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玉米种植技术

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双城市对40万亩玉米田进行安装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小“蜂卡”,蜂卡里的赤眼蜂将对目前较严重的玉米螟生物灾害进行有效的抑制,并能挽回玉米损失4800万斤,增收1920万元。据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使用方法简单、省工、防治成本低、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由于生物防治避免药剂防治产生的农药残留,改善环境,提高玉米品质,进而加快以玉米为原料的畜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其做法是,将装有赤眼蜂的蜂卡放置在玉米叶子上,...

“玉米非淀粉组分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技术新突破

“玉米非淀粉组分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技术新突破

由吉林农业大学承担的“玉米非淀粉组分高附加值综合利用”课题取得新突破,科研组已成功研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食品,这些功能食品的原料是以往被作为饲料处理的玉米非淀粉组分。吉林农大食品工程学院王大为说,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包括玉米淀粉、赖氨酸、多元醇及燃料酒精等,只是利用了玉米的淀粉组分,而非淀粉组分如玉米皮、玉米蛋白及玉米胚芽等,作为玉米被提取有效成分后的剩渣,目前只能被加工成饲料,附加值极低。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非淀粉组分的产出量也在逐年增多,预计到2008年,吉林省玉米非淀粉组分...

玉米种子活力鉴定6个方法

玉米种子活力鉴定6个方法

外观目测法。用肉眼观察玉米种胚形状和色泽。凡种胚凸出或皱缩、显黑暗无光泽的,则种子新鲜,生活力强,可作生产用种。浸种催芽法。先将100粒种子用水浸约两小时吸胀,放于湿润草纸上,盖以湿润草纸,置于氧气充足,室温10~20℃环境中,让种子充分发芽;再以发芽的种子粒数除以100,乘以100%,求得发芽率。这种测定方法虽然准确,但需要8天时间。红墨水染色法。以一份市售红墨水加19份自来水配成染色剂;随机抽取100粒玉米种子,用水浸泡两小时,让其吸胀;用镊子把吸胀的种胚、乳胚一一剥出;将处理后种子均匀置于培养器内,...

玉米新品介绍---郑单958

玉米新品介绍---郑单958

 郑单958于2000年分别通过河南、山东及河北省及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开发。特征特性 该品种植株清秀、株型紧凑,叶片较窄而上冲,株高240厘米,穗粒高105厘米,穗筒型,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0;白轴,籽粒黄色,粒深,结实性好,出籽率88%~90%,千粒重300~330克。栽培要点 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及丘陵坡地可春播。一般定植在3500~4000株/亩左右。田间管理:足墒早播(夏播区一般在6月10日左右),苗期施用磷钾提苗肥,大喇叭口期应重施粒肥、...

甜玉米授粉期玉米螟防治技术

甜玉米授粉期玉米螟防治技术

近年来,华南沿海地区甜玉米生产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但玉米螟危害严重,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多点调查,受害株率平均达到15%~34%,尤其是在授粉灌浆期大量玉米螟幼虫集中在果穗顶端危害,严重影响青苞质量和产量。华南地区亚洲玉米螟1年发生4~6代,仅采用“心叶末期施用杀虫颗粒剂”的传统防治方法,难以有效控制玉米螟对果穗的危害。而且甜玉米果穗以鲜食为主,对农药残留量要求十分严格,在授粉期不能使用长效农药。因此,根据我们的试验和实践,采用“两期防治法”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粉授灌浆期玉米螟危害,提高甜玉米青苞商品等...

玉米田间管理要点

玉米田间管理要点

要提高玉米单产,除选用优良品种外,尤其要加强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施好穗肥玉米穗肥就是玉米在抽穗前10天接近喇叭口期的追肥,此期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更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的阶段。必须重施尿素10~12公斤,尿素在15~20℃需7天左右分解,所以得提前追施,同时根据长势适时补充微肥,一般亩用0.2%的硫酸锌水溶液叶面喷施2~3次。二、防治病虫害对患有黑粉病的植株要趁黑粉还未散发之前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免次年染上此病,同时玉米进...

新品推介:玉米新品种――硕秋5号

新品推介:玉米新品种――硕秋5号

 硕秋5号由北京德农种业选育,并于200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熟紧凑半硬粒型杂交种,生育期115~120天。株高240~260厘米,穗位高70~80厘米,穗形筒形,穗长19~21厘米,穗粗4.7~5.0厘米。出籽率84%~86%,千粒重350~380克,籽粒黄色富有光泽,商品性好,该品种抗倒伏,耐密植,抗病性强,中抗黑粉病。一般亩产600~700公斤。...

新品介绍---金象三号玉米

新品介绍---金象三号玉米

金象玉米系列新品种,由甘肃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象科研所选育。特征特性幼苗绿色,生长势强,生育期130天,和中单二号同期成熟,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5.9厘米,穗长24.2厘米,穗粗5.7厘米,穗行数17.8行,行粒数44.5粒,穗圆筒形,粒长马齿型,粒色桔红,轴色淡红,透明度“++”,双穗率28%,千粒重435.3克,出籽率为84.9%,折合亩产1069.2公斤,比对照中单二号亩增192公斤,增产22.5%。该品种活秆成熟,植株清秀,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轻感锈病1级,褐斑病1级。栽培要点种植密...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或果蔬玉米,从品质上分有甜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等。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等含量均大大超过普通玉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种植鲜食玉米经济效益显著,产值高出普通玉米1倍左右,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鲜食玉米要做到优质高产,应注意以下措施的落实。1前期准备1.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连片种植。1.2整地早春播种鲜食玉米,采取秋整地、浇冬水、浅耙压等措施蓄足底墒...

巧促玉米三类苗升级加强管理促升级

巧促玉米三类苗升级加强管理促升级

一是加强铲趟。多铲多趟,细铲细趟,深铲深趟,铲前深松或趟一犁,放寒增温,活化土壤,消灭杂草,抗旱保墒,促苗早生快发。二是早间苗、早定苗。在三叶期间草,之后进行定苗,并搞好蹲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三是打丫子(分蘖)。发现丫子,立即除掉,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四是割净空秆。既能满足玉米结穗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还能增加通风透光量,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五是降低株高。对长势过于繁茂地块的玉米,进行化控处理,既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又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还能促进玉米良好发育。增加投入促升级玉米吸肥量很大,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