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异名HeliothisarmigeraHubn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玉米穗虫、棉挑虫、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寄主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烟、苹果、梨、柑桔、桃、葡萄、无花果、草萄等。为害特点:近年在一些栽培改制、复种面积扩大地区,棉铃虫为害玉米有加重趋势,尤以辽南、长江流域及新疆部分地区为主,玉米雌穗常受棉铃虫幼虫为害。1996年8月青海首次发现该虫为害玉米,其发生面积之大,虫量之多,损失之重,实为罕见,造成受害果穗不结实,减产严重。形态特征:...
今年小麦普遍晚收,夏玉米播种比常年晚7-10天左右。针对今年特殊气候,要以“一早(早管理)一晚(适当晚收)三防(防芽涝、防病虫、防倒伏)”为重点,切实加强玉米田间管理,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方案:一、及早动手,苗期管理争主动一是注意防旱排涝,确保苗全苗壮。墒情不足的,播后要浇蒙头水保苗。由于晚播,苗期可能正好遇雨季,玉米苗期怕涝,要特别注意做好雨后排水工作。二是注意防治病虫草害,重点防控粗缩病。要在小麦收割后立即喷洒吡虫啉或啶虫脒,地头的杂草也要均匀喷洒药剂,有效控制灰飞虱,防止病毒传播。三是及时间苗定苗,...
亲本组合为GY220×1145。GY220是从美国亚历山索C23高油群体中经10多代自交而成,1145是来自美国先锋公司杂交种的二环系。1992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宋同明教授育成。115意即每亩产100斤油,1000斤粮,5000斤青饲。1996年由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北京市春播,生育期117天,属中晚熟品种。全株叶数21~23片。株型平展。叶色深绿,生长健壮。一般株高230~300厘米,穗位120~130厘米。果穗长筒型,长19.3厘米,粗4.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深黄,半...
西玉3号审定情况 199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点概述 早熟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是丰产抗逆兼备的玉米品种。特征特性 出土能力强,发育快。株高230厘米左右,穗位高80厘米左右叶片中宽上冲,根系发达,总叶片数19片左右。夏播生育期95天左右,活秆成熟,果穗为粗筒型,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为35粒,籽粒为半马齿型,黄色,千粒重350克左右,出籽率为85%左右。抗倒,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55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650公斤/亩。栽培要点 每亩密度以4500株左右为宜。...
品种选择鲜食玉米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米、黑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鲜食玉米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大。而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选用对路的优良品种是关键。糯玉米是鲜食玉米的首选品种,糯玉米品种以中白色的糯性品质最好,一般情况下黑、紫、红等彩色品种的品质相对要差些。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春季播种的适播期为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出苗期最好在当地的晚霜期过后;夏播期以玉米灌浆期气温在16℃以上为准。河南...
目前农民种地,重化肥,轻农肥,重氮磷肥,轻钾肥和微肥,导致地力下降、养分失衡,这是产生玉米缺素症的根本原因。 玉米缺素症主要分为,缺锌和缺钾两种。玉米缺锌时,植株上部叶片的叶脉两侧呈条纹状失绿,叶片花白,节间缩短,植株矮。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植株死亡。玉米缺钾时,植株上部叶片由叶片尖端失绿,然后叶片基部及边缘扩展,变为黄褐色。严重时,叶片直立,植株死亡。 防治玉米缺素症的主要方法是: ①增施农家肥,从根本上解决养分供应不全。农肥具有肥效长、养分全,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养分释放。 ②在播种时施用锌肥和钾肥,...
种玉米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很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以及发生病虫害,因此,夏种玉米苗期管理要做好“五防”。一、查苗补苗防缺苗断垄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查苗补苗,用早熟品种催芽后补种或在幼苗4-5片叶龄前,于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补苗。玉米3-4叶时及时间苗,5-6叶定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圆秆苗,选留大小一致的健苗。二、及时中耕防草荒 苗期应中耕除草2-3次,定苗前,中耕宜浅,深5厘米为宜。拔节前中耕灭草1-2次,促次生根深扎,深度10厘米,行间深,苗旁浅。提倡化学除草,用玉米宝或乙阿合剂每亩100-120毫升,...
玉米田管首先是幼苗长出3-4片叶时,应进行间定苗,去强去弱去病杂株,每穴仅留一苗,保证个体均匀,群体协调生长;二是抓中耕培土除草,疏松土壤,防止雨后板结与草害,提高土壤透性,增气促根;三是及时追肥,玉米定苗时追施提苗肥,6-7片全展叶时追放拔节肥,11-12片叶全展时(喇叭期)追施穗肥;四是抓好病虫防治,对玉米螟等害虫防治要早,并选用低毒无残留农药,于采收前一个月施药防治效果最佳,方法是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公顷3.75公斤(0.25公斤/亩)拌细土30-40公斤制成毒土,撒入玉米心叶内,每公斤毒土灌...
甜玉米是近年来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的新型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其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食用味道好、容易消化吸收,老少皆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对玉米的需求已从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鲜食玉米备受人们的青睐。但甜玉米上市季节比较集中,往往是产地旺季吃不了,异地淡季吃不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之鲜食玉米乳熟期呼吸强度大,含糖量、含水率变化快,营养成分损失较快,直接影响其风味和食用品质,加之采收后鲜穗保鲜难度大,货架寿命短,大大制约了甜玉米的发展。因此,采收后甜玉米保鲜贮藏成为甜玉米生...
一、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育成。曾用名“京早15号“,亲本是:9508×9585。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二、特征特性夏播玉米品种,生育期为99.2天,株高245厘米,穗位92厘米。株型紧凑,果穗长筒型,穗长16.4厘米,穗粗4.9厘米左右,穗行14-16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白色,千粒重281.3克,单穗粒重120-200克,出籽率82.2%。平均亩产420公斤。抗倒伏,抗病性一般,但对产量影响不大。品质分析:粗蛋白9.14%,粗脂肪4.40%,粗淀粉74.82%,赖氨酸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