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养殖技术

提高肉用鹧鸪生产性能措施

提高肉用鹧鸪生产性能措施

鹧鸪肉嫩味美、肉丰骨细、营养丰富,是畜禽产品中颇负名气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肉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鹧鸪养殖具有容易饲养、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疾病少、饲料报酬高、产品售价高销路广等优点。目前生产饲养的鹧鸪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驯养成功的印度种野生鹧鸪的第2代,广东于1987年直接从美国引种饲养成功。肉用鹧鸪的饲养,从育雏到育成出售,一般仅需3个半月,体重即可达500~600克,目前市场售价在15元以上,而饲养成本约为10~11元。农户1人可管理2000~3000只,1年可养3~4批,...

怎样使鹧鸪多产受精蛋

怎样使鹧鸪多产受精蛋

鹧鸪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的野味滋补品。它不仅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而且产蛋率高。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增加养殖效益,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光照:鹧鸪6个月左右性成熟,即开始交配并产蛋。产蛋期间每天要保持18小时的光照,人工补充光照要定时,光线要稳定,不要忽长忽短,忽明忽暗。一般每平方米3瓦,灯泡距地面1.8~2米为宜。二、密度:饲养商品鸪每平方米20~30只,种鸪10只,最多不要超过15只,密度过大,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影响孵化效果。三、饮水:随着气温的升高,鹧鸪对水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必须保...

鹧鸪的新城疫病

鹧鸪的新城疫病

新城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对鹧鸪危害极大。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难以治愈,死亡率高。因此,定期做好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有效途径。(1)症状。病鸪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头扭曲,咳嗽,粪便绿色,大量水泻,产软壳蛋和白壳蛋增多;产蛋减少甚至停产,一般在2~3天内死亡。(2)预防。要经常保持禽舍清洁卫生,每月消毒1次,定期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A及强健剂,还必须给鹧鸪定期接种新城疫疫苗。鹧鸪7~10日龄时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或滴眼,疫苗1:10倍稀释,用1毫升的注射器往雏鹧鸪的鼻孔或眼...

如何鉴别鹧鸪

如何鉴别鹧鸪

在养殖鹧鸪的过程中,只有公母搭配合理,才能提高种蛋受精率,降低饲养成本。雌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手提法:用手倒提雏鸪双腿,如小鸪身子下重,头向前伸,两翅张开不乱扑,一般为公鸪;如头向胸部弯曲,身子向上使劲,两翅乱扑,一般为母鸪。翻肛法:提小鸪双翅,轻轻把肛门翻开,如肛门内有圆锥突出物,位于肛门腔皱壁中央为公鸪,反之则为母鸪。看腿法:幼龄鸪从外观很难区分公母,成年后略有差异,3月龄后性别差异开始逐渐显示出来,主要区别是公鸪两脚胫下方内侧有扁三角形突起的距,但这时两侧距大小高低并不对称,一般4月龄左右突出胫表0...

鹧鸪的孵化技术

鹧鸪的孵化技术

人工驯化的鹧鸪已失去了抱窝性,必须通过人工繁衍后代,现将山东曹县湾镇鹧鸪养殖场的孵化技术介绍如下:一、选蛋: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种蛋,要严格挑选出双黄种蛋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将种蛋浸泡3分种,取出后晾干即可入孵。二、温度: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前期1~7天内,机温保持37.8℃,8~20天37.5℃,21~24天(即出壳)37.2℃。三、湿度: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

种用鹧鸪的选择

种用鹧鸪的选择

种用鹧鸪的选择鹧鸪4.5~5月龄达到性成熟,雌鹧鸪比雄鹧鸪性成熟早2~4周。种用鹧鸪应选择那些符合本品特点的健康个体。从当年的育成鹧鸪中选择出来的种用鹧鸪一般可使用两年,第二年繁殖期后应予以淘汰。第一次选择在1周龄内去掉弱雏、畸形雏等,将健壮幼鹧鸪按种用目的进行饲养和管理;第二次选择在13周龄;第三次选择在20周龄;第四次选择在28周龄。第三次、第四次选择要求个体健壮不肥胖,肩向尾的自然倾斜为45°,行动敏捷、眼大有神,喙短宽稍弯曲,胸部和背部平宽且平行,胫部硬直有力无羽毛、脚趾齐全(正常4趾),羽毛整齐...

大棚养鹧鸪优点多

大棚养鹧鸪优点多

用塑料大棚养殖鹧鸪,是促进鹧鸪养殖业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的主要优点表现为:1、投资少:建塑料大棚只需竹竿、塑料薄膜、铁丝、草帘、砖等简单建材,成本低廉。建一饲养1000只鹧鸪的常规房舍需投资4000-5000元,而建同样规模的大棚投资不足1000元,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2、易于村外建养:养鹧鸪用的大棚结构简单,可大可小,村内村外都可建造,且村外造棚时不用征地,使用农业大棚用地即可。3、保温性能好:鹧鸪是恒温动物,必须在适宜温度下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在低于适宜温度情况下,其育肥、产蛋率都会明显下降。...

鹧鸪的繁殖技术

鹧鸪的繁殖技术

一、繁殖特性后备鹧鸪长到28周龄,转入种用饲养阶段。约214日龄~245日龄,母鹧鸪开产。但由于公鹧比母鹧性成熟迟3周~4周,因此必须对公鹧鸪提前增加营养和增加光照。公母比例平养时1:3,笼养时1:4。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年平均产蛋80枚。产蛋量高低除受亲本遗传因子的影响外,还受环境条件影响。条件好时,鹧鸪利用年限为3年,产蛋量第二个产蛋年为最高。在产蛋期没有十分特殊的情况,不允许移动或抓捕鹧鸪,否则产蛋量会显著下降,甚至停产。种蛋受精率92%~96%,孵化率达84%~91%。二、孵化种蛋保存、消毒、选择...

鹧鸪孵化技术

鹧鸪孵化技术

人工驯化的鹧鸪已失去了抱窝性,必须通过人工繁衍后代,现将山东曹县湾镇鹧鸪养殖场的孵化技术介绍如下:一、选蛋: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种蛋,要严格挑选出双黄种蛋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将种蛋浸泡3分种,取出后晾干即可入孵。二、温度: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前期1~7天内,机温保持37.8℃,8~20天37.5℃,21~24天(即出壳)37.2℃。三、湿度: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美国鹧鸪的饲养管理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美国鹧鸪的饲养管理

美国鹧鸪是集肉用、蛋用、观赏及药用于一体的名贵野生珍禽类。美国鹧鸪实为石鸡,它是经美国驯化的印度野生石鸡的优良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最初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养殖,现在杭州、北京、上海、河北及河南等地先后建立了繁育场,开始大面积饲养。由于美国鹧鸪的原生地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它比较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害怕寒冷、潮湿及酷暑,最适宜的温度为10~30℃。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持续时间较长,不但气候寒冷而且光照时间短,如何作好冬季鹧鸪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北方地区鹧鸪养殖总体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现场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