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养殖技术

蟾蜍养殖场地选择

蟾蜍养殖场地选择

人工圈养可选择菜地、果园、池塘、荒滩、树林等野生自然场地,用纱网围成50厘米高的围网后,就可以圈养。建饲养场,排灌要方便,场四周建1米高的围墙或尼龙网。池内要有一定密度的杂草,水深度中等且静止。里面设养殖池、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上安黑光灯诱虫 供其捕食。...

蟾蜍的取酥方法

蟾蜍的取酥方法

蟾蜍双叫癞蛤蟆,其头部两侧各有一个耳后腺,内含白色浆液,医药上称为“蟾酥”,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蟾蜍短缺价扬,已由1996年的每公斤400元,一路上涨到每公斤1800元,并将继续攀升。因此,人工养殖蟾蜍是一个前景广阔、简单易行的致富项目。一、建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大规模养殖应建产卵池、蝌蚪池、成蟾池。一般养殖户可根据现有水面,对池塘、渠道、水沟、水田进行改造即可。蟾蜍下水较少,占用水面较小,一般成蟾池每平方米水面可养殖40只左右。成蟾池面积一般1-2亩,蝌蚪池10-40平方米,产卵池10平方...

蟾蜍养殖与活体取酥技术

蟾蜍养殖与活体取酥技术

蟾蜍又名癞蛤蟆。其耳后腺,皮肤的分泌物称为蟾酥,是一种珍贵药材,国内外需求量大,价值高,出口1公斤蟾酥,可换取外汇2000美元。蟾酥药用功能独特,具有散瘀活血,消肿解毒、止痛、强心等功效。以蟾酥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六神丸、消肿解毒丸等名扬海内外。近年来因生态环境被破坏,加上在蟾蜍繁殖期滥捕乱杀,使用农药等,致使蟾蜍的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持生态资源,养殖蟾蜍,活体取酥加工成蟾酥,作为名贵药材资源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事业。现将蟾蜍养殖与活体取酥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供特种动物养殖户参考。一、蟾蜍的人工养殖...

蟾蜍品种介绍

蟾蜍品种介绍

蟾蜍介绍蟾蜍属无尾目,蟾蜍科,是一类无尾巴的两栖动物。我们平常所说的蟾蜍一般主要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玻利尼西亚和两极以外的世界各地区。不过,澳大利亚和一些南太平洋岛屿后来也引进了一些种类的蟾蜍。美洲中部和南部主要出产斑是蟾蜍,它们的特点是头成正方形,后腿比较大,身体的色彩鲜艳,黑色上面衬有黄色、红色或者绿色。产于乌干达的一种毒蟾蜍在受到骚扰的时候,会伸展出它的头和有着明亮的桔黄色彩的四肢,用这种办法警告骚扰者:不要自找麻烦,否则就是自找绝路。美洲蟾...

蟾蜍养殖经验

蟾蜍养殖经验

饲养蟾蜍起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作用;一般房前屋后、闲杂地、庭院、池塘、庄稼地均可养殖;种源各地均有:蟾蜍有毒,天敌少,不易生病,易管理,饲养周期短,繁殖快,1-2年便可药用;利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晚上可点一灯,以引诱昆虫让蟾蜍自食,也可用蛆虫、黄粉虫、蚯蚓等喂之;按其生长规律掌握脱蟾衣时间,不伤蟾蜍,药材合格率高;防止强行将蟾衣脱下,目前用蟾蜍壳采集器可采纯天然蟾衣,采后放归大自然;饲养场地周围勿用有毒农药,以防毒死的害虫被其吞食,达到生产符合卫生标准,生产绿色产品的目的。蟾蜍池设施和建造。...

成蟾蜍池

成蟾蜍池

成蟾蜍池又分为商品蟾蜍池和刮浆蟾蜍腆。成蟾蜍池采用土池养殖。具体要求同幼蟾蜍池。商品蟾蜍池与刮浆蟾蜍池的建筑要求如下。1.商品蟾蜍池(1)池深1米。(2)池壁坡度为1:2。(3)水深30一50厘米。(4)池底铺10厘米厚的沙。(5)放养密度10一30只/平方米。2.刮浆蟾蜍池(l)水深15一20厘米。(2)陆地活动场所与水面比例为3:1。...

蟾蜍的人工养殖技术

蟾蜍的人工养殖技术

㈠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2、蟾蜍的生活习性:蟾蜍雌雄异体,产卵于浅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

蟾蜍的脱衣理论

蟾蜍的脱衣理论

初探及试论用药取衣蟾蜍脱衣是一种其生理现象,即似蛇脱衣一样,脱一次体积长大一些,特别是在连续数天饥饿状态下,它利用启动自我保护维持生命的必需功能~~脱壳(也叫脱衣,又叫蟾衣)而自食。但在连续寒冷或干燥环境下,难以脱壳,如此时食物充足,其衣皮长得越厚实,今后一旦遇湿润(如雾、下雨)时,不久脱衣,此衣质量特优。晚上人们在野外有时可见到这种现象,路边草丛中一只蟾蜍正用肢体搔抓自体皮肤,全身鼓胀状,如用手触之感觉滑腻,此正是它自然脱衣的现象。只可惜随着它用肢爪向前推的同时,用嘴去咬住逐步脱下之衣,慢慢地全部吞入肚...

蟾蜍水霉病

蟾蜍水霉病

水霉病又叫自毛病、肤霉病。蝌蚪、幼蟾蜍、成蟾赊均可发病。1.病因由水霉菌感染引起。2.症状感染部位有棉絮状浅白色菌丝。蝌蚪游泳异常,成体躁动不安,摄食减少。3.预防定期更换池水和消毒,避免蟾蜍机体外表损伤。4.治疗用10%紫药水或3%食盐水涂抹皮肤伤口,至伤口愈合。对患病的蝌蚪和成体,可用”5%盐水洁洗局部,或用1%紫药水涂抹局部。...

中华大蟾蜍生物特性及养殖技术

中华大蟾蜍生物特性及养殖技术

中化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sas)又叫癞蛤蟆,在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蟾蜍属,其冰部两侧有耳后腺和皮肤腺,内含白色浆液,医药上称为蟾酥,是名贵中药材;其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药食兼备,人人喜食。近年来,由于其生活栖息地大量减少,以及生活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显著减少,蟾酥短缺。因而人工养殖蟾蜍很有前途。1、中华大蟾蜍的生物学发特性1.1外部形态中华大蟾蜍形如蛙,体粗壮,体长10cm以上,雄性较小,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园形瘰疣。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舌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