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芹菜菌核病的防治

芹菜菌核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芹菜菌核病可为害叶片、叶柄和茎。一般叶片首先发病,呈暗色污斑,潮湿时表面密生白色霉层。然后向下蔓延引起叶柄和茎发病。受害部位呈褐色水渍状,速度大时形成软腐,表面长出白色菌丝,最后茎组织腐烂呈纤维状茎内中空,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农户一定要高度注意该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减轻损失。【病因】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生活力衰弱的老叶,带病的叶片与健壮叶、茎接触可使菌丝蔓延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芹菜连茬或与易发生菌核病的十字花科蔬菜连茬容易发病。雨季排水不良,...

白菜裂球病的防治

白菜裂球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裂球指大白菜叶球开裂。【病因】如果前期供水不足,后期供水过多,会引起叶球开裂。在结球中后期继续追肥,也就是追肥过迟内部叶球继续生长,外部叶球大小已经定型,在内部的叶球膨胀压力下也会引起叶球开裂。如果叶球已成熟了,未能及时上市,也会引起开裂。长距离的运输或贮藏保鲜的大白菜一般只能成熟八九成时采收,如果采收过分成熟,在运输或保鲜贮藏过程中也会出现叶球开裂。开裂的叶球还会引起软腐病或其它病虫侵染。【防治方法】大白菜结球期是需要养分和水分最多的时期,应及时满足其对水肥的要求。因...

菠菜病毒病的防治

菠菜病毒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菠菜病毒病,又叫花叶病。近年来有所发展,局部地区危害比较严重。【症状】表现被害植株心叶萎缩或呈花叶状,老叶提早枯死脱落,植株卷缩成球形。受黄瓜花叶病毒浸染的病株表现为叶形细小、畸形,节间缩短,呈丛生状,新叶黄化;被芜菁花叶病毒浸染的病株,叶片形成不规则、浓淡相间的大花斑;叶缘向上卷;感染甜菜花叶病毒的植株,叶脉透明,新叶变黄,产生斑驳和向下卷曲。【病因】病原体在越冬菠菜及田间杂草上越冬,田间传病主要靠蚜虫。秋季干旱年份,根茬菠菜和保护地菠菜发病较重。早春温暖,春菠菜发病重。早播...

香菜菌核病防治

香菜菌核病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香菜菌核病的发生最普遍,尤其是在保护地中,发病率可达50%以上。原因是菌核在土壤中可长期存在,温室的周年生产,给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菌核病在香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侵染茎基部或茎分杈处,病斑扩展环绕一圈后向上向下发展,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白色菌丝,随后皮层腐烂,内有黑色菌核。防治菌核病的办法是防和治并重,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并举:①病地实行轮作,或进行土壤消毒,用4%五氯硝基苯,每667平方米用量1公斤加细土50公斤,拌匀后施入土壤中。②用无病种子或药剂拌种。③扣...

芥菜菜蛾的防治

芥菜菜蛾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又名小菜蛾,俗名小青虫、吊丝鬼、两头尖、扭腰虫等,属世界性害虫,国内各地均有发生,为十字花科的主要害虫。【症状】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采用轮作换茬,清洁园田法及灯光诱杀成虫法等。②药剂防治:参见菜粉蛾防治方法。但菜蛾对菊酯类及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较强的抗性,施药时要严格控制用药...

芥菜菌核病的防治

芥菜菌核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茎基部、叶片。受害部初呈边缘不明显的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后病组织软腐,生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茎基部病斑环茎一周后致全株枯死。采种株多在终花期受害,除侵染叶、荚外,还可引起茎部腐烂和中空,或在表面及髓部生絮状菌丝及黑色菌核,晚期致茎折倒。花梗染病病部白色或呈湿腐状,致种子瘦瘪,内生菌丝或菌核,病荚易早熟或炸裂。【病因】为真菌病害。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南方菜区,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发;北方菜区多在...

芥菜霜霉病的防治

芥菜霜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霜霉病欲称烘病”、跑马干”等。主要危害芥菜、大白菜、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国内各地普遍发生,危害十分严重。【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茎、花梗、种荚。发病先从外叶开始,叶正面出现淡绿色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由于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班。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霉。严重时,外叶大量枯死。种株发病,茎、花梗、花器、种荚上都长出白霉、畸形。种荚淡黄色,出现黑褐色长圆条斑,细小弯曲,结实少。【病因】该病是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

芥菜病毒病的防治

芥菜病毒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疯病。可危害芥菜、萝卜、大白菜、白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作物。国内各地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症状】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初,心叶出现叶脉色淡而呈半透明的明脉状,随即沿叶脉褪绿,成为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叶片皱缩不平,有时叶脉上产生褐色的斑点或条斑。后期叶片变硬而脆,渐变黄。严重时,病株矮化,停止生长。根系不发达,切面呈黄褐色。种株发病,花梗畸形、花叶、种荚瘦小,结籽少。【病因】该病为病毒病害,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病毒有多种越冬方式。有的在种子、田间多年生杂草...

长豇豆褐色病斑防治

长豇豆褐色病斑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长豇豆褐色病斑通常在叶片背面发生星星点点黄白色小斑点,渐为黄褐色、中央隆起、黄褐色夏孢子堆,密布整张叶片。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在叶正面相对应的部位形成褪绿发黄白斑点。后期,夏孢子堆转变成紫黑色冬孢子堆,或叶片上长出冬孢子堆,病斑常密集,连合成斑块,造成叶片变形早落。严重时,叶片枯黄、皱缩、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用种子重量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重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科学浇水...

豇豆角斑病防治

豇豆角斑病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豇豆角斑病是豇豆上的一种病害,一般情况下造成豆荚表面出现黑褐色病斑,失去商品价值与食用价值,严重的造成大幅度减产。一、症状:豇豆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一般发生在开花期后,叶片上生多角形灰色病斑。5―8mm,后期病斑变灰褐色至紫褐色,温度大时叶背簇生灰紫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荚染病,病斑较大,灰褐色至紫褐色,不凹陷,温度大时上生霉状物。二、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为害叶片,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