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危害上述部位外,还可危害果穗。常将这二种病害统称为“玉米斑病”。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些长斑甚至超过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此外,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玉米大...
冬玉米是指热区冬季种植的玉米,在这一地区冬季种植玉米可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地区冬季丰富的光热资源、生物资源、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产品生产,变一熟为多熟。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南方冬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形成了产量和质量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反季种植玉米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经过我们多年来对云南热区大面积的冬玉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秃顶缺粒已成为影响冬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冬玉米秃顶缺粒的形成因素(一)低温低温是造成冬玉米秃顶缺粒的主要因素。玉米生长的...
玉米倒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的会绝产。因遇风雨造成的轻度倒伏,有些能够恢复,减产幅度不大。如果倒伏较重不能自然恢复时,将影响植物光合造成大幅度减产;玉米螟蛀空茎秆,易造成茎秆倒折;茎腐病也可造成茎秆倒折。极端缺钾的玉米秆脆,苗期施氮肥过多,根系分支少、入土浅,这些都可以使植株的支持力降低,而发生倒伏。防治措施:(1)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一般情况下,这类品种株高和穗位较低,茎基部较粗,根系发达。(2)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的适宜密度,购种后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根据地力情况,严格按各品种要求的种植密度...
在广东,糯玉米因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发展迅猛。据估计,广东省糯玉米种植面积现已扩大到2.5万公顷以上。本文以广东推广的鲜食型糯玉米香白糯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施氮水平试验,以期为鲜食糯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于2005年9月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钟村农场进行。试验土壤质地为砂壤,pH值4.50,有机质10.75g/kg、全氮3.16g/kg、速效氮62.54mg/kg、速效磷6.62mg/kg、速效钾91.82mg/kg。供试玉米品种为香白糯(仲恺农业技术学...
今年北方春播玉米大部分地区,在4-5月播种期间降水较常年偏多,土壤墒情较好,出苗情况(出苗数量和整齐度)好于常年,密度得到了合理增加。但因前期多雨低温,该区玉米生育进程普遍缓慢,目前一般处于10片展叶的小喇叭口期,比常年同期晚1-2片叶。因此,该区目前主要田间管理措施应以促为主。一是抓紧时间进行趟、铲等中耕措施,疏松土壤表层,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对土壤粘重以及低温地块更要及早加大趟、铲等中耕措施的力度,及早发苗壮株。二是及时追肥。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同时要化肥深施,并做到施肥与松土和培土...
近几年,由于6-7月份降雨次数及降雨量偏多,致使乙阿合剂等封闭型除草剂除草效果不理想,且田间出现了一些抗性杂草,部分农民开始使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来代替播后苗前的封闭型除草剂。但由于田间操作不规范,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凸现,如除草效果不理想,田间药害频频发生等,给玉米生产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包括两大系列,即选择性除草剂,使用较普遍的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玉宝、玉贝、玉农乐等;灭生性除草剂,如百草枯和草甘膦等。磺酰脲类除草剂是玉米苗后除草剂,在玉米出苗后,杂草基本出齐后开始防治,除草效果较好,但...
当前,夏玉米田间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追施拔节壮秆肥根据苗情和土壤状况掌握施肥量。通常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复合微肥1―1.5公斤。若旱情较重,施肥后要灌水或浇水,以水调肥,以水促肥,并降低土温,有利于穗分化。要求8月上旬追肥结束,并用活力素或尿素加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追肥。2?化控防倒施用玉米健壮素可使玉米株高降低20―30厘米,控上促下,使茎秆粗壮,支根增加,从而提高玉米单产和防止倒伏。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即抽雄前6―7天,每亩用玉米健壮素1...
1、冬玉米间种大豆的环境因子要求冬春季光、热、水资源充足,温度和日照能满足玉米、大豆生长发育需求,具备良好灌溉条件,土壤肥沃,质地轻,适宜发展冬季作物的地区。2、冬玉米间种大豆的结构模式(1)复合播幅18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150cm,每667平方米株数4940株;在大行间内间种两行大豆,行距30cm,米间留苗15株(株距6~7cm),玉米与大豆行间距60cm,每667平方米株数1.1万株。(2)复合播幅21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180cm,每66...
玉米灰斑病属真菌尾孢属病菌,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为害性很大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是气孔侵染型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病斑,后沿气孔扩展为灰褐色、灰色的长条斑,病斑与叶脉平行,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致使玉米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一、发生情况据个旧市植检植保站、卡房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2007年7月16日对卡房镇郎旧坝村进行田间调查,杂交玉米发生较轻,本地品种发生为害较重,病叶率达11.4-27.4%,病情指数2.36-6.9...
审定编号:甘审玉2007004品种名称:德单6号选育单位: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武禾分公司品种来源:以1195为母本,武314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曾用名:武禾4号。特征特性:幼苗茎色紫色,叶色深绿色,株高252?,穗位高103?,茎粗2.6?,紧凑型;雄穗分枝数15-25个,花粉量大;果穗锥型,穗长18.4?,穗粗5.2?,穗轴红色,轴粗3.2?;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9.3粒,出籽率83.4%;籽粒半硬、黄色,含淀粉74.17%,蛋白质9.07%,脂肪4.28%,赖氨酸0.32%。生育期138天。高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