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最适水温为22一28℃。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雌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8厘米,怀卵量约2000粒左右,10厘米的怀卵量为7000一10000粒,体长12厘米的怀卵量12000一14000粒,体长15厘米的怀卵量为15000一18...
夏、秋季节,河蟹易患疾病,其中水肿病、聚缩虫病、蟹奴病、蜕壳障碍病较难防治;但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也能有效防治。1水肿病1.1症状河蟹腹部、腹脐及贝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河蟹匍匐池边,不摄食,最后病死。1.2病因大多为腹部机械性损伤后感染病菌所致。1.3防治每公斤蟹取0.1~0.2g土霉素或红霉素,拌入饵料投喂,7天为1个疗程;或全池泼洒浓度为0.5~1mg/kg的呋喃西林溶液。2聚缩虫病2.1症状病蟹体壳污物较多,活力、食欲逐渐减弱,严重者多在黎明前死亡。仔细镜检,可发现病蟹额部、步足。贝壳及腮等布满聚缩...
一、投足饵料秋季是螃蟹生长最快的阶段。此期饵料的配备要求做到精、粗结合,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可利用的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蛳及蚌肉、鱼粉、蚕蛹等,投喂量占投饵总量70%以上;可利用的植物性饵料有豆饼、大豆、麦类、瓜果等;也可投喂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的河蟹全价颗粒饵料。各种动、植物性饵料都应切成片或块,投放到有水草的浅水区,日投饵量为存塘蟹量的5%左右,每天投饵2次,其中傍晚投饵量占总投饵量的70%。对吃不完的残饵,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二、改善水质秋季,要求池水透明度在...
在池塘人工养殖河蟹中,那些个体小、生长慢,甚至停长的小河蟹,长期栖居于洞穴或泥土下,懒得出来活动及觅食,仅以泥土中有机质来维持生命,因而导致营养严重不良,直接影响河蟹产量。减少河蟹“懒”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营造适宜河蟹生长的池塘环境(1)池塘的岸边要夯实压平,尤其是新建的池塘,以防仔蟹潜伏于大土块下面的湿润环境中。(2)池塘底要平坦,四周池壁坡度应在1:3左右,以免太陡使蟹打洞穴居,造成“懒蟹”。(3)在池塘中移植水草,如轮叶黑藻、水花生等,塘埂及池壁坡水位线以上部分移植象草,以供河...
池养青虾的关键技术是调控好水质,重点是处理好肥水与浮头的关系。青虾的摄食演变规律是,从摄食浮游生物逐步过渡为摄食底栖生物,从滤食习性逐步转变为捕食习性。因此,要做到“肥水养幼虾,清水喂中虾”。2月在池边四周挖坑堆肥,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位的逐步加高,发酵腐熟的粪肥会自然溶入池中。3~4月若池水中浮游生物量不足,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时,每亩池塘应及时追施发酵粪水50~100公斤。4月中下旬一般已有抱卵虾出现,同时由于日夜温差较大,耗氧量高,虾池的第一个浮头季节来临,水质管理的重点应由前期添加追肥转为换...
我们于2006年5~9月在新兴镇腰岗子村5亩稻田实施稻田养大蟹试验,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放苗前的准备1.施肥3月20日,每亩稻田施优质发酵鸡粪750千克,均匀撒在田内,减少了水稻全程化肥施用量。2.搞好蟹田工程5月10日在田块四周挖环沟,标准为开口1.2米、落底0.5米、深0.6米,环沟占地面积0.5亩,占养殖总面积10%。3.施耕灭草在插秧前3~5天,即5月20日用“农田王“旋地,一是疏通土地;二是能把已出土的杂草除掉,同时能把未发芽的草籽翻于地表,待插完秧后(8~10天)嫩草出土...
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般采用颗粒配合饲料,由于这种饲料售价较高(一般4000―5000元/吨),因而饲料成本是其主要开支,一般要占70%以上。因此,在养殖中合理地节省饲料,降低饵料系数是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一、清除野杂鱼,减少争食者。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低质鱼虾争食饲料,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方法是放苗前进水20―3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池中野杂鱼。进水时加过滤网袋,防止野杂鱼类随水入池。二、注意饲料的选择及补充。1、要选用正规...
由水霉、腐霉等真菌而致。【症状】病鳅活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初期在病灶四周出现浑浊的小白斑,而后菌丝向外伸展,呈灰白色、柔软的棉絮状,肉眼即可识别。在低温阴雨天气,鳅卵孵化过程中易感染;在拉网或运输过程,因操作不慎造成鳅体体表受伤也极易感染,严重时可致其死亡。【防治方法】对鳅卵防治是,用5‰食盐水浸洗卵1小时,连续用2一3天;或用0.04%的食盐加0.04%的小苏打浸洗20一30分钟。对病鳅用2%一3%浓度的食盐水浸洗5一10分钟;也可用医用碘酒或1%浓度的高锰酸钾涂于鳅病灶;还可用0.04%的食盐加0...
田凼养泥鳅,本小利大,效益显著。一般一个20平方米的水凼,不仅有利于稻谷增产,而且可年产商品泥鳅20公斤。其技术要点如下:(一)建好水凼: 在稻田的一角或适当位置挖一个20平方米的水凼,凼深1米,凼底填入30~33厘米厚、无污染的肥泥,肥泥中掺入20~30公斤经发酵腐熟的鸡鸭粪,或50~100公斤腐熟猪牛粪。埂四周夯实防漏,向田的方向开1~2个宽40厘米的口子与稻田相通,便于泥鳅出入和田中泥鳅迁入凼内繁育。凼面养殖青萍或水葫芦,用以遮荫避暑防热。田的进出水口设置好防逃密网,为泥鳅繁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俗名:多纹条鳅产地及产期: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水系。介绍:头部稍侧扁。唇面多皱褶,上唇中部有一裂缝。上颌齿状突较发达。须较长。腹鳍基部起点约与背鳍第1分枝鳍条之基部相对。躯体鳞片明晰可见,侧线完全。雄性眼前下缘有一半圆形瓣状突起,胸鳍的前数根鳍条变硬变宽。在繁殖季节,这些部位具许多棘状突起。小型鱼类,栖息于流水砂砾底质河段,是产地常见种类。肉类鲜美,深受当地居民所喜爱,有一定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