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黄瓜种植技术

四措施预防大棚黄瓜畸形

四措施预防大棚黄瓜畸形

黄瓜一般应该是上下比较均匀的圆棒形,但生产中常常出现尖嘴、大肚、细腰、弯瓜等畸形瓜,这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降低商品质量,给广大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将其形成原因及防止方法总结如下:形成原因 畸形瓜种类不同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样。一般说,黄瓜生长期间光照不足,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灌水忽多忽少,易出现细腰瓜。植株生长过旺,使瓜和秧生长失调或瓜秧得病,多产生弯瓜。黄瓜生育期间营养不足,植株生长势弱或受霜霉病、蚜虫等病虫的严重危害,易长成尖嘴瓜。黄瓜生长期间温度高、水分大、植株生长较旺盛,瓜条生长较快,或在黄瓜...

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育苗:选饱满的种子,用35~40℃温水浸种8~10小时,再用50%多菌灵胶悬剂和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各10毫升,加水1.5公斤,浸种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2~3遍,洗净后均匀播入盘中,放在温室内距离火道1米高处,温度保持在25~30℃,2~3天出芽。播种:白天气温20~22℃,夜间12~15℃,地温白天13~16℃时播种,每亩栽植150~200克。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周喷一次小水,但不能过湿,后期炼苗时控制水分。2~3片真叶时用150~300毫克/千克乙烯利快速喷一遍,促进雌花分化,节间缩短。...

看黄瓜长势 定管理措施

看黄瓜长势 定管理措施

有经验的大棚黄瓜种植高手常会通过黄瓜植株外部形态特征来判断管理是否得当,同时根据黄瓜长相来制定科学管理的依据。越冬黄瓜结瓜时间长,在结果期常会发生异常长相。现从结瓜形态及雌花开放方面来判断黄瓜是否长相正常。 盛瓜期黄瓜开花的正常位置距植株顶部40~50厘米,将要采收的瓜条距株顶80~90厘米,其间具有展开叶6~7片,低于或高于这一标准均属异常。 如开花节位距离植株顶部的距离大于50厘米是植株徒长的表现,在肥水充足,氮肥施用过量,日照不良,夜间温度高等情况下形成这类株型。对此类型大棚黄瓜在管理上要加大昼夜温...

季节不同 黄瓜落蔓高度有别

季节不同 黄瓜落蔓高度有别

黄瓜要落蔓,但很多菜农都不清楚究竟要落到多高才合适,有的菜农将瓜蔓落到1.7米,有的落到1.5米,有的甚至落到1米多一点。黄瓜蔓究竟落到多高才合适呢?记者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蒋家集村采访时,菜农蒋清山告诉记者:黄瓜落蔓很重要,最好不要等到黄瓜蔓乱了时再落蔓,应提早进行。而且,冬春季、夏秋季不同季节落蔓时,高度应有所不同。”其实这还得从棚内的温度说起,温度高了,黄瓜长势就快;温度低了,黄瓜长势减弱。在夏秋季节,棚内温度较高,黄瓜长势较旺。此时要勤落蔓,一般每隔10天左右就得落一次,每次落到1.3&...

棚栽黄瓜 四种病虫害重点防

棚栽黄瓜 四种病虫害重点防

近年来,冬季棚栽黄瓜病害的种类逐年增多,给黄瓜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以下4种病虫害需重点防治。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液,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和果实上病斑为水渍状圆斑,潮湿时有白色黏液,干枯后为白色。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30%DT杀菌剂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尘剂1000倍液喷施,防效较高。枯萎病 枯萎病病菌生命力极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氮肥...

