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有日益加重趋势。只见为害果实,果实发病初期,产生褐色、水浸状小斑点,而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呈现湿腐病状。病斑圆形、近圆形,大小10~30毫米,甚至更大,淡褐色。湿度大时病部密生开始为白色,后转为黑绿色绒状霉层。病果最后干缩或腐烂。【病因】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田间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病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发病适温20~24℃,要求85%以上相对湿度,喜弱光。果实近成熟时易发病。【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培...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在我国北方局部地区的保护地内发生, 低温季节最易发病。黄瓜地上部分均可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在叶片边缘水孔附近产生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带有晕圈的淡褐色至灰白色不规则斑,或由叶缘向叶中间扩展的V”形斑,逐渐沿叶缘连接成带状枯斑。也有的病斑不在叶缘,而在叶片内部,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5~10毫米。病斑很少引起龟裂或穿孔,与健部的交界处呈水浸状,从而与其他病害加以区别。茎、叶柄和卷须上的病斑呈褐色水浸状。瓜条多由瓜柄处侵染,形 成褐色水浸...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病菌附着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病菌存活期达1~2年。借助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植株。用带菌种子播种后,种子萌发时即侵染子叶,病菌从伤口侵入的潜育期常较从气孔侵入的潜育期短,一般2~5天。发病后通过风雨、昆虫和人的接触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棚室栽培时,空气湿度大,黄瓜叶面常结露,病部菌脓可随叶缘吐水及棚顶落下的水珠飞溅传播蔓延,反复侵染,因此,当黄瓜吐水量多,结露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此病的侵入和流行。露地栽培时,随雨季到来及...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辣椒细菌性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病斑膜质,大小不等。病健交界明显。扩展速度很快,严重时植株大部分叶片脱落。【病因】病菌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叶片伤口处侵入。东北及华北通常6月开始发生,7~8月高温多雨季节蔓延快,9月份以后温度降低,扩展缓慢或停止。【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避免连作,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覆盖地膜,雨季注意排水,避免大水漫灌。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及时深翻。②种子消毒 播前用种子重量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为害幼茎和叶柄。幼叶染病时症状不明显,成叶叶面出现黄化区,叶背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病斑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处叶面凸起,变薄,白色、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病斑中间半透明,病斑边界不明显,具黄色晕圈,有时菌脓不明显,有时在叶片背面有白色干菌脓。幼茎染病,病茎开裂。果实染病,在果实上形成圆形灰色斑点,其中有黄色干菌脓。【病因】通过种子带菌传播,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从幼苗子叶或真叶水孔及伤口处侵入。叶片染病后,病菌在细胞内繁殖,而后进入维管束,传播蔓延。...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茎蔓、叶、花及豆荚均可染病。苗期子叶受害后,呈水浸状,变软下垂,然后在叶缘处长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片染病均从叶缘处开始,病部呈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斑具较大的同心轮纹,后期易破裂。茎蔓染病,病菌多从茎蔓分枝处侵人,致病部形成凹陷暗绿色水浸斑,后扩大环绕茎蔓,染病处以上部分萎蔫死亡。荚果染病先侵染粘附在荚果开花后败落的花瓣或荚果端部的花丝,后扩展到荚果,病斑初期呈淡褐色至褐色水浸状,然后逐渐软腐,表面生有灰色霉层。根颈部染病,在地上11~15厘米...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炭疽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通常减产20%~30%,严重地区也有减产50%以上的。叶、果均可能受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褪绿斑,渐渐变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长有轮纹状黑色小点,边缘褐色。生长后期危害果实,成熟果受害较重,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水浸状,病部凹陷,上面常有不规则形隆起轮纹,密生黑色小点,空气湿度高时,边缘出现浸润圈。环境干燥时,病部组织失水变薄,很容易破裂。茎及果梗受害,病斑褐色凹陷,呈不规则形,表皮易破裂。【病因】病菌主要以菌丝体...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多在花球基部或茎基部发病,病部变褐、湿腐。进一步发展后,病部组织呈灰褐色软腐,直至腐烂呈泥状,致使整个植株塌倒溃烂。病部散发出臭味,发病严重时全株腐烂。发病规律 病菌可在窖藏种株、土壤、病残体上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昆虫等传播,从自然裂口、虫伤口、病痕及机械伤口等处侵入。病菌发育适温25~30℃,喜高湿环境,不耐强光和干燥。【病因】细菌性软腐病毒。【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及早翻地、晒田。高畦覆盖地膜栽培。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注意不要因肥料施用...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菟丝子缠绕在辣椒的茎叶上,其吸器伸入辣椒茎或叶柄组织内,吸取水分和养分,致使叶片变黄、凋萎,严重时植株成片死亡。【病因】菟丝子的种子可混杂在辣椒种子内或随有机肥在土壤中越冬,其种子外壳坚硬,经1~3年才发芽,在田间可沿畦埂、地边蔓延,遇合适寄主即开始寄生为害。【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精选种子,防止菟丝子种子混入。深翻土地,以抑制菟丝子种子萌发。摘除菟丝子藤蔓,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锄地,掌握在菟丝子幼苗未长出缠绕茎以前锄灭。推行厩肥经高温发酵处理,使菟丝子种子失去发芽力或沤烂。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