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放养密度培育幼蟹时,应严格按苗种的放养密度放养,一般蟹苗的放养量为0.75~1公斤/亩;3期幼蟹的放养量为3万只/亩;4期幼蟹的放养量为2.5万只/亩;5期幼蟹的放养量为1.5万只/亩。严格控制水位养殖水位应保持在0.8~1米左右,为了准确掌握水位的变化情况,养殖户可在池中插一水位标尺,密切注意水位变化,保持水位稳定。保证水质清新、水草丰富密切注意池水水质的变化,当发现池水水质变坏,幼蟹大量上岸后,应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同时还应增加池中水草的密度,水草栽种的面积应占池水总面积的50%以上,这样不仅能给...
稻田养虾可放养幼虾,也可直接放养亲虾。如放养幼虾,在栽秧后一星期放养,通常用当年人工繁殖培育的幼虾,规格为每公斤2000~3000尾,每亩可放1~1.5万尾。放苗时,要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早晨放养,要沿虾沟四周均匀分点投放,使整个水域都有幼虾分布,避免幼虾过份集中。放养密度不易过大,以免缺氧引起死亡。放苗时,动作要敏捷,带水操作,以提高放养成活率。如果采取鱼虾混养,可适当投放一部分鲢、鳙鱼花。双季稻田可采取双季放养法,第一季可在5月上旬放养,7月底前起捕。第二季可放在7月底放养,年底起捕。如放养亲虾,在稻田...
黄鳝的雌性个体,头部细小不隆起,全背呈青褐色,无斑纹花点,有时可见到3条平行褐色素斑,并且不善于跃逃,性情比较温和。体的两侧颜色向腹部逐渐变浅,褐色斑点细密,分布均匀,腹部呈浅黄或淡青色,腹部肌肉比较薄,在繁殖季节,用手握住鳝体,将其腹部朝上,可看到肛门前端膨胀,稍透明。打开腹腔,可见到1条6.7-10厘米长的桔红色卵巢,卵巢前端可见紫色脾脏。个体一般在24-30厘米长为雌。黄鳝的雄性个体大于雌体,头稍隆起,体的前部一般由褐色素斑点构成3条平行的带纹,体的两侧沿中线分别可见一行色素带,其余的色素斑点均匀地...
在河蟹池塘套养当年繁殖的小鳜鱼,既可减少野杂鱼对主养河蟹争食争氧的危害,实现低质鱼的转化,又可不影响河蟹的生长,提高养殖效果,达到水中资源的良性循环。我县从去年开始在部分科技人户示范户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当年鳜鱼,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经验介绍如下:一、池塘要求由于当年繁殖的鳜鱼规格小,抗逆性差,池塘面积不能过大,一般在5—10亩较为适合。鳜鱼喜欢水质清新、溶氧高的水体,肥水塘不适合套养鳜鱼。长期养殖的老塘口,应在冬闲季节将淤泥清出,经干塘冻晒,再用生石灰按每亩75—100公斤的用量消毒池塘。二、鳜鱼种...
黄鳝无土流水饲养是利用水泥池饲养黄鳝,池中无土,黄鳝不再打洞而是利用人工洞穴,水是微流水。这种养殖方式与常规的静水有土饲养法相比,具有生长快、成本低、产量高,起捕方便等特点。其技术要点如下。1、建池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最好建在室内,用水泥砖砌,每个池2-3米2,四周池壁高40厘米左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3-4厘米的进水孔1个和排水孔2个。进水孔与池底等高,排水孔1个与池底等高,另1个高出池底4.5厘米,孔口都要装金属网罩防逃。2、放养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口塞好,灌满水浸泡5-7天以上,然后将水放干,再...
提高黄鳝苗下箱的成活率和开口率一直困扰我们,怎样提高成活率和开口率,是现今黄鳝产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成活率和开口率与水质、气候、下箱时间、苗种质量、暂养、运输、分级、网箱内水草、水体维护、鳝体维护、驯食观念、驯食、查箱和清理食台都有很大的关系。一、水质鳝池水质必须保证嫩、活、爽。含氧量超过5毫克/升。PH值在7.2-7.6之间。水体有毒氨不超过0.02毫克/升,硫化氢不超过0.1毫克/升,亚硝酸盐不超过0.05毫克/升。下苗之前一定进行水质检测。如有超标必须进行调整。池水深控制在40厘米左右。二、下箱时间本...
倒池是河蟹育苗中一项常用技术,即将一个池中的幼体移人另一个池中,使得水质和底质得到根本的改善。河蟹育苗由于育苗时间长,开食早,投喂量大,池水极易污染变质。又由于幼体每期变态历时较长,自净能力弱,幼体也容易生病。因此,及时把握倒池机会,合理运用倒池技术,是消除不良影响,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蟹苗质量的关键。1.如何掌握倒池时机倒池虽然是一项较有效的技术,但倒池过程中幼体会有损失,且倒池的工作量较大,不宜过于频繁。但如果在必须倒池时不进行这项工作,则会造成整池覆没,损失更大。因此,及时判断和掌握倒池时机是关键。归纳...
刚孵出的罗氏沼虾称为蚤状幼体。这是罗氏沼虾整个生命周期中唯一在咸淡水中度过的生活阶段,在此期间,幼体在一定的温度、盐度、溶氧量和饵料等适宜的生活条件下,历时一个月左右,经过11次脱皮后变态成仔虾。变态时间随水温和饵料的条件而异。从稚虾开始转为底栖生活,摄食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当有90%以上的幼体变为稚虾后,即应把稚虾移出进行淡化处理,使其逐步适应淡水生活。稚虾经过淡化处理后,即可移入培育池进行强化培育,当稚虾平均规格达到2.5厘米左右即为幼虾。幼虾经过暂养达到3~4厘米即可作为虾种用来进行成虾养殖。...
搞好青虾越冬管理是发展青虾养殖的重要环节,其管理工作主要有:1.选好越冬池越冬池要选用比较规则、避风向阳、水深1.2米以上的池塘,池中放些水花生之类的水草或柳树枝、瓦片、砖块等隐蔽物。每亩可放养水草150公斤-200公斤,柳树枝25公斤-35公斤。2.合理放养放养时间在12月中下旬,选择晴暖天气进行放养。亲虾要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体形标准的大虾,规格为:每公斤雌虾200尾-500尾、雄虾140尾-240尾,雌雄比为2:1,以亩放养15公斤-25公斤为宜。幼虾越冬,亩放养每公斤2000尾-3000尾的幼...
不论采用那种养殖模式、养什么虾,都必须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这是今后水产养殖业的唯一出路。华南地区的许多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专家教授等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了不同养殖模式的研究,创立了许多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现把当前我省最引人关注的几种养殖模式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1、提水高密度养殖模式该模式在国内华南沿海称为高位池养殖,最早建于台湾省,后来在泰国得到普及和应用。1989年湛江市水产局在遂溪常洪虾苗场建造一口高位池,面积为4.6亩,水深2.5米,每亩放苗5万尾,养殖斑节对虾120天,获得亩产808公斤,每亩创收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