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地种蝇主要为害出苗前的种子和成株根部。刚播的种子,地种蝇取食其胚乳成子叶,引起种芽畸形、腐烂面不能出苗;成株受害,地种蝇咬食根部,使根茎腐烂或整株枯死。此外,蛆害造成大量伤口,易导致软腐病的侵染和流行。【病因】地种蝇对于白菜的危害,是大白菜根部害虫。【防治方法】1.采用诱测成虫的方法,做好预测预报。在直径16厘米左右的容器内放入锯末,倒入诱虫剂,加盖,诱虫剂配方为:1份糖、1份醋、2.5份水、加少量敌百虫拌匀。每天待成虫活动时间打开盖子诱杀成虫,及时检查诱杀效果,诱剂每...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初孵幼虫群聚咬食叶肉,2龄后渐分散,仅食叶肉,4龄后进入暴食期,食叶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病因】斜纹夜蛾对于茼蒿的危害。【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该虫落地或在枯叶杂草中化蛹,所以及时做好园田卫生,播前翻耕晒土灭茬,在耕翻前用灭生性除草剂杀死所有杂草使甜菜夜蛾失去食物来源,可消灭绝大多数虫源。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卵块或捏杀群集为害的幼虫。②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成虫:连片种植的生产基地每3亩设1个点,通过诱杀大量的雄成虫,减少雌成虫的生...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以植株基部叶片受害为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病因】潜叶蝇对于茼蒿的危害。【防治方法】①适时灌溉,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越夏虫源,降低虫口基数。②掌握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防止成虫产卵。成虫主要在叶背面产卵,应喷药于叶背面。或在刚出现危害时喷药防治幼虫,防治幼虫要连续喷2、3次,...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并且由于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此外,还传播病毒病。【病因】白粉虱的成虫和若虫对茼蒿的危害。【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育苗前清理杂草和残株,彻底熏杀残留白粉虱。②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强烈的趋黄性,在温室内用黄板诱杀成虫。③药剂防治:阿克泰水分散剂喷雾。...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韭蛆是韭菜的主要虫害,它需25-30天完成一个世代,越冬近半年左右。幼虫先在春季孵化后危害叶鞘、幼茎、芽等,造成幼茎腐烂,叶片枯黄,并把茎咬断蛀人茎内。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造成腐烂,韭墩死亡。冬季潜入地下越冬,在棚室内冬季继续繁殖危害。【病因】一般一年发生4代,分别发生于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上旬及9月下旬。以蛹越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幼虫大发生,幼虫成群为害韭菜地下根茎;成虫喜阴湿能飞善走,甚为活泼,常栖息在韭菜根周围的土块缝隙间。【防治方法】①收后覆膜...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成、若虫刺吸韭菜,产生白色至浅褐色斑点,严重的每平方米有虫近千头,致全株叶片变黄枯萎。【病因】韭菜和葱田可见成虫活动,一直持续到秋天,11月中旬仍可见大量成虫和若虫。【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冬耕和清洁田园,清除田边的落叶和枯草;适时浇水,可杀死部分成虫及第1代卵。2、药剂防治:以成虫为主,防治若虫应于分散之前。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50%辛氰乳油3000-4000 倍液喷雾,隔6-8天喷1次,连喷2-3次。...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也食嫩茎、叶和芽。如不防治,蛀果率达30%,高的可达80%。【病因】烟青虫一般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室越冬。成虫喜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有趋性,对杨柳枝把有趋性。在辣椒上,卵多散产于嫩梢叶正面,少数产于叶反面,也可产于花蕾、果柄、枝条、叶柄等处。晚上产卵有两个高峰期:8-9时和11-12时。卵孵化也有两个高峰期,下午5-7时和早晨6-9时。初孵幼虫先将卵壳取食后,再蛀食花蕾或辣椒嫩叶,3龄幼虫开始蛀食辣椒果实,幼虫有转果为害的习性。发育历期:卵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叶背、嫩叶、花梗、夹果上吸食汁液,受害叶片黄化、卷缩,植株矮小,生长不良,严重的甚至萎蔫枯死。此外,蚜虫是多种病毒的传播媒介,导致瓜菜病毒病的流行,造成作物严重减产。【病因】在温暖干燥环境下生活,当气温在18~25℃,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可大量发生繁殖,春末夏初和秋季是为害高峰期。【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清除田园及其附近的杂草,减少蚜源。②蚜虫多着生在心叶及叶背皱缩处,要求喷药时除周到细致外,应尽量选择兼有触杀、内吸、熏蒸作用的农药,如国产的...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是对叶面的啃伤。【病因】在雍菜生长后期主要害虫有蚜虫。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①冬季清除地上部枯叶及病残体,并结合深翻,加速病残体腐烂,采收罢园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叶,集中烧毁。②重病田实行 1~2 年轮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减少病虫源。③科学施肥,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抵抗力。④雨季来临时,及时开沟排水,田间不积水。需浇水时应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每次浇水不要超量,切忌大水漫灌。药剂防治:可选用2.5% 溴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是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病斑,后渐扩至叶柄和茎部、产生褐色斑或腐败,后期在叶柄或茎上产生大量暗褐色菌核。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立枯丝菌核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菌丝较粗,多数情况下浅褐色并在菌丝体中产生柔软褐色的糠皮状菌核。【病因】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防治方法】(1)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