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点本病在冬春季节多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眼结膜、乳头、损伤的皮肤以及交配等途径传染。鼠类、鸟类等野生动物和空气也能传播病毒,该病传染性极强。一般子猪的易感性高,死亡也较多,有时人也能感染。流行有一定周期性,这主要与动物的免疫状态有关,一般每隔一两年或三五年流行一次。诊断要点以蹄部、口腔黏膜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不振,减食或废绝,随后在硬地上行走时呈明显的跛行,继而在蹄冠、蹄叉、蹄踵、副蹄、趾间、鼻盘、口腔黏膜、乳房皮肤等处发红,出现数...
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胃内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一、虫体特征与生活史圆形蛔状线虫,虫体纤细淡,红色,咽壁为螺旋形嵴状角质增厚,故又称螺咽胃虫,雄虫长10―15毫米,雌虫长16―22毫米。有齿蛔虫线虫,雄虫长25毫米,雌虫长55毫米。六翼泡首线虫雄虫长6―13毫米,雌虫长13―22.5毫米。奇异西蒙线虫雄虫长12―15毫米,线状、后部螺旋状...
猪采食量大、要求饲料纤维素含量少、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特点,喂猪的最佳饲料作物是籽粒苋,其次为苣荬菜(苦麻菜)、俄罗斯饲料菜、菊苣等。为解决冬、春季青饲料不足的问题,还要种植饲用玉米、甜高粱等。养母猪和种公猪,种植苣荬菜和胡萝卜是必不可少的。禽类采食量较小,要求饲料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粗纤维含量要少。应以种植苣荬菜、籽粒苋为主,搭配种植多年生菊苣、紫花苜蓿等。选择牧草品种要长短结合,以短期见效为主,如籽粒苋、苣荬菜等;以长期见效为辅,如菊苣、串叶松香草等。草种确定后,还存在品种、种子质量及引种地的选...
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性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呈世界性分布。临床表现为咳嗽和喘气、腹式呼吸,尤其在早晚或喂食时最为明显,猪咳嗽时头朝地,拱背夹尾,痉挛性咳嗽,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特征性的病变为肺表现有紫红色至灰色的坚实区,通常发生在肺心叶、中间叶和尖叶的腹面,切开病肺感觉质地似肉状。由于猪喘气病流行的广泛性、长期性和消耗性,以及引起的继发感染,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一旦大型养殖户和规...
近年来,由感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猪的鼻塞的病例增多,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自2000年以来,利用鼻腔针刺疗法治疗该病126例,全部治愈,现予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和同行参考。1治疗方法让助手将猪头部固定好,术者用小宽针刺破鼻黏膜,出血即可。2病例介绍病例1:2000年7月,本镇东村王某从四川购入仔猪23头,3d后15头猪出现打喷嚏,鼻孔流出少量清液,食欲减退,患侧鼻头上翘,呼吸困难,体温正常。令助手逐只保定,用小宽针刺破鼻黏膜,2d后全部痊愈。病例2:2002年3月,我镇西村养猪户李某饲养的5条架子猪出现症状,...
仔猪气喘病也叫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所引起仔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病。本病的特征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肺有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本病。加强饲养管理,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消毒工作。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不要从外地引进猪只。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实行“三定”,即固定猪舍,固定饲养人员,固定工具。②观察猪群。发现咳嗽,气喘的病猪应马上隔离,检疫,确诊治疗。对猪舍在搞好清洁卫生的基础上,要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对病猪用抗生素治疗,促进病猪尽快康复。最根本的措施是用康...
佛手瓜,又名洋茄子、菜肴梨、安南瓜、棒瓜等,是一种蔬菜、饲料兼用高产作物。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其茎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含干物质11.3%、粗蛋白质2.2%,粗脂肪0.4%、粗纤维2%、无氮浸出物4.8%,灰分1.9%,钙0.4%、磷0.06%。佛手瓜鲜茎叶不仅所含营养成分高,而且具有青绿多汁,适口性强和易消化等特点。在农村,佛手瓜鲜茎叶大多被丢弃,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实在可惜,现将饲喂技术介绍如下:1.适时进行采收。佛手瓜鲜茎叶的采收,通常是结合疏蔓、整枝采摘;也可在佛手瓜生长后期和收刨期采摘。采摘的...
猪肉是城乡居民的主要肉食之一,春节前后更是用肉高峰,要避免食用劣质、病毒猪肉,必须掌握科学识别的方法:注水猪肉的识别1、观肉色。正常肉呈暗红色,且富有弹性,经于按压很快能恢复原状,且无汁液渗出;而“注水肉”呈鲜红色,严重者泛白色,经手按压,切面有汁液渗出,且难恢复原状。2、观察肉的新切面。正常肉新切面光滑,无或很少汁液渗出;注水后的切面有明显不规则淡红色汗液渗出,切面呈水淋状。3、吸水纸检验法。用干净吸水纸,附在肉的新切面上,若是正常肉,吸水纸可完整揭下,且可点燃,完全燃烧,而若是“注水肉”,则不能完整揭...
流行特点患病的人、畜及隐性感染的带毒者都是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道,随粪便排至外界,经消化道感染易感的人、畜。本病传播迅速,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仔猪及幼猪多发。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病理变化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灰色,水样或糊状。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特别是空肠和回肠),肠管变薄,小肠绒毛缩短。防治措施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靠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预防。疫苗尚处于研制阶段。发病猪应隔离到清洁、干燥和温暖的猪舍,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可给发病猪口服葡萄糖盐水或复方葡萄糖...
1.猪舍地面不宜铺沥青。因沥青有毒。2.猪场内不宜养猫。猪场内常有老鼠,有的养殖户就在猪场内养猫来对付老鼠,此法不宜提倡。因为家猫身上带有许多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尤其是弓形体病的感染率高达60%。3.豆腐渣不宜当主食。豆腐渣的营养成分很少,除含有残剩的一点粗蛋白外,其他如钙磷几乎为零。此外还含有有害物质如尿素酶、皂角甙、抗胰蛋白酶等。因此喂量不宜过多。4.颗粒料不宜掺水。有些农户在使用颗粒料时加水,拌成稀粥状,有的甚至用开水泡或用锅煮。不仅破坏了颗粒料的优势,还会使料中的营养再次受到破坏,降低了适口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