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地上部。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后侵入叶脉、叶柄及枝条。枝条发病是该病重要的特点。【病因】病原在病残组织及土壤中越冬。借灌溉水、肥料、农具等进行传播。病株地上部也可借风、雨接触传染,多从伤口侵入而引起发病。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高温、高湿条件,易诱发该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农用链霉素200毫升/公斤溶液。...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采种株易发病,主要发生在叶柄基部或茎上,先生水渍状不规则形凹陷斑,褐色至浅褐色,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病因】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蔓延,该病在生长后期湿度大的条件下或狂风暴雨袭击后易发病。【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全田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及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采收前3天停...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芹菜叶枯病主要危害芹菜的叶片、叶柄和茎。叶片染病,一般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渐向新叶发展,病斑初为淡黄色,后变为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边缘明显,以后发展为不规则斑,颜色由浅黄色变为灰白色,病斑中心坏死。后期病斑边缘为深褐色,中央散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根据病斑的大小,分为大斑型和小斑型。叶柄和茎受害,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发展后为淡褐色长圆形凹陷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叶枯,茎秆腐烂。【病因】病菌在冷凉天气下发育迅速,高湿条件下也易发生,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 芹菜黑斑病又称假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近圆形,深褐色,边缘清晰,病斑大小6-8毫米,有时发生于叶缘,病斑中部有稀疏黑霉,易开裂破碎。【病因】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通过风或雨水溅射传到植株上。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但夜间结露多容易发病。尤其缺水、缺肥、灌水过多或植株生长不良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采用高畦栽培;开好排水沟,避免畦面积水;切忌大水漫灌。夏天采用遮阳网覆盖。(3)从无病植株上采种,种子存放2年...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花薹。叶片染病,前期叶背散生橘红色疱斑,疱斑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堆。后期叶面散生黑色冬孢子堆,但在南方,冬孢子堆不一定产生。【病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土质瘦薄,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皆易加重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抵抗力(参照黄花菜炭疽病栽培防病的做法)。(3)及早喷药,预防控病。在当地病害发生流行季节,加强巡查,一旦发现零星初发病株,除剪除病叶或割除病株烧毁外,应...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嫩叶上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梭形或纺锤形病斑,最后变成灰白色。常发生在叶片主脉两侧的中部,穿孔后造成水分与养分运输中断,叶片尖端先行枯黄。【病因】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秋苗的枯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天条件适宜,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染叶片或幼苗,经3天潜育即显症,显症后6-7天,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春黄花菜枯死后,病菌可在枯叶和花薹上越夏进入秋季侵染秋苗。偏施氮肥,叶片生长柔嫩,土壤粘重,管理粗放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施...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花薹。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缘,病斑褐色,边缘明显,后期病斑内部呈深褐色,有时多个病斑连成褐色条斑,致局部叶片枯死。花薹染病,多呈水渍状病变,后变褐色至深褐色长圆形,呈赤褐色枯死,湿度大时斑面生黑色霉层。【病因】霉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平均温度18-23℃的条件下,最适于病害流行;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植株缺肥、地势低湿、土质粘重、以及偏施或重施氮肥等发病也较重。【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整平畦面,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有...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黄花菜褐斑病或称叶斑病,是黄花菜除炭疽病外多种叶部病害的统称。其症状共同点是:叶斑椭圆形至不定形,长径3~7毫米,宽径1~2毫米或更宽,黄褐色,边缘色深,斑外围常具有黄色晕圈。当叶片病斑密布并连合时,往往使叶片呈褐色焦枯,相当触目。后期斑面视病原的不同而表现霉状物(分孢梗及分生孢子)或小黑粒(分生孢子器)或小黑点(分生孢子盘)病征。【病因】通常温暖多雨的季节或地区易发病,植地连作、管理不善的地块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情况尚缺调查。【防治方法】(1)注意田间卫生,收获后及时清除...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全株均发病,被害株矮小,叶子黄化卷曲,花畸形,严重造成减产,影响品质和食用价值。【病因】(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3)种苗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4)高温、干旱、蚜虫发生量大易发病。【防治方法】(1)从无病田或无病株取分蔸作苗。(2)加强检查,发现病株,立即拨除。(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花薹。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半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边缘色深褐,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有的病斑外围出现黄晕。病斑扩展并连合为条斑,致叶片变灰褐至灰白色干枯。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征。【病因】病菌均以菌丝体及分孢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但在温暖的南方,越冬期并不明显。病菌分孢盘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辗转传播侵染致病。温暖潮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过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易发病。低洼潮湿、排水不良或叶螨危害重的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