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菊花具有药用价值,种植效益好,有空闲地的农户可以适量种植。1、品种选用: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京农生系列品种。 2、田块准备: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地种植。土壤过沙或过黏,可以施用厩肥、堆肥、泥炭、腐殖土等改良土壤。秋冬季深翻土地1次,促使土壤风化、有机质分解,降低病虫基数。3月下旬施足基肥,深翻25厘米,精细整地,整平后做高畦,畦宽70-80厘米、高20-25厘米,沟宽30厘米、深40厘米。3、适时定植:5月份在温室内扦插育苗。6月份定植,行距45厘米、株距35厘米,每亩栽3500-3...
选用低温下其花芽分化良好的晚花品种或生长期短,花芽分化诱导日数短,花瓣众多,植株较矮的品种,如秋菊、寒菊的品种,于7月10日左右芽插,供元旦用花;7月25日芽插,供春节用花。二者均分别于9月中、下旬花芽分化之前采用加光处理。加光时间可根据花芽分化时间和花期而定,一般停止照光60天左右即可开花,如元旦用花,就必须保持长日照到10月中旬;春节用花,则必须保持长日照到10月下旬。处理期间,光照时间为14.5小时,随着白天日照时数的缩短,延长加光时间,如10月加光3小时,11月加光4小时,12月加光5小时。处理方...
菊花锈病又称黑色锈病。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初发病时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菊花染病后生长十分衰弱,不开花或大量落花。叶片上病斑多的,叶缘上卷。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菊柄锈和蒿层锈菌。锈菌潜伏在新芽中越冬,随菊苗传播蔓延,春末夏初夏孢子从气孔侵入,露地栽培的菊花在秋末多雨条件下发病重。夏孢子萌发适温16~21℃,侵入适温为16~27℃,温暖或相对湿度高于85%有利于该病流行。防治方法:...
菊花的繁殖一般采用嫩枝扦插,花后的老枝则任其干枯或从土面以上剪去。笔者经过几年来对各种菊花的收集、栽培认为:对于像牡丹、绿衣红裳、帅旗等不可多得的,生长期长,不易生脚芽的名贵品种或是表现优良的新育品种,为了加快繁殖,可在花后利用老枝进行扦插。具体作法是:秋末冬初,将茎叶仍生长较好的开花后的菊花枝条齐土面剪下,以做到花后尽早进行扦插。把老根植于室外背风向阳处自然越冬,剪下的枝条先除去花头,截成3至4个节的茎段,并去掉下部1至2片叶,上部叶如过大也应适当剪去少部分,再用利刀自最下一个节处向下削成斜面,然后用5...
雏菊又名地洋菊、延命菊、春菊、太阳菊,属菊科雏菊属。系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花卉栽培。株高7-15厘米,茎直立,叶自基部簇生,匙形,边缘具锯齿。花梗自叶丛中抽生,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呈白、粉、红或紫色,管状花黄色。种子细小,每克约5000粒,灰白色。花期3-6个月。雏菊原产欧洲,现各地均有栽培。它生长健壮,较耐寒,喜冷凉气候,忌炎热。早春花多,可带着花蕾贮藏越冬,喜肥水充足。繁殖:除种子播种繁殖外也可扦插分株。适宜秋季播种繁殖,将种子均匀地播于备好的苗床中,浇水,盖草保持土壤湿润。约5天后出苗...
花叶病又称病毒病。危害叶片,叶片变为灰绿色,有灰白色不规则微隆起的线状条纹;或叶片变小增厚,叶尖变短而钝圆,叶缘内卷,正面暗绿色,背面变紫红色。病株生长衰竭,叶片枯黄,造成减产。防治方法:①及时防治蚜虫,避免带毒传播。②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③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④用25~3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喷洒病株,有一定效果。...
大众赏菊,喜看一株三五朵,株姿婆娑,清新活泼;爱看三杈九顶,群芳簇拥,寓意“三多九顶”,蕴涵传统的民俗风情。一、品种选择面向大众喜爱,适生范围广,抗逆性强、株型适中、枝干挺拔、叶片匀整、花型丰满、花色艳丽、花期持久的品种。宜少而精,不选稀奇晚开、难养品种。二、母株养护北京地区,母株宿根可在露地或阳畦越冬。母株宿根露地越冬,可在7月间插枝育苗,栽植在背风向阳的畦地,株行距30厘米。入冬剪去茎秆,浇足冻水。宿根耐寒不耐风干,可用一层碎草覆盖。来春解冻,除去覆盖物,新芽逐渐萌发。母株宿根在阳畦(冷床)越冬的为盆...
选用早花或中花品种,于晚秋季节(9月中下旬)取5~10厘米长的嫩枝直接扦插培养或将秋季开过花的盆株(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选留底部长出的壮芽进行培养。当深秋和冬季到来时将其及时移入室内越冬防寒,并尽量放在光照充足的一侧,满足长日照需求使植株达一定高度,一般株高35厘米(或10片叶)时遮光处理,若过早处理,因营养生长不充分,则株矮,开花花瓣(小花)数少。处理期间,遮光时间开始的半个月为11小时,随着白天日照时数的增加,延长遮光时间,最后缩短至9小时,效果较好。开始遮光时间同样根据花期而定,一般停止遮光50...
发病症状:花瓣顶端产生浅褐色斑,常向下扩展,致头状花的病花瓣从外层向内层蔓延,最后全花变色枯萎。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花枯锁霉。花枯病菌在病花残体上生存,成为该病的侵染源。病菌5~25℃均可生长,以20~25℃为最适温度。秋雨多易发病,重瓣大型花受害重。防治方法:(1)园艺防治:发现带菌病株要立即处理,对可疑的繁殖材料需在检疫花圃内试种观察;发现病花或病株应马上深埋或烧毁;要注意控制棚室中的湿度,灌溉以采用滴灌为好。(2)药剂防治:出现发病苗头时喷洒80%喷克,或大富丹可湿性粉剂600...
造型,就是将菊花进行艺术加工,使构成一种特定的型式。它具有很高的趣味性、技术性和科学性,深受人们的欢迎。(一)悬崖菊:选用小菊品种扦插、换盆。用一端弯曲的竹片插于植株基部,另一端固定于架上,使植株沿竹片生长,与地面呈45度角。每2~3节绑扎一次。主枝任其生长,侧枝反复摘心,至9月下旬停止摘心。现蕾后进行几次剥蕾,移入大盆养护。悬崖菊一般株长约1.5米,置于石旁水畔及假山上,枝垂花多,颇具画意。如制作大悬崖菊,须提前于7~8月间扦插,并于8月至次年3月加光,每日增加人工光照至14小时以上,以抑制当年出现花蕾...