黄瓜吊蔓在巧不在早

黄瓜吊蔓在巧不在早

众所周知,黄瓜茎蔓木质部不发达,如果不及时进行吊蔓,其茎蔓就会匍匐在地上,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因此,适时吊蔓是提高黄瓜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很多菜农认为在黄瓜有5片叶时就要吊蔓,否则黄瓜的顶端优势发挥不出来,影响产量。其实这是错误的,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的王万忠对此深有体会,他去年种植的黄瓜没有早吊蔓,而是等黄瓜有6~7片叶时才吊蔓,不仅黄瓜植株健壮了,而且结瓜时间也提前了。所以,黄瓜吊蔓不在早而在巧。具体方法:吊蔓要在黄瓜龙头向下弯时进行。吊蔓时,先用垂下的吊绳轻轻在黄瓜植株中下部绾一个活扣 (切...

温室黄瓜嫁接创新:串接法

温室黄瓜嫁接创新:串接法

 温室大棚黄瓜传统嫁接方法是靠接。近几年,日本菜农越来越多地使用串接,成活率高,效果优于靠接。串接法是先播南瓜,黄瓜在南瓜出土后播种,当南瓜苗下胚轴直径在0.5、0.6厘米,黄瓜苗直径在0.3-0.4厘米的时候串接最理想。串接时以南瓜高7-10厘米,黄瓜苗真叶露心时为宜。串接的方法是先把南瓜苗的心叶切除,然后把竹签刀斜面(刃面)朝上,从南瓜苗1个子叶上面离生长点0.2-0.3厘米的主肪处穿进,通过生长点下方0.2厘米穿向一个子叶下方0.3厘米处,竹签刚好穿透。穿时要注意穿破生长点,还应躲过下胚轴的中空位,...

怎样防治温棚黄瓜“黄环叶”

怎样防治温棚黄瓜“黄环叶”

黄瓜在越冬栽培中,普遍出现“黄环叶”,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该现象不是传染性病害造成的,一般属生理性病害。一、症状表现黄瓜中下部叶片发生较多。开始时叶片的边缘呈黄色,后沿叶片边缘向叶片内发展,有2~3厘米宽出现退绿现象,后呈黄绿色,围绕叶片一周,故称“黄环叶”。发生严重时黄环焦枯,叶片死亡。二、发生条件及规律该病由植株缺乏钾素造成。在温度较低时发生严重。这是由于地温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能力降低,造成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比例失调,抑制了对钾素的吸收。因而尽管土壤中不缺钾,黄瓜仍呈缺钾症状。土壤沙性太大,...

如何防黄瓜“尖头”

如何防黄瓜“尖头”

1.在追肥上,掌握每月追4次肥。其中两次冲施腐殖酸肥料+微生物肥料,可选用43%华孚植物促长剂(腐植酸液肥)每亩400~600毫升加每克10亿活芽孢枯草芽孢杆菌500~1000克,或神州钙天力每亩12~16公斤,随浇水冲施。间隔交替冲施化学肥料两次,选用40%含量的氮磷钾肥料每亩每次20~30公斤。另外选用10%硼锌铁镁肥每隔十天左右进行叶面喷雾,每亩每次100~150克,以缓解根系早衰,保证养分平衡供应。2.在打药上,要选择对植株友好、持效期长、不污染叶面的农药,如57%烯酰·丙森锌水分散...

黄瓜叶片异态是何种原因造成的?

黄瓜叶片异态是何种原因造成的?

一、叶片大、薄,呈圆形,叶柄长,叶柄与茎间夹角小于45度,叶片与叶柄间夹角大。产生原因是夜温高,尤其后半夜温度高,水分多,氮素充足。二、叶柄与茎间夹角大,叶片与叶柄间夹角小,叶片下垂,叶柄短,叶色暗。产生原因是温度低,缺水。三、叶片大,叶面肿皱,横径大于纵径,叶缘向后卷曲,叶脉粗,色淡。产生原因是温度低,土壤湿度大。四、叶色浅绿,叶薄,叶尖长,叶片伸展不平,略呈勺状,叶柄特长,下垂,质脆或发生纵裂,易折断。产生原因是温度高,土壤水分多。五、叶片小,色深绿,生长慢,叶片先端秃尖或向一边扭曲似病毒症状,茎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