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玉米苗期警惕耕葵粉蚧的为害

玉米苗期警惕耕葵粉蚧的为害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近年来,玉米耕葵粉蚧的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主要害虫。玉米耕葵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该虫在河北年生3代,以第二代(6月中-8月上中旬)为害*重。该虫主要为害夏玉米,以雌成虫及若虫在近地面的叶鞘内及根茎部刺吸汁液,呈现白粉絮状聚集为害,受害玉米初期叶鞘发黄,叶片从叶尖、叶缘开始发黄,自下而上逐渐卷曲、干枯,个别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植株矮小细弱;重者植株根茎部变粗,茎基部发黑,根尖变黑腐烂,严重时不能结穗,甚至整株死亡。该虫一般...

怎样正确使用玉米除草剂

怎样正确使用玉米除草剂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抱头不长、弯腰、抱头穗等都是因为玉米生长点受损,生长停滞,玉米的茎节还在伸长造成的。这大多是除草剂使用不当所致,烟嘧磺隆、2,4-D丁酯等除草剂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玉米田化学除草简便、高效,备受农民欢迎,近年来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少。如何科学、合理选择、使用除草剂呢?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学选药。玉米田除草剂根据应用时机和除草原理,分为玉米芽前封闭性除草剂和玉米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两大类。芽前封闭性除草剂的除草原理,是在玉米播种之后出苗以前、玉米出苗以后杂草出苗以前或杂草在...

玉米黑粉病防治技术

玉米黑粉病防治技术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黑粉病,农民称之为灰包”。在玉米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为害雄穗,雌雄以及茎、叶等。症状识别玉米抽雄前后症状逐渐明显。受害部位长出大小不等的肿瘤,瘤初为白色或红紫色,后变为灰色,破裂后散出黑粉。得病的雄花、颖片常增生延长成叶状。此病与丝黑穗病症状不同之处在于:丝黑穗病只为害穗部,而不长病瘤,有像头发丝一样的残留丝状物;而黑粉病可以为害玉米植株各部位,且产生病瘤,无残留丝状物。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当前推广的主要抗病品种有:农大60、邢抗2...

临翔区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

临翔区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斑,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斑形成黑色疱斑,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防治措施: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

玉米苗期及早预防粗缩病

玉米苗期及早预防粗缩病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时有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玉米苗期是玉米粗缩病的敏感期,因此要在苗期及早预防粗缩病。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重,病株明显矮化,病株高度不到健康株一半,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面侧脉上现蜡白色突起物,粗糙明显。病株分蘖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方法:在防治上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

玉米田间害虫的几种防治方法

玉米田间害虫的几种防治方法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近几个月来,由于持续干旱造成虫害发生较重,主要有蛐蛐、蝗虫、蛴螬、地老虎等,害虫取食玉米的根茎叶缺塘现象尤为突出。通过对虫害的防治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1、地膜覆盖:理好墒后先用巨功(5%氟氯氰菊脂)800倍液对墒面进行喷雾,然后覆盖地膜,1―2天后再进行播种;2、药剂拌种:用高巧(60%吡虫啉)10g拌玉米种2kg,然后再进行播种;3、出苗后用农迪特(48%氯氰.毒死蜱)800―1000倍液在傍晚进行行间定向喷雾;4、投放毒饵:用锁地虎(5%苦参碱)按1:500的比例拌煮熟的麦粒配制毒饵...

玉米空秆防治措施

玉米空秆防治措施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空秆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玉米空秆、倒伏既有普遍性,又有不同年份,不同情况的特殊原因,因此要因地制宜加以预防。一、空秆的原因:营养供应失调。在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良,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积累少,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间对养分的需要,以致果穗不能正常发育而形成空秆;气候因素。如果玉米开花授粉期遇高温干旱天气,雌、雄花期相遇不好,花粉和花丝生活力下降,就不能正常结穗。如遇阴雨连绵天气,会使花粉吸水膨胀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散粉能力形成空秆;密度过大,光照不足。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

玉米出苗差的原因

玉米出苗差的原因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①低温或多雨:试验证明,低温地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或发芽势,雨水过多,会阻碍种子的正常呼吸,并容易使种子遭受霉菌侵染、引起烂种。②整地粗放或施用肥料不当:坷粒多,土地不平,墒情不匀或播种深浅不一,都会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芽。播种时,肥料过多,分布不均匀,或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会烧坏幼芽。③套种过早:麦田套种过早,小麦与玉米共生期过长,容易形成弱苗。④播种机问题:播种机粗心大意,对播种机不熟练,造成漏播现象。⑤地下虫危害:主要以小地老虎危害为重,咬断幼芽,造成缺苗断垄。⑥药害:用药剂拌种时,用药...

早春大棚黄瓜味苦的原因及预防

早春大棚黄瓜味苦的原因及预防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一、自身遗传因素。黄瓜苦味的遗传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与品种有直接关系。现有的黄瓜品种,可分为易生苦味的、有时生苦味的、极少生苦味的和无苦味的4种。二、不良的气候因素。1、高温或低温寒害,易造成黄瓜苦味增加。早春大棚栽培黄瓜,由于高温或低温的影响,会引起物质代谢紊乱,使黄瓜品质下降。2、光照不足,使黄瓜品质下降。遇到早春阴雨天多时,光照不足,加之低温危害,黄瓜苦味变浓。因此,早春大棚栽培黄瓜要避免日照不足而引起的品质下降。三、栽培管理措施不当。1、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不足,特别是...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发生较多,近年有发展的趋势。为害叶片、果实和茎蔓,严重时,叶片干枯,果实腐烂,造成严重减产。一、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和茎蔓。叶片受害,叶正面病斑为淡褐色,背面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初呈水渍状,后期病斑变白干枯而脱落。果实及茎上病斑病斑初期呈水浸状,然后变为褐色,表面可见乳白色细菌菌脓;瓜条上病斑可向内扩展,通过维管束可深至种子。幼苗被害,子叶上初生水渍状圆斑,稍凹陷,后变褐色干枯,如向幼茎蔓延,可引起幼苗软化死亡。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