min。1982年4月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烟台、青岛、潍坊、德州等地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