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养殖泥鳅,饲养半年即可收获,每箱产鳅15~20公斤。1.木箱制作:规格1米×1米×1.5米,空间容量为1.5米3。一侧或两侧设直径3~4厘米在注、排水口,并安装有2毫米的金属网目。箱底填入粪肥、汲土(或一层稻草一层泥土),最上层为泥土,保持箱内水深30~50厘米左右。木箱可放在向阳流水处,使水可从一只孔流进,另一只孔排出。几只箱可联在一起,搞联箱生产。2.放养密度每箱可放长3厘米以上的鳅种1~1.5公斤。3.饲养管理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木箱流水养殖泥鳅,以人工投饵为主。饵...
罗氏沼虾繁殖孵化和幼体发育需要在一定盐度的咸水进行,因而在淡水池塘饲养的罗氏沼虾不能自然繁殖,养殖罗氏沼虾所需虾苗依靠人工繁殖培育。可利用沿海对虾育苗场适当改造繁育罗氏沼虾苗,或建没专门罗氏沼虾育苗场繁育生产。罗氏沼虾经过越冬期培育后,性成熟的亲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水温24~30摄氏度)下,开始自然产卵受精、受精卵孵化。蚤状幼体从虾卵中破膜而出,进入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发育,最后变态成为仔虾。当有90%以上的幼体变态成为仔虾后,即可以进行淡水驯化(淡化)。同池虾苗淡化前,先将池内未变态的幼体捞起,放到其他...
俗名:狗鱼产地及产期:分布于青海湖和黄河上游。介绍:体粗壮,尾柄较高。唇厚,上唇缘具较多乳突,下唇具皱褶及乳突。须较长。背鳍最末根不分枝鳍条变硬。体无鳞。侧线完全。鳔后室发达,其前端通过一长细管与鳔前室相连。栖息于湖泊近岸多水草处及河流缓流河段。曾见全长233毫米,重160克的个体。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本种在青海湖每年3月份湖周河流融冰时即开始上溯,在水深0.5-1.1米、有洄流的沙底河段产卵繁殖。数量较多,肉味鲜美,有一定经济价值。...
泥鳅系淡水域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为15~30℃,最佳水温为24~27℃。在农家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便的致富门路。1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的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池的面积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为宜,池深1m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头、砖块或水泥板铺砌,并用泥沙浆抹光。下游距池30cm处开排水口并安装防逃设备,以防泥鳅逃逸。2投放准备池底铺一层厚20~30cm富含腐殖质的菜园土或其他肥土,按鱼池常规消毒方法消毒杀菌,1周后注水20~30cm,然后...
河解暂养,是将性成熟的河蟹捕捞后进行短时间暂养育肥,待价而售。但暂养过程中如管理不当,易造成大批暂养蟹死亡,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生理性死亡。河蟹性腺成熟后,为繁衍后代而进行生殖洄游,如继续在淡水中养,会造成生理失调,体内渗透压过高而死(胀死)。因此河蟹暂养过程中,应将过于成熟的黄蟹剔出。2.河蟹质量差。暂养蟹规格不一,有大有小,暂养密度高,有的暂养蟹中掺有病蟹,肢体不全的蟹。一是易造成暂养过程中互相残杀,规格小的死亡率高;二是易造成河蟹疾病传染暂养的河蟹因发病而死亡。3生态条件差。暂养池面积过小,水草覆...
俗名:多鳞条鳅产地及产期:分布于泰国及我国澜沧江水系。介绍:前、后鼻孔紧邻。颊部鼓出。口裂宽阔,呈弧形。上、下唇厚,唇面无明显皱褶,下唇中央有一深缺刻。上颌齿状突较发达。第1鳃弓内侧鳃耙9-10枚。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或稍后。体侧无斑纹或具不明显横斑。底层鱼类,生活于砂砾底质的江河支流,个体较大,有一定经济价值。...
罗氏沼虾繁殖孵化和幼体发育需要在一定盐度的咸水进行,因而在淡水池塘饲养的罗氏沼虾不能自然繁殖,养殖罗氏沼虾所需虾苗依靠人工繁殖培育。可利用沿海对虾育苗场适当改造繁育罗氏沼虾苗,或建没专门罗氏沼虾育苗场繁育生产。罗氏沼虾经过越冬期培育后,性成熟的亲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水温24~30摄氏度)下,开始自然产卵受精、受精卵孵化。蚤状幼体从虾卵中破膜而出,进入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发育,最后变态成为仔虾。当有90%以上的幼体变态成为仔虾后,即可以进行淡水驯化(淡化)。同池虾苗淡化前,先将池内未变态的幼体捞起,放到其他...
关于三疣梭子蟹亲蟹长途运输技术的报道较少,其对育苗效果的影响也鲜有记载。笔者近年从事早繁三疣梭子蟹的生产性技术指导工作,对三疣梭子蟹亲蟹的长途运输及其对育苗效果的影响有一些体会。一、亲蟹的选购及运输根据生产计划,5月10日前幼体需达到出售标准,即Ⅱ期幼蟹,所以决定由外地购进已开始升温促熟的亲蟹。考虑到亲蟹价格及运输成活率等因素,于2月28日由山东购得抱卵蟹20只、未抱卵雌蟹53只。其中,抱卵蟹培育水温为19℃,受精卵发育到桑葚期;未抱卵雌蟹已升温促熟,培育水温为14℃。挑取肢体完整、行动活泼、特别是潜沙能...
俗名:狗鱼、土鲶鱼产地及产期: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附属水体。介绍:头部及体前躯平扁,后躯近圆柱形。眼小。口裂大;唇窄,唇面常有乳突或浅皱褶。须中等长。体无鳞,头部及躯体具许多短杆状皮质棱突。侧线完全。鳔后室退化。个体最大的鳅科鱼类,曾见最大个体体长为482毫米,重1160克;肉味鲜美,是黄河上游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栖息于河流、湖泊多砾石处,以小鱼或水生昆虫、蠕虫为食,体色随个体生长及环境而有变化。...
俗名:狗鱼产地及产期:分布于前苏联及我国新疆的伊犁河、额敏河及玛纳斯河。介绍:主要特征及雄性副性征同小眼须鳅。尾柄近圆形。下颌匙状,边缘稍露出。第1鳃弓内侧鳃耙13-16枚。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近基部变硬,腹鳍基部起点与脊鳍起点或第1分枝鳍条之基部相对,其末端后伸达(小个体)或不达(大个体)肛门。冷水性鱼类,全长可达230毫米,主要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分批产卵。分布较广,数量多,具有一定的渔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