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上病斑多在叶脉与叶柄发展,初生暗褐色多角形小斑,叶脉由褐色变黑色。茎上病斑稍凹陷、龟裂。豆荚上生褐色凹陷斑,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黏质物。【病因】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态为芸豆炭疽菌。分生孢子盘黑色,埋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圆形或近圆形。盘上散生黑色刺状刚毛。分色孢子梗短小,单胞,无色,密集在分生孢子盘上。分生孢子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两端较圆,或一端稍狭,孢子内含1——2个近透明的油滴。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1—&mda...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又称假单胞蔓枯病或茎枯病,为害茎荚和叶片。苗期染病种子带菌的幼苗即染病;较老植株叶片染病病部水渍状,圆形至多角形紫色斑、半透明,湿度大时,叶背现白至奶油色菌脓,干燥条件下产生发亮薄膜,叶斑干枯,变成纸质状;茎部染病初生褐色条斑;花梗染病可从花梗蔓延到花器上,致花萎蔫、幼荚干缩腐败;荚染病病斑近圆形稍凹陷,初为暗绿色,后变成黄褐色,有菌脓,直径3——5毫米。【病因】病原Pseudomonassyringaepv.pisi(Sackett)Young.eta1...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在浇水前及时将病株拔除深埋,发病处用生石灰或杀菌药剂灌入后踩实,遇干旱天气时,应提早播种期。同时,要注意化肥烧伤,避免暴干暴湿产生生理裂伤。要想尽办法把伤口降到最低限度,切断侵染途径。...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播种前筛去菌核,或用10%食盐水漂种,汰除菌核并用清水洗净后播种。发病地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耕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减少田间病原菌。2.药物防治:用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或43%好力克悬浮剂4000——60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5%好速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40%菌核净可湿性...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芹菜黑腐病多在近地面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处发病,有时也侵染根。受害部先变灰褐色,扩展后变黑腐烂,病部生出许多小黑点,严重的外叶腐烂脱落。致病菌为芹菜茎点霉。分生孢子器球形或半球形,黑色,初埋生后外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病因】主要以菌丝附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播种带病的种子,长出幼苗即猝倒枯死,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寄主表皮侵入进行再侵染,生产上移栽病苗易引起该病流行。【防治方法】在播种时要进行种子消毒,用0.1%高锰酸钾水溶...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全株受害。染病株发病初始表现为在叶片皱缩,呈现浓、淡绿色斑驳或黄色斑块症状的明显黄斑花叶,叶色褪绿,叶面皱曲,新生叶片偏小,有的叶片扭曲、变窄,叶柄纤细。发病严重时,心叶节间缩短,全株叶片皱缩,停止生长或黄化、矮缩。发病晚的多见于所生叶呈浓、淡绿相间的花叶,植株正常。【病因】芹菜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10~15天,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易使病害发生与流行。芹菜病毒病在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的5~6月和秋季的10~11月...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莴苣软腐病又称水烂,主要为害结球莴苣肉质茎或根茎部。肉质茎染病,初生水浸状斑,深绿色不规则,后变褐色,迅速软化腐败。根茎部染病,根茎基部变为浅褐色,渐软化腐败,病情严重时可深入根髓部或结球内。【病因】病菌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借雨水飞溅、水流及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气温27~30℃、多雨条件下易发病,连作田、低洼积水,闷热、湿度大发病重。【防治方法】当冬种莴笋植株高25——30厘米,嫩茎开始迅速膨大时,每10——15天叶面...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起初在叶背上产生呈水浸状稍凹陷的斑点,后来扩展,因为受到叶脉的限制而呈不规则形的角斑。在叶子正面则出现呈油渍状的黄褐色病斑。【病因】病菌主要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上的病菌一般可存活1年,播带菌的种子,发芽后病菌可侵染叶片,成为初侵染源。另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第二年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溅射到叶片上,也是初侵染源。在条件适宜时,潜育期不长,一般3一5天,所以容易造成流行。发病适温25~27℃, 相对湿度85%以上。所以多雨,特别是暴风雨...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在细根上生很多结节状小瘤,初为乳白色,后变为褐色,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凋萎变黄。剖视根结,可见其中有白色洋梨形雌线虫。【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收获后田间彻底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也可用以沤肥,切记一定要充分腐熟;选用无虫土育苗,移栽时剔除带虫苗或将根瘤”去掉;根结线虫大多在0-25厘米深的土层中活动,将表土翻至25厘米以下,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菌渣、沼渣、沼液等;选用高抗根结线虫的砧木嫁接;采取与葱、蒜类蔬菜轮作;采用无土栽培。2.高温抑虫。利用棚室...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小白菜根肿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芸薹根肿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最适温度为18-25度,最适土壤持水量为70%,最适酸碱度为5.4-6.5,病原主要通过感病菜苗或带菌泥土传播,田间则通过雨水、灌溉水、线虫、昆虫农具和人畜等传播。该病主要危害地下根部,因受病菌的刺激造成细胞增生和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地上部分初期多不明显,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轻则表现缺肥状,重则叶片萎垂至枯死。可以采取实施检疫、水旱轮作等方式加以预防,在定植前用1%石灰水作定根水和成活后继续淋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